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习题的调整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对于课本中的习题,只是简单地就题论题,做完就万事大吉,导致习题的功能被弱化,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能凸显。如果能对习题进行恰当地处理、改造和设计,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思维等都大有好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四方面谈谈课本习题的调整策略:在原图上标一标,提高解题的可操作性;把图的构造改一改,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把顺序安排调一调,保持思维的连续性;练习后进行思一思,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关键词]课本习题 调整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20
  在教學实践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例题的教学,对于课本中的习题,往往只是简单地就题论题,做完就万事大吉,导致习题的功能被弱化,教材的编写意图不能凸显。事实上,如果能对习题进行恰当地处理、改造和设计,对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等都大有好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课本习题的调整策略。
  一、在原图上标一标,提高解题的可操作性
  【案例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与垂直”第61页练习十第1题。
  分析:此题让学生综合运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识进行判断、辨析,一般教师采用请学生说一说、指一指或描一描答案的处理方式。由于此题没有给图形标上字母,在说一说时,特别是第三幅图学生说“左边和中间的线段互相平行”。中间有两条,指哪一条呢?显然不够准确、科学。如果请学生上台指一指,因为答案比较多,上台指的人比较多,学生走上走下,就会造成课堂时间的隐性流失;如果只请几名学生上台,又会挫伤举手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请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有的线段会被重复描到,第一次描的会被掩盖住,不能看到第一次完整的答案。
  调整:给三幅图标上不同的字母。(如下图)
  教学片断回放:
  师(先出示第一个图形):下面哪两条线段互相平行?
  生1:AB // CD,AD // BC。
  师:眼睛真亮,一下就把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都找到了。
  生2:这幅图没有平行,因为互相平行是指两条直线。
  师:可以把这些线段看成直线,因为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生3:AD⊥AB,AB⊥BC,BC⊥DC,AD⊥DC。
  师:你真厉害,一口气说出了四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师(出示后面两幅图):这两幅你还能找到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吗?请在作业纸上填一填,看谁找得多。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
  反思:给三幅图标上不同的字母,好处有两个:学生反馈时,便于教师和其他学生清楚知道他找的是哪幅图哪条线段;有利于操作。数学教学要尊重数学的本质,应讲科学,追求严密。标上字母后的第一幅图让学生说时表达方便、清晰,学生边说PPT边出示答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概念,强化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后面两幅图让学生独立练习,能找到几种就写几种,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这样循序渐进地操作,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把图的构造改一改,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案例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位置”第21页练习五第2题。
  分析:这题在方格纸上采用“识字表”的形式,让学生用数对表示指定汉字的位置,又根据数对找对应的汉字,学生一般都会做,但缺乏挑战性,容易引发学生思维的疲劳,所以对此图做了如下改进。
  调整:在方格纸的上面放一个屋顶,把此图的主题“识字表”改成“藏宝阁”,这样就很像一幢房子。因为此题比较简单,也可以把5行5列的方格纸改成4行4列。(如下图)
  教学片断回放:
  师: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你们到藏宝阁里去寻宝吧!找到了,宝贝就是你的!
  师(PPT出示:藏宝阁):其中一格有礼物!但机会只有一次!为了帮助大家快速、准确地找到宝贝,送给大家三个提示!要不要看?
  (学生很激动)
  (PPT出示提示1:宝贝不在(1,2)(1,4)(2,1)(4,2) 中)
  生:宝贝不在“春、日、叶、冬”这四个地方。(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点击鼠标把出现对应的字去掉)
  师:不错,离宝贝近了一步!
  (PPT出示提示2:数对中两个数相同的可排除)
  生:可以去掉“枝、夏、雷、火”。
  (PPT出现一条斜线,快速划去这四个字)
  师:如果再往后,是数对多少呢?
  生:(5,5)。
  师:可以用一个数对表示出这5组数对吗?
  生:(a,a)。
  (PPT出示提示3:宝贝的位置数对中没有数字3)
  生1:(3,1)(3,2)(3,3)(3,4)。第3列,第1个数都是3,去掉。
  生2:(1,3)(2,3)(3,3)(4,3)。第3行,第2个数都是3,去掉。
  (PPT快速划去横的第三行,竖的第三列)
  师:加油,离宝贝越来越近了!到底在“月”还是在“竹”呢?这样吧!如果能回答出下面的这个问题,我可以再给大家一个提示!敢不敢来试试?
  (PPT出示问题:数对中含有3”的这些字位置有什么规律?)
  生3:都是在同一排的!
  生4:第1个数字是3的,在同一列;第2个数字都是3的,在同一行。
  师:真不错!我不得不佩服你们!那就看提示4吧!
  (PPT出示提示4:宝贝位置的数对的两个数之和是6)
  生5:(2,4)。
其他文献
<正> 亲鳖的优劣,是甲鱼人工繁殖和养殖成败的关键。1994年,我所在660m~2亲鳖池中,投放亲体255只,其中雌鳖180只,个体均重1.2kg,雄鳖75只,平均只重0.94kg,仅5~8月共产孵11024
肉鸡腹水症的综合防治措施王森,韩俊超,扬曾国,王立伟,张法才,方本立(周口农业学校,周口466001)(周口市种鸡场)肉鸡腹水症(ARVF)以腹腔大量积液为特征,并常伴发有右心室扩张、肥大,肺水肿、肝变性等病
药菊花瘿蚊生物学特性研究及综防技术赵秀英闫秀华,袁冬花,庞可献(虞城县人民医院虞城476300)(商丘地区植保植检站)1988年8月我们在虞城县大侯乡药菊田发现菊花上普遍发生虫瘿,在植株地上部的各
积累力对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品质的提高、结构的完善、层次的提升有着决定性作用。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忽略了学生积累力的培养。积累力
[摘 要]思维是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将内隐的思维予以外化,让思维过程可见,才能改变学生“被动式的吸收习惯”。结合教学实例寻找思维的外壳,通过“做”“画”“写”“说”将思维外显,让过程可见。  [关键词]思维外壳;思维过程;外显;做;画;写;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60-
对6个甘蓝型单,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的抗寒性,抗病性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杂种的抗寒性无超亲优势出现,冻害指数介于双亲之间。因此,在选择亲本时,一定要兼顾双亲的抗寒性。杂
农业科技开发的实践与思考孔祥智(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济源454652)1农业科技开发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1把农业科技开发有机地溶入政府行为,是促进科技开发的有效途径政府行为对农
<正> 近年来,河南省小麦生产处在徘徊不前的状况,如何提高小麦单产,使大面积中产麦田变高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我们于1988—1990年选能够代表豫东平原中产发展水平的夏
[摘 要]在学习概念前,学生往往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对相关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作为产生与孕育科学概念的“生长点”开展教学,使数学概念的教学真正有效,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数学概念 经验辅助 策略方法 数学经验 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正> 据本所监测,1990年郑州、太康棉田的棉蚜对菊酯类农药已有数千倍的抗性水平,对氧化乐果的抗性也十分显著。研究证明,昆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增强是有机磷和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