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方法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化学复习是对中学化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全面总结,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形成知识网,并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应用规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的过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学生不仅要想方设法跟上教师的复习思路,而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何搞好化学复习呢?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必须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以“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期间,教师应对照化学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和课本的重点知识,正确处理好《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即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出来的教科书。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在总复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教师应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教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五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③能力点;④德育点(爱国主义、科学史);⑤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近几年高考化学的命题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教师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
  
  二、立足教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本学科复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考化学内容可大体归结成以下六块。学生在复习时应按“块”复习训练,适当选些题做,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一下,查漏补缺,会有很好的效果。
  
  1.基本概念“块”。
  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
  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
  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
  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
  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学生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基本实验“块”。
  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它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验、试剂存放、事故处理等。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学生在复习时应以教材为主体,使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三、经常联想,善于总结,使教材知识网络化。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地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勇于号脉高考。
  
  1.多选做中等难度的题。
  学生应以考纲为基本框架,以课本为“血液”,以教师的讲解和点拨为“营养”,对课本知识进行扫描式清点,多选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尤其要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
  
  2.复习先考虑主干重点知识。
  复习到最后阶段,学生在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应该做到重点突出,尽可能与高考试题接轨。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重点、琢磨重点、强化重点、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学生一定要避免盲目地追赶时髦、花较多时间去找热点材料和热点题目的做法。
  特别提醒的是,学生除了要留心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不变的内容才是基础,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对于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学生首先要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考虑其它。
  
  3.关注常考的热点知识。
  
  在一轮复习时,学生要全面浏览教材章节,熟悉教材内容,在二轮复习时学生要按专题构建复习体系,形成“考纲、考点、教材、知识点”的网络。
  近三年高考常考的热点知识如下:(1)阿伏伽德罗常数;(2)氧化还原;(3)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4)溶液、离子浓度及其转变;(5)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和性质、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电子式;(6)化学键、晶体类型及性质特点;(7)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8)化學反应速率、化学平衡;(9)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关系(大小的比较);(10)离子共存;(11)溶液的pH值及计算;(12)阴阳离子的鉴定、鉴别;(13)原电池、电解池;(14)有机化学思想、官能团的确定、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5)四大反应;(16)有机聚合体和单体的相互转化及计算;(17)实验仪器的洗涤、实验装置、基本操作;(18)混合物的计算;(19)化学史、环境保护、能源材料;(20)新信息、新情景题的模仿思想。
  
  4.重视基本实验,形成技能创新。
  
  实验是理综试题的重头戏,学生应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几乎均来自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及课后实验。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如此定会大有所获。例如,萃取、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操作原理,操作、应用、组合和知识的迁移。
  综上所述,高三化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应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复习方法,正确处理好课本、教学大纲、考纲、练习题、模拟题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在抓双基上狠下功夫,想方设法训练对知识再加工的能力。学生还要认真分析,研究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考点、知识点、热点、特点和变化趋势,突出高考题的示范作用,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其他文献
问题的设置一定要起到“启迪学生智慧,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要能够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思索,发现问题,寻找规律,解决问题,并逐步形成观察、理解、分析、概括、表现、认知等能力。一节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问题是一个个障碍(没有翻越时),也是一个个阶梯(翻越后),怎样让学生充满兴趣地翻越障碍,将障碍踩在脚下变为成长的阶梯,即如何设置问题,笔者认为要考虑四个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大背景下,美术教师如何走进美术新课程;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如何在观念更新、知识领会和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新课程,都是美术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将有利于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确立和实施教学策略,增强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一、美术教师自身的美术素质要全面    1.美术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基
摘要: 高校班集体的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深层内核,只有增强班级凝聚力,才能构建出和谐优秀的班集体,才能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健康成长,对强化班级管理,提高全体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大学班级凝聚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班级凝聚力培养途径    班级凝聚力是班级文化氛围的深层内核,是一种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更是一种推进班风建设的动力,它从多个侧面和层面展示著一个班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杭州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大量民工,大量民工子女在杭州就读。民工子女的法制教育应该得到社会关注。本文对杭州民工子弟学校的法制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法制教育措施和策略,以期培养民工子女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 杭州民工子女法制教育    随着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批世代生活在农村、以农业为生的农民进入了城市,城镇之间的人口流动也不断加快。杭
计算机操作员是国家劳动部门认定的一个工種,分三个技能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考核采用计算机模拟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采用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获得由国家劳动与保障部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操作员职业资格证书》。  考生如何通过计算机操作员考试,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
摘要: 本文作者为研究高等学校的考风和学风问题,并通过对不同类型院校的调查,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大学生本身、高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考试舞弊的原因。  关键词: 大学生考试舞弊原因    考试作为一种制度和一种评价方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甄别人才、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公平公正的特点。然而,考试中的不诚信行为正冲击着圣洁的大学校园,突出地表
摘要: 本文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教育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教育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基础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也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而作为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进行考核的等级考试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