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共图书馆的人文追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3e45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文追求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网络时代图书馆应追求符合信息时代特色的人文品位,要注重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图书馆 人文关怀 人文追求
  
  公共图书馆作为精神食粮贮藏的仓库,作为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理应致力于人文追求。公共图书馆应加强人文化管理,使图书馆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积淀深沉的人文内涵,使图书馆人文精神深入全体员工心灵,指导员工行为,从而全面提升图书馆的人文品位。
  一、人文追求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1.人文追求是公共图书馆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理念的集中体现。人文追求在实践上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人文关怀闪耀着图书馆人文主义的光辉,是图书馆人文追求的核心,是图书馆首要的服务理念。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属性必然要求它在实践上要坚守人文精神,要致力于人文追求。
  2.人文追求是公共图书馆基本职能使然。公共图书馆是深受公众欢迎的文化设施,承担社会教育是它的基本职能之一,它起着传播科学知识、弘扬优秀文化和营造学习型社会等多重作用。公民对图书馆等基本文化场馆的利用是享受文化权利具体体现。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让公民在平等享受文化权利的时候得到尊重和关爱,这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际表现,是对社会教育职能的很好履行。
  3.人文追求是公共图书馆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义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指标是充满人文关怀,图书馆作为社会人文机构把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追求,为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履行自己的义务。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性特质,决定了它在整个和谐社会人文精神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社会,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铜臭所污染的现实社会中,图书馆这种没有任何商业动机的人文关怀,最受公众欢迎,也最容易被公众所接受,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也最为重要。
  4.公共图书馆的人文追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精神的呼唤。现代公共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文献信息中心,它已经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的人文交流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和终身学习中心。公共图书馆不仅具备文献信息服务功能,而且应具备人文交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和终身学习服务的功能。公共图书馆功能的转变,扩大了公众对图书馆人文关怀的需求,这既为图书馆的人文追求展现了更大的空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又为图书馆的人文追求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
  二、网络时代图书馆应追求的人文品位
  对于人文精神的追求是图书馆的一贯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它所追求的人文内涵有所不同。在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应追求富有信息时代特色的人文品位。
  1.营造儒雅幽静的人文化物质环境。公共图书馆人文品位,首先表现在环境氛围中。图书馆应当为读者创设一个宁静、平和、恬淡的人文世界,要注重图书馆人文化物质环境建设,营造一个美好而富有特色的馆舍物质环境,以激发读者对知识的渴望,获得精神的愉悦。公共图书馆要为公众读者提供安全舒适、整洁、具有绿色生态的人文环境,使读者在宁静、幽雅的人文化物质环境中,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调节和消除视觉疲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性情,美化心灵。
  2.让图书馆成为人文精神的家园。图书馆应该是一个温馨的精神家园。这里没有明争暗斗旧时官场遗风,也没有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商界规则;有的只是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图书馆带给人们的最大乐趣是读书之乐。公共图书馆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各种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图书馆人应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公仆精神。图书馆人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身份,心中时刻装着读者。图书馆是以读者需求为其生存价值的,没有了读者,图书馆就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图书馆人应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甘愿为读者奉献。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时效性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员要不断地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保证在新形势下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强化公有共享的开放精神。公共图书馆应该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引导读者通过图书馆的文献,通过网络走出国门,放眼世界文明,通晓古今天下。图书馆职业的使命之一是资源共享,因此必须强调图书馆的“公有共享”的开放精神,反对“以书为上”的职业价值取向,更要反对在利益驱动下的以各种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化操作活动。读者的权利是平等的。公共图书馆要不断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多方面信息需求,使“公有共享”精神得到发扬光大。一个图书馆如果没有积极的开发精神,就会鼠目寸光,一叶遮目,也就不可能有创新和开拓,就很难面对时代的挑战。因此,图书馆树立开放的精神,真正做到图书馆资源共享,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人文关怀
