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5811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探究式教学的引用,这样既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又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对策
  新课改的实施,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确保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一定的辅助性作用,而应该更多地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自觉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课改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降低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而且还能引导他们勇于探究数学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和实践素养,为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探究式教学的概述
  探究式教学通常是指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和研究,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敢于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际上,探究不仅属于师生互动的过程,而且也属于学生对课堂和生活再认识的过程。
  新课改提出探究式教学,其重视对小学生实践技能及实践意识的培养,是推动小学生自我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其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地创造空间。同时,探究式教学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策略
  1.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探究式教学中,问题的提出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学生只有自己提出问题,才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尝试着把数学问题隐藏在教学情境之中,并通过设置悬念、提示矛盾等方式,来使小学生达到“口欲言而未能,心求通而未得”的境界,使他们有一种急于想得到答案的求知欲望,更好的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比例尺”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创设“学生出题考老师”的情境,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产生疑惑,随后教师继续说:“你们今天为老师出题,老师回答,好不好?”此时教师说:“有一幅地图,通过直尺你们可以随意量出两个地点的距离,教师能够准确地说出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这样的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于是小学生纷纷上台度量、报数,最后教师都能够又准又快的回答,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充分挖掘探究资源
  探究式教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教师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教学技巧,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通常情况下,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探究性内容,此时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对教材资源给予创造性的开发,引导和组织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每位学生分发三组小木棒,第一组可以组成三角形,第二组两根木棒的长度和与第三根长度相等,第三组是两根木棒的长度和比第三根长度小,随后就可以引导和组织学生用木棒摆三角形,并对每根木棒的长度进行测量,把测量结果写到黑板上,并提出:“请用不等式或等式对组成三角形的条件进行表示。”通过这样的探究性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对新课改要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阶段,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重视,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其独立思考能力。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之中,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学生角度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几张图片,并引导他们对图片上几个式子的差异进行观察,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其关联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小学生主动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并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取正确的答案。随后教师继续提问学生,为什么分数是相等的,还有和这些分数相同的其他分数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来使他们意识到只有将一张纸对折次数相等时,才可以获得相同的分数。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适时引导,提高探究教学效果
  在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探究性教学方案要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更好地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但是大部分小学生存在较低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对其给予适当的引导,避免出现偏差。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精心设计探究计划,并为他们提供相适应的教学材料,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引导和评价,以更好的提高探究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内角和的概念有了简单的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试猜想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并引导学生从特殊的等边三角形来进行猜想,从而得知內角和是180°。随后教师继续引导:“是否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均为180°?”并带领学生对其进行验证,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知能力。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是在新课改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型教学方法,要想更好的将其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方案、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他们提供探究机会,并对其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帮助,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庄晶晶.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6,8(31):144-145.
  [2]任敏肖.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学周刊,2015,11(21):211-212.
  作者简介:张智慧,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高新街道办事处高新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下,教师应该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初中数学的学习质量,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课前的预习,有效的预习应该是和精细化的要求密切相关的,所以本文就以实际课堂作为对
会议
会议
从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路.
应西班牙政府外贸委员会的邀请,经交通部批准,以部安监局李育平副局长为团长的交通部航标代表团一行十人于1995年7月16日赴西班牙对其航标管理、设施、器材生产及其相关的科研、生产加
会议
剖析了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新型综合性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应运而生的时代背景 ,并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 ,对该组织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部署。 Analyzed the times bac
分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特征和表现形式.指出创新是其生存的基础,是继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的发展与推进,我国小学教育的教学倾向逐渐由应用型转向素质型教育。但这仅仅是教学目标上的转变,在实际教学手段中多数小学数学教师仍旧采用了旧有的应试型教学手段,这不仅不利于小学素质化教育,更不利于学生形成全面化的学习能力。为此,我省现制定了“致用课堂”的教学计划,这一教学计划中的数学分支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致用课堂的实践研究,希望通过这一教学研究为其他教师同行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