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i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或难以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学难点的掌握情况,往往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能否把握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则是一堂课是否有效的关键。
  
  一、教学难点的确立
  
  关注学生差异,调整教学难点。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差异的个体,其学习方式各不相同,学习进度有快有慢,学习程度有深有浅。相同的知识点在某个班是教学难点,而在另一个班也许就不是难点。因此,要上好英语课,教师就必须了解每个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适时调整教学难点。
  2 分析教学重点,发现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有时会与教学重点完全一致或包含在教学重点中。有些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教师认为不难,但学生接受困难较大或与以前所学知识有混淆,那么这些内容也应该确定为教学难点。教师在分析教学重点的时候,应该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相联系,以确定该教学重点是否也是教学难点。
  3 根据教学经验,确定教学难点。教师要求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反思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这样在下一次教学前,教师就可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或教训,确定教学难点,从而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学难点的突破
  
  1 分散难点,逐一突破。当新授内容的知识点较多,有多个教学难点时,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把教学难点进行分散,学习难度就会降低,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Part B Let’s talk部分的教学难点是句型:“May I have a look? Sure,Here you are,Oh,it’s nice!I like.”如果直接呈现上述句型,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而且也比较复杂。为此,笔者采取了分散难点的教学方式。先请学生把事先准备的玩具放进抽屉里,用“I have…”句型说说自己带来的玩具,教师表现出好奇的样子,呈现句型“May I have a look”,同时引导学生说出“Sure,Here you are”。在学生互相操练上述句型后,笔者再邀请某位学生上台,师生表演对话,并在学生拿出动物玩具后,教师表现出特别喜欢的心情,适时教学句型“Oh,it’ s nice! I like it”。这样,通过上述两个环节的分散教学,学生学习整个对话就容易多了。
  2 巧设情景,化难为易。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才会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教师若只用语言来描述某种情景,让学生在这种假想的语言情景中去操练所学语言,学生很容易忘记这个情景,有时还会导致理解错误,这就构成了教学难点。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具体的视听形象,从而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学起来有一种一目了然、豁然开朗的感觉。除了多媒体课件外,简笔画、卡片、制作的教具等都可以创设直观贴切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语言,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 趣味游戏,轻松化解。在英语教学中,单词的掌握、句型的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只是反复地认读、机械地操练,学生很快就会厌烦了。如果教师能把教学难点与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学生就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然地化解难点,轻松掌握。例如,《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A Lot’s talk部分的教学难点是区分使用“There is/are…”。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笔者设计了“Look at the room,what’s it like”的游戏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准备几张房间的图片,每个房间里有一样或几样物品。游戏时举起图片在学生面前快速地闪过,要求学生用“There is/are…”来说说所看到的物品。这样学生不仅观察更加仔细,而且对“There is are…”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表述,能够有意识地去做调整,教学难点就在游戏活动中轻松地解决了。
  4 提前渗透,降低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有时由于教学内容多,教学难点的解决在一节课内无法顺利达成,即使通过两节课的教学,可能学生掌握得还不是很理想。对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对整册教材的知识点有一个较为细致的把握,从而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后面几个单元将要出现的教学难点提前渗透,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做好铺垫,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重、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教师对教学难点把握得准确与否,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因素。只有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出有效解决难点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其他文献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应予重视。    一、讲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位教师上公开课,执教的是苏教版二年组(上册)《美丽的丹顶鹤》一文。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人们为什么叫它丹顶鹤呢?”老师让五六个同学先后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总是读一个语段来回答:“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
为了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控制类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展开研究。概述了电气自动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适应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必然回归。然而,在新课标和新教材广泛实施与推行的今天,仍有不少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他们用固定的教学内容和陈旧的教学方法,隔绝了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张扬,使得语文学习如同“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
备课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是教学能否取得成效的先决条件。备课一般可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在学期开始之前定出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规定总的教学要求,每单元的进度和时数。在进行一单元教学之前,拟出单元教学计划,规定单元的目的要求并划分课时。在每节课教学之前,订出具体的课时计划,这就是通常说的拟订教案。一般而言,教案应在授课前一周拟订出来。  教师备好课的关键主要有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