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初中语文教学法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三者各具特点,又相互联系。但不管怎样,教学效果是任何教学方法的永恒目标,要以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下面作肤浅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教法;探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让课堂活跃起来,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领悟知识,激活思维,是教学活动成功的根本保证。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新课改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体,传递知识信息,靠教师的讲述和讲解,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1、讲授法。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运用讲授法能使知识系统化,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学生以全面而准确的知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到位。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了解方法,不要因为担心背上“满堂灌”的嫌疑而忽视对知识的系统传授。
  2、串讲法。它是文言文教学中有“讲”有“串”的传统教学方法。“讲”即讲解,“串”即串连,就是把上下文串通起来,实质是“讲”,讲的特征是“串”,即把词、句、语段、段落、全篇连贯起来的系统讲解。串讲法的应用有利于发挥教师“讲”的主导作用,保持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变单方面的教师讲为师生双边活动。避免繁锁,兴之所至,信口开河,而有利于提高讲的艺术性,抓住重点,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兼顾的原则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形成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统一的审美境界,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操,进而使学生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2、问答法。这是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教法。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讨论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学形式,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常用教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民主教学思想。
  2、研究法。它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研究的方式,借以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教法。它突破了传统教法重教轻学的局限,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转变。
  上述系统中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要视学生、课文等具体情况而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其潜在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一般说来,对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要向学生示范的方向发展,把这些方法最终变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要注意发挥这些方法的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得纯熟而有成效。对教、学兼重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威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激发创新
  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目的,提出创新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具体操作有以下五种方法,一是設疑激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设立具有创新思维空间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二是讨论求异。教师应根据设置疑问进行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灵活地获取知识,捕捉重要信息,产生新奇的想法,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三是想象创新。在组织学生进问题讨论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开放的教学法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它可以将情境教学、目标教学、探究教学、合作研讨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创新教育思想优化组合起来,做到一法为主,多法并用。通过课堂教学的开放,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强烈的内心需求,一种持久的参与意识,最后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内驱力。
  总之,语文教师对教学法的选择,既不能一哄而起地刻意模仿、生搬硬套,又不能墨守陈规,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能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而应该经深思熟虑、反复摸索之后,慎重选择出既符合学生实际,又体现自己教学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利用物联网技术,采用离子交换原理,通过各种检测装置、离子交换树脂、废水和镍回收设备及信息传感存储设备,把离子交换树脂的信息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监测、跟踪、管理,解决电镀企业含镍废水稳定达标排放问题和镀镍工艺废水及金属镍的循环回用。  【关键词】物联网;镀镍废水;回用  0.前言  镍,既是宝贵的资源,又是一类污染物且不能降解。广东省目前执行《电
摘要: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缺乏关爱、缺乏管教、缺乏陪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非常令人担忧。  摘要:留守儿童;班主任;教育  生在贵州,很多人都说贵州是贫穷的代名词,经济和文化相对较落后。尽管国家对贵州贫困县实行扶贫政策,但因资源匮乏,人才
摘要:农村小学教学是整个义务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显得任重而道远。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广大农村小学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对此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探讨  农村小学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资源的短缺,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疏于管理,使得孩子在校问题严重。在多年的农村小学任教工作中,我认真探索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得失。在这里我谈谈自己任班主任
摘要:“强国必先强教”,教育事业肩负着国家经济繁荣、民族振兴的重担,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学校应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管理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以人为本的小学教育管理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建议  一、我国小学教育现状  当今,我国大部分小学执行着严格的应试教育体制,相关学校领导在制定教学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和骨干,是使校内各种力量形成教育的纽带, 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的桥梁在某种程度上,班主任工作是一所学校工作质量的缩影.本文就
【摘 要】基于T10A材料的冲裁模具在现代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相当广,但冲模失效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其极大地制约着模具制作质量的提高。冲模失效的影响因素往往与冲裁模的制作环境、冲裁模的制作材料、毛坯的制作质量和冲裁模的热处理工艺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本文就T10A碳素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展开讨论。  【关键词】T10A;热处理工艺;冲裁模;碳素工具钢  基于T10A碳素工具钢的冲裁模具在现代机械工业领域
摘要:初中地理教师依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以及具体的学习内容,灵活地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就必定能在营造生动、活泼、互动地理课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乐学、好学、善学、巧学的积极心态,从而真正构建起效率与质量兼具的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  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地推向深入,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形势下,我认为创设情境课
【摘 要】质子交换膜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不仅起到传导质子,分隔燃料和氧化剂的作用,还要作为催化剂的支撑体。本文对国内外质子交换膜的发展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各类质子交换膜的结构及优缺点。  【关键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0.前言  燃料电池可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换效率高达60%~80%,实际使用效率是普通内燃机的2~3倍。同时,还具有燃料多样化、噪音低、可靠性强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要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方法  现代的教育是提倡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教育,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怎样教,把重点放在教“懂”、教“好”上,把学生这一“主体”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了
【摘 要】煤气化技术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及德士古、鲁奇、壳牌、GSP等国外煤气化技术的工艺特点。  【关键词】煤气化;工艺流程;发展  1.煤气化原理  气化过程是煤炭的一个热化学加工过程。它是以煤或煤焦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气作为气化剂,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工艺过程。气化时所得的可燃气体成为煤气,对于做化工原料用的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