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学科的教学在小学阶段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有适宜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小学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解程度,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有新的认知,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科授课,其授课方式及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到小学学生的特性,小学数学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有益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遨游于数学知识的海洋中。
  一、教师对数学课堂知识要进行趣味性提问
  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日常授课中,小学数学教师普遍采用问答式的授课方式,即教师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提问,由学生来回答。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更像是强制性地完成一个个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常常会提出一些过于文学化的问题,首先学生听不懂,其次学生不知道怎样去进行回答。
  例如:在学习《垂线与平行线》一课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是提问同学“你知道什么是垂线与平行线吗?”“垂线与平行线都是什么样子的呢?”这类的问题让学生无法在脑中进行想象,给学生的是一种空泛的问题。相反,小学数学教师如果以画画作为授课的切入点,提问学生“哪位同学可以在黑板上帮老师画两条直线?”对于画线这种简单操作,很多同学都会自告奋勇举手的,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选择三名同学到黑板上进行展示,很显然,不同学生所绘画的直线是形态各异的,这时可以引申出垂线和平行线的定义,在充分学习课本知识之后,可以再次请同学进行画线.不同于刚才,这次要求学生根据小学数学教师的提问进行作答,更好地完成本课内容的学习,加速学生对于垂线与平行线的理解记忆,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教师对数学课堂知识要进行创造性引导
  对于一些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数学的印象是乏味无趣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的开场白大多是“我们这节要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这部分知识”,学生是很清晰明了地知道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很难在课堂一开始就使学生激起学习数学的高热情,为解决这一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对授课前的引导语加以创造性的美化,着重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授课时,可以用“礼物包装”这一话题来引出此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找来两个礼品盒,一个底面为长方形,一个底面为正方形,和同学们说“这是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老师手中呢有五颜六色的漂亮丝带,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对礼品盒进行包装,那么大家想一想,要用多长的丝带才能完整地包围住盒子一周呢?”用为爸爸妈妈包装礼物这件事作为授课前的引导,学生们会对本节课后续的授课内容充满了好奇,因此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使一些活泼好动的学生能坐得住,一些爱走神开小差的同学看到所有同学都在积极参与学习,也会积极融入学习氛围中,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教师对数学课堂知识要进行适当限制性教学
  这种小学数学教师对知识进行适当的限制性教学并不是说要有所保留地进行数学知识传授,而是以适度的方式进行教学。虽然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之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着重培育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以至于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题方面的授课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想出解题办法,但这种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是具有两面性的。
  例如:在《因数与倍数》的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在一次郊游联谊活动中,A小学和B小学一共有一百二十名同学参加,其中A小学参加的学生人数是B小学参加学生人数的二倍,问A、B两个小学各有多少名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小学数学教师从三方面引导学生作答。1. 设未知数解方程法。设B小学有X名学生参加活动,则A小学有2X名学生,根据X+2X=120进行求解。2. 根据二倍关系,得出A小学参加活动的学生数量与B小学参加活动的学生数量比例为2:1,按比例分配法求解。3. 按比例系数法求解。设B小学有X名学生参加活动,则A小学有(120-X)名学生,列出(120-X):X=2:1,再进行计算。
  通过上述小学数学教师严谨的分析,提出了三种解答上述应用题的方法,学生对于这类题型的熟知程度已经很高了,为使课堂效果更为完备,教师还要求学生再想出一种解题方式。这时有学生提出用比例基本性质来解答。A小学人数:总人数=2:3,B小学人数:总人数=1:3,則列出两个式子,2:3=(2×40):(3×40)=80:120,以及1:3=(1×40):(3×40)=40:120,从而得知A小学有80名同学,B小学有40名同学参与本次活动。其实,这种看似是属于开发学生思维,进行一题多解,仔细想想这样一来是不是有点对于求解答案的舍近求远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进行适当的限制性教学,以确保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提问、引导等教学方式的合理性,不断发掘、更新授课的方式方法,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动力,让学生由心底喜欢数学学科,从而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授课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蔡添益.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90-91.
  [2] 李桃.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技资讯,2020(13):83-84.
  [3] 罗海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华少年,2020(08):56+59.
其他文献
【摘 要】 STEAM教育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种教育新形态,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本文基于STEAM理念下设计小学信息技术《闪亮登场打招呼》一课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 STEAM教育 Scraino编程 小学 信息技术  一、研究背景  1. 什么是STEAM教育  所谓STEAM课程,是指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
期刊
【摘 要】如今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应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推动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虽然目前许多教师都在积极应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使得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应该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更加高效地开展高中化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才能推动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是
期刊
【摘 要】 “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语文教材的一个创新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文学的综合素养。随着学生年龄和学识的积累,分别在八、九年级开设4个活动单元,方便教师开展开放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从而启迪学生内心对语文真正的热爱。本文首先分析了剧本单元活动探究单元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语言运用对剧本单元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 剧本单元 活动探究 语言运用 教学作用  一、剧本单元活动探究单
期刊
【摘 要】 数学是一门极为讲究方式方法且深奥的学科,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广大学生,更要将其中的奥妙条分缕析讲明说清,深度学习则是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并学习数学的一种便捷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制定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说理课堂 教学策略  前言:  数学在学生的小学阶段乃至整个人生的学习过程的成长都十分重要,数学教学的本质
期刊
【摘 要】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提出疑问,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体现。因此,要求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并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创造一定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思维的进一步延伸,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提问能力 培养  一分疑惑一分进步,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一点进步都是从人们的疑惑开始的。从小培养学生对所接触
期刊
【摘 要】 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有着必然的联系,在初中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教师不断地构建全新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兴趣,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数学学习也是学生思维构建的重要学科,初中数学课堂的““统领课””是能够带给学生整体学习认识,并不断将各个学习点进行有机结合的引领课程,为了激发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思维,需要教师运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数学““统
期刊
【摘 要】 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知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在课程改革快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改革备受关注,同时成为了初中教育阶段改革中的核心。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及前提,数学,对学生的生活实践以及生存都是重要的指导工具,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这一重要工具来完成个人的社会化。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育 方法分析  一、引言  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
期刊
摩擦力相关的动静转换问题,是高中力学的学习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当多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由于场景可能性多,学生很难判断物体动静状态的转换。通过研究动静转换过程的“供求关系”,推演出一些辅助判断的二级结论,能够高学生解决此类问题的效率。  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可以依靠动静转换中的“供求关系”进行判断。需求方是维持相对静止需要的静摩擦力,供给方为接触面能够提供的最大静摩擦
期刊
【摘 要】 高中地理教学板书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一幅好的板书对高中生学习、理解地理知识,培养、发展思维能力,复习、巩固学到的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板书 教学 设计 高中地理学  板书是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文字符号、绘图或列表,以辅助知识信息传输,揭示学习材料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地理板书即地理教师在上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依据教学的目的进行认
期刊
【摘 要】 在初中阶段,历史课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以情景教学法进行单元化的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个单元的总体概念,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进程。同时,还能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积极活跃,让学生们充满学习的动力,让教师更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本文探讨了在单元视角下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 单元主题 情境教学 实践探究  一、引言  教育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其中的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