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细节对有效课堂的影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节课也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的,细节决定教学的成败。老师作为整堂课的总调度员和设计师,应付出一定心血,从细微处着眼,备好课,上好课,反思好我们的课,从而领悟教学这门常学常新的不老艺术。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3.3
  如何理解课堂教学活动,从事教育研究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读,或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角度,高度肯定老师的主导作用,或基于知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立场上,大声疾呼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声讨"课霸型"老师的种种不是。教书育人重担在肩,如何在我们的三尺讲台上担负起现阶段教育的现实使命,值得思考。面对一堂堂华美的展示课,眼花缭乱之际常感自身学习的紧迫。日常一堂又一堂的教学课是来不及预演的"实战",老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犹如绕地运行的卫星,是全方位和琐碎的,每一天,每一堂课,我们该如何才做得更好些?
  尊重学生,敬畏知识,以我们的职业使命为荣,在不同声音的背后,都有着同样的一个目的:让学生学得更好,更快乐,让我们所从事的事更加有意义。作为普通的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教学环境,有时停下来也想听听自己内心零星细碎的看法。
  教学远不止课堂那几十分钟,这里有一大堆零散的事需要老师们去做,教法和学法可以各家不同,但教学里面有些共通的东西,是需要我们老师踏踏实实去做的。针对语文课堂,教学应是紧紧围绕着对课本知识、现实生活和学生三者的思考与探索,师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配合活动应包括不同思想的有益碰撞。要提升我们的课堂效率,我们首要的是该处理好课堂内外师生间有效沟通交流的问题。老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去冲撞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在课堂上,力求让教学语言活起来,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让整个课堂的知识之水也活起来。
  面对一堂课,师生间得有效配合,要课堂有效,老师作为整堂课的总调度员和设计师,应付出一定心血,从细微处着眼,备好课,上好课,反思好我们的课,从而领悟教学这门常学常新的不老艺术。
  一、明确教学是为什么而教,这是一把指南针。
  千百年来老师肩上一直担当着"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时间改变着一切,包括教育。现代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不甘把自己当作贩卖知识的小商小贩,我们不单纯是给学生倾销知识。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的时候应该传递给学生一种思考人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语文课堂就是一个开阔的空地,通过这里看世界看人生,包括看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学生通过这里学会看待生活和思考人生,语文课堂应该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一道是非善恶的朴实道德标准,激发学生面对困难苦难时所应具有的拼搏毅力和乐观心态,让学生获益于语文课堂,让他们在课堂中成长,在生活中去充实和完善語文所学,最终凭所学改变命运,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生活。
  二关注课桌前鲜活的学生个体,他们是一群不同的人,他们的未来也注定不一样,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点。
  "以人为本"的教学,为我们的课堂教学点亮了一盏灯。充分尊重学生稚嫩的人格情感,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去透析我们的学生,老师先得学生认同,学生自然"亲其师,信其道",课堂让人觉得亲切和蔼,学生自然会高高兴兴的动脑思考,自然而然他们会在求知的道路上去发现和收获思考与成长的喜悦,甚而会在老师的点拨下主动去探寻未知的知识,创造性的进行学习。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一起看世界的课堂。师生点点滴滴的付出,走进课本里的过往生活,走进现代生活的大课堂,知识之水得"地气"才会活起来,语文老师有义务让观察和思考成为"余韵绕梁,三日不绝"的美食,让课堂所有参与者有所思有所得,如此课堂自然有效。
  我们的课堂,老师的讲台绝不是远离生活远离学生的"孤岛",抓住生活,抓住学生,抓住我们自己的心,语文课才终会成为快乐的思考和智慧的生活。
  三教学细节往往决定成败。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成于细",一节课也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的,细节决定事情的成败。我们的语文教学,细节在哪里?
  课前的精心准备是教学细节之一。"台下十年功"的苦必须吃,要在讲台感染我们的学生,要让学生收获更多,我们必须做足台下工夫。吃透教材,语文教学应先咬教材。用生活解析教材,取各家之长(各类参考资料),抓透知识点,课外先深入进去,在课堂上方可浅易出来,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将语文知识外化为富有生活趣味的思考活动,借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领会语文知识的魅力,"化腐朽为神奇"往往是语文课笑声的活水源泉。
  在课堂上善于寻找教学契机,捕捉细节,细节会让教学活动瞬间生动起来。老师要善于把教学细节变成课堂上的精彩瞬间,当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时,往往会产生预想不到的智慧火花。比如有一堂课,大多数学生证和我的语文课一同"遨游"之际,独一平时活跃的男生低头呆坐,明显思想开小差了。我让课停了下里,悄悄来到学生座位旁,这个平时机警思维活跃的学生对我的到来无丝毫察觉,依然入神盯着膝盖发呆,我也保持默然,周围已有同学忍不住笑出声来了,男生这才醒悟,望望周围的目光,又尴尬的看着我。此时我故作严肃说:"某某同学观察事物就是认真,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件事时要心无旁骛。顺带问一下,据你刚才忘我的观察,你这块膝盖骨已经进化到哪个阶段了?"所有同学皆会心一笑,这个男生红着脸笑了,大家笑,这就够了。一笑解颐,在紧张的课堂中暂得片刻休息,气氛活了,学生也知错了,何乐而不为。
  我们或许并不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意外,但我们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针对学生作出相应反应,当"意外"出现时,教师敏锐地捕捉,巧妙地切入,一句话也会让满堂生辉。
  四、反思,让课堂更美。
  精彩的课堂生成于细节里,而反思教学则是一堂有效课的"余韵"。一节课可以随铃声而结束,但教学活动却永远没有结束。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智慧,提高课堂效率,进行课后反思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可以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了设想的目标,可以反思是否处理好了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是否捕捉到课堂中出现的"亮点",课堂情深处,何处该是意蕴丰富,哪里又是留白想象,"智慧火花"该在思考探讨中四处飞溅。所谓"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学的妙处正在于此。虽然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但我们却愿意去尽力完善之。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唯有师生合力,抓住语文课的魅力,才能抓住伸向未来生活的那双翅膀,教学于细微处润化学生心田,我们从细微处把握住我们的课堂,让课堂上的师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拭目以待,下一堂课我们会收获更多!
其他文献
正文:1983年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从这一基本点出发不断地改革和发展教育,而我们的课程改革就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至今已经是
大地艺术为当代艺术中较为突出的一种艺术样式。源于其独到的艺术理解方式,每每因其中一件作品的问世而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本文针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其在景观视域中的
【中图分类号】G633.4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费时多,收效慢"等现象。由于缺乏人际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英语教学需要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
笔者发现,如果干扰形式可以用梯级式变化来近似(Staircase Approximation),采用按简化方程设计之前馈补偿器 D_f(Z)可以得到良好的校正效果。在 CDC-6400大型计算机上之数字
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互助、合作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与学生沟通,用爱去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真正的心对心的走近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减负;高效;合作交流;激发欲望;走进心灵  【中图分类号】G633.6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高
内容提要: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这样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学生就会乐于参与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才会使学生乐于学习,自发探究学习。  关键词:创设情境;体验成功  【中图分类号】G623.5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
【中图分类号】G633.3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这话确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奥妙。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的"导演"艺术。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触:  一、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重
摘要: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它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它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我们应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童话教学,引导低段学生去赏析童话呢?  关键词:低段学生;语文课堂;童话赏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
2012年5月28日,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应运而生。在京交会上,一场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洽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