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学生自己读懂文章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背景: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对阅读做了如下安排: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以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提取精要等能力培养目标为线索进行编排。
  教学依据:
  教育部对阅读是很重视的。但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读书好像真的不流行了。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总感叹我们的付出不能得到回报,学生仿佛老是读不懂文章。,学生呢,也总是对大阅读题感到头疼。
  其实,学生或许并非不想读书,而是根本不知道读什么,该怎么读。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课堂给他们做示范,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就如同给学生一个苹果的同时,还要给他一把水果刀,同时还要告诉他削苹果的方法。
  事实上,学问,学问,边学边问,不仅要求学生能问、会问,对于那些一声不吭的学生,教师要启发学生问。以下是我引导学生自己读懂文章的教学案例。
  教学实录:
  上课伊始,我问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问他们读后收获了什么,懂了没有。多数同学仅知道大概的内容,并不能说得准确。我又问他们读懂的标准是什么,学生也觉得这个概念很模糊。
  于是我把“读懂的标准”以课件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读懂的标准
  ① 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
  ②理解重要句子 。
  ③认识结构,即概括段落大意以及理解段与段的关系。
  ④了解内容,即弄清楚课文主要写什么。
  ⑤认识中心,即弄明白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也即作者为什么写这些内容。
  ⑥体味技法, 即作者是怎么写的。
  接着我告诉他们这些标准中,后三者是核心。接下来就是如何读懂文章了。
  我给了他们一种方法:
  自问自答读懂文章
  第一步,质疑题目,展开联想
  我先让学生就题目提问并展开联想,学生做了这样的质疑和联想:
  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流泪
   作者会写些什么泪
   珍珠是怎么形成的
   泪珠与珍珠有什么联系
   她主要写泪珠还是珍珠
   作者为什么要把泪珠与珍珠联系起来
   作者到底要说什么
  学生自问自答后,发现还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于是我告诉他们读懂文章的第二步。
  第二步,细读文章,圈点勾画
  先给学生这样的提示,教给他们自问的方法。
  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这段话说的是什么?
   作者为什么要说这段话?
   这段话和上下文的关系是怎样的?
   哪些段落说的是一个层面的意思?
  然后要求学生在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旁打上问号,能回答就用简要的语言作批注。
  接着,我以第一段为例,作了一个示范:
  “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我自问:温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到底有什么含义?这段话到底在说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说这段话?
  我自答:温厚就是温柔宽厚,就是少一些计较多一点宽容,少一些尖锐,多一点平和。人生要饱经忧患,方能做到这样。但这这段话说的是我少年时代虽觉得此话有无限启示,但并不懂什么是忧患。因此文章仿佛要说人的经历,仿佛要说眼泪包含的人生哲理。此段应该是为后文做铺垫吧。
  学生开始独立阅读,我看到同学们都在圈点勾画。
  其实,古人学习就重评点。评点简言之就是“圈点、勾画、批注”。在阅读时随时记下自己对文章的体会、感受、意见、评价,边读边评,边评边想,手、眼、腦紧紧结合,把书读活。并在日积月累中,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语文能力。这种语文能力的提高,是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并行发展,是知识积累和思维拓展的并行提高。
  学生阅读完之后,我让他们自己站起来和大家交流。先就词语或句子。他们提出不懂白居易和杜甫的诗句含义。我就把两首诗提供给学生读,并让他们自己谈诗的含义。
  白居易《啄木曲》
   莫买宝剪刀, 虚费千金直.
   我有心中愁, 知君剪不得.
   莫磨解结锥, 徒劳人气力.
   我有肠中结, 知君解不得.
   莫染红丝线, 徒夸好颜色.
   我有双泪珠, 知君穿不得.
   莫近红炉火, 炎气徒相逼.
   我有两鬓霜, 知君销不得.
   刀不能剪心愁, 锥不能解肠结.
   线不能穿泪珠, 火不能销鬓雪.
   不如饮此神圣杯, 万念千忧一时歇.
  新安吏(杜甫 )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
  学生又提出: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应该是作者自己有这样的经历吧,所以才会发出这样沉重的感叹。我及时表扬他们猜测得很准确,并且提供下面的资料给学生。
  作者的丈夫李唐基是早期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的四川丰都古城的青年学子,1946年因工作需要来到台湾,由于战乱,不能回大陆与亲人团聚,孤居台湾。
   而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年出生于浙江永嘉。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她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饱经忧患,深感国破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青年琦君从大陆漂泊到举目无亲的台湾岛。共同的乡愁使这两个人走到了一起。
  她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接着,我让学生交流每段的内容,并谈谈段与段的关系。
  最后,我告诉学生读懂的。
  最后一步,品读文章,回归整体
   这篇文章到底在写什么?
