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重对话中彰显个性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化阅读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的心理过程,凸显了个性化的特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有必要继续深入地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教学实例,从如下五方面探讨如何开展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促使其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一、精读课文,深刻领悟
  创建高效的个性化阅读,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朗读时间,以读悟义,以读悟情,以读悟理,从阅读中提升个性的发展、满足学习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进行自由批注,以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为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铺垫。然后在上课中我进一步点拨,再让学生进行精读,并作主题批注、质疑批注、感悟批注。在经历了“学生、教师、文本”间的深层对话后,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并带着问题一步步地走进文本。
  二、精心预设,创设情景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实施情境教学法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不仅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而且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故乡》一文,我用多媒体展示如下两幅图片,一幅是文中第12自然段开头所描写的图片: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另一幅是文中第2自然段所描写的图片: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地呈现教学信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三、 欣赏探究,把握意蕴
  在个性化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掌握阅读的主动权,在自主欣赏中加深理解,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例如在学习《海燕》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欣赏谈谈感受。有的学生说:“文中海燕是勇敢者的象征,在狂风暴雨来临时非但毫不畏惧,反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对比之下海鸥,海鸭,企鹅则是懦弱者的化身。”还有的学生说:“文中语言太美了,我们写文章通常只会写黑沉沉的乌云,汹涌的波浪,而文中却是这样描写的:‘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压下来’;‘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空中去迎接那雷声’。这样多形象生动啊,高尔基不愧是位大作家。”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欣赏,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把握了文本深刻的意蕴。
  四、互助探究,激活思维
  新形势下,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被广泛采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引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深层次的欣赏探究中更全面、更正确、更巩固地掌握文本知识。
  例如在学习《人琴俱亡》一课中,有位学生提出:为什么王子猷“语时了不悲”,都不哭呢?考虑到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便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有的小组认为:“流泪不一定是真的伤心啊。”有的小组说:“眼泪不是唯一的祭奠的方式,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渲泄方式,王子猷就以弹琴、掷琴来表达他对子敬的悼念。”还有的小组提出:“因为王子猷自知自己也将不久于人世,即将和自己的弟弟见面,所以不哭。”“王子猷猜到弟弟已去世,但他心里仍抱着一丝希望,直到看到弟弟尸体时才恸绝良久。”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们从不同观念、不同角度地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了全面、准确地把握。
  五、创造想象,情感升华
  初中生由于知识不全面、心理不成熟等原因,对课文内容难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在静态的作品中感受人物动态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融入自己感情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才能使他们真正走进文本的世界。
  例如《柳叶儿》一文,反映的时代离当代学生很远,学生很难体会在物质生活极端艰苦的年代里,那种严重饥荒岁月里什么都吃光了、什么都能吃的情形。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应在“节骨眼”处进行必要的点拨,尽可能地让学生走进作品的世界之中,体会作者以苦为乐的思想感情的内涵。
  总而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采用合适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加强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兴趣,努力增强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最终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在巴黎,我和建筑历史学家罗叶关于城市文化问题的交谈,被安排在他的家中。待到了他家,才知道这是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  他的家在位于市中心一座老公寓楼房的顶层。这种阳台上有着精致的铁栏、四五层连体式的老楼,是巴黎的特色。推开厚重的大门,照例是大理石包墙铺地的门厅,楼梯旁边一架窄得只能容下一个胖子的小电梯,大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添加的现代设施——因为老楼里只有这么一点空间可以利用。在我乘着电梯慢悠悠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是一门习得性语言的学习。其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但遗忘率极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科学指导学生做好英语课堂笔记正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笔记的生成以
小学教学内容中,“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内容有限,且分布零散。学生往往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已经遗忘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再者,每块知识的学习看似较为独立,但实际上有着巧妙的关联之处。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如何设计问题,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从而有效地串连各知识点,并适度延伸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呢?接下来以人教版四下“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何设计问题,以“问”促“思”,使本节课的知识既能联系已
魔板的引申玩法  通过翻转、折叠、弯曲、扭转,魔板能够变出各种各样迷人的样式。翻动魔板,看看你能不能还原另一面的图案,把魔板翻成独特的立体样式。此外还有更多奇妙的样式等着你。从“八角星”到“洞中的老鼠”,每完成一个样式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魔板玩法。  1.从魔板初始的长方形状态开始,将其推成一个M形,使它变成一个四层的平堆。  2.展开小片,使它变成一个八角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成绩也一直占据着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作文教学的成败往往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更多注重的是写法指导——选题作文——作文评析三个环节的教学,然后重新选题、重新作文,周而复始。这样的教学方法自有它的优势,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也就是说学生作文有了量的保证,却很难说作文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次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在学
突如其来的严峻疫情,使黄冈市黄州区监委委员童志清多了两个头衔——驻赤壁街道清源门社区第一书记、区纪委监委机关清源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班长”。带着组织的嘱托和社区干部群众的期盼,童志清主动请战,毅然决然地扎到了社区战“疫”一线。  清源门社区位处老城区,辖区有破产改制企业49家,疫情防控任务重、压力大,是块“硬骨头”。  童志清帶上红袖箍,与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一起拉横幅、贴通告、守卡点、劝
【课前思考】  “一般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在面积公式推导序列中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在本课教学之前学生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本课教学之后将继续探究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需要学生具备比较熟练的图形转化技能,积累相应的公式推导经验。而这些经验与方法的储备,都需要借助本課中“图形转化”与“公式推导”两项活动来进行。围绕这两项活动,笔者重点思考了以下两方面问题。  1.图形转化方法有几种?按照学生
如今“低头族”随处可见,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也一样:上课忍不住玩手机,下课后更是抱着手机不撒手……近日,重庆三峡学院发起一场特别的活动——“手机忍者”。只要参加活动的学生坚持21天在课堂上不玩手机,就算挑战成功。这个活动吸引了842名学生报名,学院最终选出400人参与挑战。谁知,还不到4天,297名同学就被淘汰出局。  这个结果,足以让人感受到手机的魔力。近年来,许多学校都在想方设法抵制它,比如,前段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更新教育理念,走出单纯的应试教育困境,改变“满堂灌输”和“直接给予”的教学方式,以创新的理念开展政治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更多地参与到师生双边活动之中,有效提高教学成效。笔者多年从事高中政治教学,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究,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启迪学生学习思维,以探究提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高中生在政治学习中已经不再
摘 要:计算机多媒技术进入课堂,优化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将声音、文字、图片以及动画等形式相结合,使课堂教学上省去教师的手写板书以及演算,在很大程度上这样既能够节省教学时间,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本文通过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农村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多媒技术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