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是小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作文启蒙教学不妨从模仿入手,理性认识这个问题,有着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手段的指导意义,因为:
  一、抓住了小学儿童模仿个性,是因材施教的必然
  根据教育专家研究,从幼儿园口语表达进入小学阶段书面表达是个大阶梯。儿童的口头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两方面都与书面语言有着较大差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在儿童的口语中存在着不少杂质,诸如没有意义的重复,缺乏道德规范的独白,夹杂不合语法逻辑的方言对话等等。而小学的作文教学则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去除儿童口语中的杂质,引导他们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并加强书面语言表达,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艰巨任务。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只有从接触大量的书面感性材料(典范作品)开始,句子、段落和作文训练得越多,掌握得越牢固、越熟练,书面语言的感性认知也就越丰富、越深刻。
  认识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处于具体学习运作阶段的小学儿童,虽然能通过定义去获得概念,有意义地理解用语言或其它符号表达的命题,但是由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缺乏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处理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术语,接受学习也受到了许多限制,这个时期的儿童仍然要依靠具体的感性经验为支柱,才能真正地理解抽象概念与命题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严格遵循并灵活运用儿童“具体的感性经验”这一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儿童模仿性特别强,小学生作文的启蒙教学应紧紧抓住儿童的这一模仿心理特征。
  二、小学作文启蒙教学从模仿课文的连词造句、积句成段、构段成篇的表达形式入手,符合小学生认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心理特征
  首先,在连词造句的基础上,应该着重对小学生进行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由组段到构篇的作文训练。从内容上说,段落是说话或文章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只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具有单一性;段中句子间有紧密的联系,前后照应,上下衔接,才能使语言贯通形成整体。同样,文章中段与段之间的意思也要紧密联系,一气贯通。从形式上说,任何一个完整段落,通常包括起始、展开、终结三部分。起始部分,既可以采用概括式(中心句)、引述式,也可以采用设问式。展开部分,既可以列举实例,通过因果关系的表述展开段落,也可用对比、比较或时间与空间推移的方法展开段落。终结部分,既可以采用结论式也可采用引申式。同理,篇的构成也是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段是篇的浓缩,篇是段的扩展。
  另一方面,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形式表现影响着内容,对内容起反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从段的构成方法入手,综合、归纳出段的构成规律,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根据主题的要求进行艺术构思,把经过集中、提炼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剪裁,按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组织成有机的艺术整体。由于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规律,致使三年级作文训练往往不过关,写出来的作文常常语无伦次,“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三、小学作文启蒙教学从模仿入手必然体现“文道结合”,是学生对作文这一“经验支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合理过程
  每一类题材的文章为了表达某一中心都必须具有生动的内容和得体的形式, “文道结合”的“文”指文章的形式,“道”指文章的内容及其理性认识。有人说,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虽然强调了物质的第一性,但忽视了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导致学生无可适从。我们强调,小学作文教学应遵循文章“文道结合”的统一规律,强调作文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只有具备了对丰富生活内容的理性认识,又掌握了对这些内容的书面表达形式,才能写出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好文章。书面表达“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的句子、段落或一篇作文都应该从模仿入手,时时做到“文道”结合:
  其一,从模仿入手,“文道结合”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句子。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要求学生仿写句子的基础训练,我们只有既指导学生掌握仿写句子类型的表达形式,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和规范理性认识,才能启发学生完成表达句子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形象思维,从而书面表达各种形式的简单句子、复杂句子,为书面构段打下坚实基础。
  其二,从模仿入手,“文道结合”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片段。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真丰富”、“××同学真行”等丰富的写作内容,我们只要善于抓住学生经历过的丰富内容与“总-分-总”等构段形式和谐结合,我们就能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片段,为书面谋篇打下坚实基础。
  其三,从模仿入手,“文道结合”训练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在指导学生仿写作文时,我们一方面要紧紧抓住课本这一“文”的典型范例形式,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结合课文内容所进行的学生课外活动这个“道”,既有可参照的文章形式又有可供表达的切身经历的内容,学生就能写出与课文形式相仿的记事、写人的作文。
  总之,模仿是小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小学作文启蒙教学应从模仿入手,教给学生模仿理性认识生活内容与模仿灵活运用文章形式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确实随时都能感觉到E时代的朝气与活力,曾几何时,“因特网”已成为最时髦的代名词。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作为引领时代潮流、永远
我院1992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共施行阑尾切除术1 536例,其中477例采用一线关腹加甲硝唑液灌洗术野,取得了良好效果,无一例切口感染、排异、腹盆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报道如
随着电视的普及,收看电视节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尽管看电视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但是电视节目(尤其是综合节目)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内容丰富、声情并茂、轻松有趣,很多好的电视节目可以让学生不厌其烦地等待与观看。教会学生有选择地观看电视节目,将电视节目和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知识水平。  那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渗透电视
<正>~~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还是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美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尽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它仍然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形”存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以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通过恰当生动的比喻、通俗的语言、使深奥的
“无极”一词不见于儒家经典,它出自《老子》和《庄子》。宋儒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讲“无极而太极”和“太极本无极也”。由于他用语简略含混,这两句话既可理解为:在太
孟照彬教授提出的全新的有效教育理念,被称为第六种教学方式。其核心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的摇篮,各种领域的任何一种创新都是与基础教育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第一次教学片断    ……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比一比、叠一叠,看你们自己的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  生:(齐声)一样(课前要求准备的)。  师:现在请大家把两个三角形拼一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学生拼成的图形很多,有一部分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我有意点名其中的一位。)  师:你拼成了什么图形?  生:平行四边形。  师:(对全体学生)你们都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吗?  生:拼成了/
小梁切除术是抗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的滤过性手术方式,它几乎适用各种类型青光眼.此种手术经过多次改进,目前国内多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以减少可能产生的术后并发症.
摘 要:语言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大量、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会遇到诸如缺乏语言环境、东西文化差异等种种困难,这对每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都将是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年纪尚小的初中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习惯尚未养成,更需要在学习中注重语言的输入和积累。  关键词: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朗读;背诵  对于初中学生,语言的输入和积累非常重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彼此之间交流的都是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