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分析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开展,应该与低年级语文教学却别开来,结合现阶段存在于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加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正视自己在教学的责任与地位,立足于“生本原则”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有效性;教学;方法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几点分析,希望可以借此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并助力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无法做到“以生为本”,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从目前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他们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进行讲解,但是学生是否喜欢听,是否听得懂,并没有得到关注,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小学各年级课堂的通病,这样的教学忽视了“生本”原则,忽视了学生本身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教学方法老旧,教学思维桎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的问题,实际上在我国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研究中,已经属于老生常谈,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已经被引入,但是从整体范围来看,传统教学思维的桎梏依旧存在,很多语文教师即便是能够认识到“创新与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依旧很难沉底拜托“说教、死记硬板、应付考试”等思想,同时新型教学方法掌握不全面,应用不到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思维僵化的问题依旧存在,并且也亟待解决。
  3、忽视小学教育目标,学生发展片面化。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与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一致,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根本目的。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年级语文教学开展过程中要着力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却只是关注了学生在语文方面能力的培养,缺少综合性教学内容的设置,没有在课程中进行纵向的学科联系,很少开展审美教学以及学生情感培养,在教学上片面化的问题十分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相背离。
  二、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奠定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在自主学习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依旧相对完善,因此这个时候教师给与适当的引导,运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活动,能够有效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学生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分析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游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造句训练,在游戏之前讲明规则,获得胜利的一组要给予奖励,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提升学习效果。另外,還可以通过分角色扮演的方法,开展表演活动,以《世纪宝鼎》为例,学生们可以扮演课文中的中国馆员,让他们自己编排表演,组织语言,并向世界各国介绍我国的世纪宝鼎,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组织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都会有所进步,虽然不一定会开展的尽善尽美,但是活动意义不在于活动本身开展得好坏,而是学生能够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亲自参与进来,亲自体会和感受,对于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学习兴趣也会由此激发。
  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构建和谐课堂气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活用教学方法,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关键,而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教学方法效果都非常好,比如: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等。
  3、合理进行纵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从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在讲解很多英雄人物,英雄事迹,古代诗词等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历史故事、政治思想进行教学,这些学科同属于文史类学科,在内容上面原本就很多交叉点,在学习和思维上也会有很多共同点,高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教师合理的进行纵向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朱成茜.探析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
  [2] 李政霞.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才智,2014(18).
  [3] 徐丽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华章,2014(07).
  [4] 杨燕山.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中);2013(04).
  [5] 徐建西.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2(06)
  [6] 康华艳.中学语文教学中反思教学法的运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
  [7] 陈奉平.对如何利用有效方式推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开展的研究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3(04).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地理教师依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灵活地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就必定能在营造生动、活泼、互动地理课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从而真正构建起效率与质量兼具的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  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地推向深入,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形势下,我认为创设情境课
【摘 要】质子交换膜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不仅起到传导质子,分隔燃料和氧化剂的作用,还要作为催化剂的支撑体。本文对国内外质子交换膜的发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各类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及优缺点。  【关键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0.前言  燃料电池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0%~80%,实际使用效率是普通内燃机的2~3倍。同时,还具有燃料多样化、噪音低、可靠性强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要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方法  现代的教育是提倡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教“懂”、教“好”上,把学生这一“主体”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了
【摘 要】煤气化技术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及德士古、鲁奇、壳牌、GSP等国外煤气化技术的工艺特点。  【关键词】煤气化;工艺流程;发展  1.煤气化原理  气化过程是煤炭的一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它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工艺过程。气化时所得的可燃气体成为煤气,对于做化工原料用的煤气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三者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但不管怎样,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学方法的永恒目标,要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下面作肤浅探讨。  
摘要:本文为在数学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特对“情境教学的含义及意义”“创设问题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故事创设情境,集中学生注意力”“创设试误式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得以优化”“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信息型情境,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创设成功的情境,品尝胜利的喜悦”七种形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
新课程语文教学倡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来感知生活的丰富多彩,鼓励他们写出思想健康、富有个性、勇于创新的文章。写作教学需要以教材文本为学习模仿载体,以其中的主题思想、写作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新课程改革全方位展开,各级学校尤其是高中改革步伐很大,这既是基于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高中学段自身定位的必须。新课程改革就是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还学生以自主、时间、主动。
2009年教育部刚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时,该规定的第十六条“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曾一度引起了人们热议。这个讨论持续发酵,从讨论“班主任该不该拥有批评学生的权利”发展到“教师该不该拥有教育惩戒权”。五年过去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没有加深多少,媒体上时不时爆出的教师不当惩戒学生的教育事件,依然能够引起人们对该问题再热议一番。  在国人的传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