   作者到底为什么要写这些?
   作者是怎么写的?
  学生最后得出结论:
  作者从自己少女时的记忆写起,由最初不能体会“书中泪”包含的人生忧患, 到结合“生活泪”讲述自己对亲情与人生的切身感受。文章结尾宕开一笔,由“观音流泪”和“耶稣滴血”写到“基督徒的眼泪”,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更深入的认识。
  因此,作者其实是要借“眼泪”和“珍珠”这样的“物”来传达一种“思想和情感 ”。从泪中感悟人生,从泪中体味人间真情。
  全文前四段为后文作了铺垫。文章由浅入深,以小见大。她似乎要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坚强、勇敢、感恩地活着,为自己也为芸芸众生!这也就是“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的人生境界吧。
  教学反思:
  带领学生边读边思考,让学生掌握思考的方法,养成思考的习惯。至此,学生读懂文章没有,我相信大家心中都有评判。如果我们这样教学,我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会提高的!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中小学档案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推进中小学档案管理电子化、网络化的措施及加强档案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提出了发掘学校档案教育功能的做法实践。  关键词:中小学;档案管理;现状;制度化; 流程; 教育功能  我国中小学已推行全员聘任制,现正在进行职称评聘分离试点及实行全员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无论哪项改革制度的贯彻执行,都要以学校档案提供的教职员工的基本信息材料作为主要依据,对各项工
期刊
【内容摘要】  一、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和谐课堂氛围;  二、由“应试”向“应世”转移;  三、着眼“终身教育”,改革读写教学;  四、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  21世纪的国际竞争,既是经济的竞争,也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是以人才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是以创新为特征、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创新是其灵魂,谁在知识创新中领先,谁就能在经济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
期刊
【摘 要】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智能各有差别,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遵循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原则,又不能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一种方法来教学,而要摆正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具体要做到目标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和评价分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差异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各层
期刊
《第八次》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三年级上册小语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包含深刻道理的外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古代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蜘蛛结网,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第八次战斗,终于赶跑了侵略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课文层次清楚,结构紧凑,按照“失去信心——受到启发——抵抗成功”的顺序记叙,突出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教学这篇课文,意在引导学生了
期刊
十二生肖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结晶。从原始社会起,中国人就对动物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对他们的崇拜甚至超过了自己。因此,中国人就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表示出生的时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属相(animal signs)。十二生肖的成语有很多:如:鼠目寸光,牛刀小试,虎踞龙盘,兔死狗烹,龙腾虎跃,蛇影杯弓,马到成功,羊肠小道,猴年马月,鸡犬升天,狗急跳墙,猪狗不如等等。而在英语中,对十二生肖的十二种动物也各
期刊
人民艺术家冼星海有句名言:“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命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的确,音乐能陶冶情操,拓展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审美情趣,给人以无穷的美的享受。特别是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如果与音乐相伴,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让学生生活在音乐的世界里,会促使他们逐步健全人格,健康成长。  一、课堂相伴──奠基  音乐学科是最重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目的是为交际。但有些教师还没有领悟课改的实质内涵,仍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组织教学,在教学中依然实施着Open your book(打开书)——Listen to me(听我讲)——Read after me(跟我读)——Copy(抄写)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代新教学目标的要求。导致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将英语条文化,使活生生的语言变成了固定的规则,学生只是或朗读
期刊
摘要:本文以“解决问题”的方式,阐述在教研工作实际中,经历的几个改革性解决问题的范例。是开拓性的、创造性的、创新性的开展县域教研工作的浓缩,具有广泛的可借鉴和可推广性。  关键词:教研工作;以改革的方式来解决教学问题;开拓性、创新性开展工作,区域性推动教学改革;范例。  我是1993年开始从事中学教研工作,开始担任物理教研员,1996年始担任教研室主任。从事教研十余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经历了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试验教科书必修2》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cs中一个句子In 1770 the room was completed the way she wanted 的引导词的判定展开讨论,指出了部分教辅材料以及网站中解释上的不足;同时,对定语从句引导词的两种判定方法(分解法和直接法)进行了演示和介绍。  关键词:the way+从句结构、引导词判定、分解法、直接法
期刊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见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它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和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