  提供读者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是每一位图书馆员的职业理想和神圣职责。图书馆全面实现人文关怀,是图书馆人文追求的根本体现,是图书馆优质服务的鲜明标志,是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中社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
  1.坚持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图书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全面、全过程关注全体读者,把服务理念落实在一言一行之中。图书馆员要以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服务语言和精湛的信息服务技能为读者提供咨询帮助。要为读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文献信息服务。例如实现图书馆联机检索,建立图书借阅,电子阅览,文献检索“一卡通”,实现异地通借通还等服务,真正体现图书馆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图书馆要积极提供人文交流服务活动。如开展读书征文竞赛、作品交流探讨、音乐影视欣赏讨论、文学沙龙等人文交流活动,实现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的交流和互动。
  2.让每一位读者受到平等的人文关怀。图书馆是体现人类自由和平等理想的圣地,在图书馆里没有地位的高低,没有等级的差别,每一位读者都是平等的主体,他们平等地享受读者的一切权利。随着信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受到经济条件及获取信息能力的制约,造成了信息权力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而图书馆的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时上消除这一不平等。图书馆员应以博爱精神关注每一个读者,尊重每一个读者,让每一位读者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心情舒畅地获取新信息。
  3.对弱势群体多一份人文关怀。这里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未成年人、残疾人和老年人。成年人由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还未成熟,在信息选择和利用上,往往存在一些误区。他们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针对这一现实,图书馆员有责任给予指导性帮助,引领他们的正确的阅读价值取向,选择符合年龄特点,有益身心健康的读物。残疾人和老年人由于行动上的不便造成利用图书馆的困难,图书馆员要为其提供方便的服务。如设立盲道、轮椅通道、专用电梯、残疾人阅览坐席、盲文读物、有声读物等。对老、弱、残读者在信息服务上进行一些特殊的照顾,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爱心,人间的温暖。
其他文献
教材是学生获得技能﹑发展智慧的重要载体,对教材进行适度、有效的开发和处理,让学生的各种基础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善于使用教材这副“弹离跳板”的集中体现。  一、调整教材内容的结构层次  教材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把自身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发展性统一起来,对现行教材中不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编排提出异议,并重新构建教材内容的
沈从文是京派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这位来自蛮荒一隅的“土著”作家用田园牧歌式的笔法构建着他的“希腊小庙”--理想的湘西世界.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乡村少女以其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病是我国重要的传染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该病的致病病毒。该病毒感染后不仅造成猪只的免疫抑制现象,还能够引发猪只的持续性感染。有研究表明Fc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农作物品种单一化的趋势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全世界粮食供应形成严重威胁。该组织最近完成了对全世界植物发生资源状况的首次调查,调查报告说,“植物
本研究以浙江省9个鸭群体(缙云Ⅰ系,缙云Ⅱ系、缙云青壳系、绍兴鸭带圈白翼梢系、绍兴鸭红毛绿翼梢系、绍兴鸭白羽系、绍鸭青壳系、白羽番鸭和灰羽番鸭),总计230份样品为研究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虫(Trichinella spp.)感染引起的一种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可感染包括人类在内的150余种动物,严重时可以导致宿主死亡,并
摘 要: 日语中有很多的汉字词,这些词因其读音不同,其意思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就日语中汉字词的读音和释义进行了举例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正确区分并掌握其异同,对日语汉字词汇的理解和使用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日语 汉字词 读音 词义    日语的词汇由和语、汉语和外来语构成。在日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在这些汉字词中,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词,它们的表记相同,但读音不同,其词义也不尽不同。在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因危害严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类传染病。2007年我国首次报道发生PPR疫情,PPR疫情在我国周边国家及境内
摘 要: 中国少数民族法文化的保护力量是多方面的,这种保护既出自本国人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又有来自国外乃至国际民族权利保护机构力量的延伸。不管是依靠国内民众的支持还是国际力量的参与,在保护目的合理的情况下,我们都应设计出一些可行的途径,让我们在民族法文化保护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法文化保护 全面保护 途径    为了解决中国少数民族法文化保护困难的问题,众多的学者曾设计出较为有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身的成长土壤,本文力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表现中梳理实用理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承脉络。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心理中寻找“实用理性”的因素;并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实用理性”的区别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加以诠释,证明“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经世致用 实用理性    学以致用,我们对此都不会陌生,那么所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