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话题设计探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挑战性和思辨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理性素养;通过设计真实性和法治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通过设计社会性和参与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教师应通过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话题帮助学生获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素养的公民。
  [关键词]核心素养;话题设计;道德与法治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1-0049-03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和新版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的实施,教师需要把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设计的着眼点。而教学设计中的话题设计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一环。
  一、理性素养:在挑战性和思辨性的话题中彰显真理
  核心素养中的理性精神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出和分析问题、通过创新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话题设计过程中,我们就要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思辨性的话题来加强学生的思考深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育学生的理性素养。
  1.挑战性话题
  挑战性话题不是平铺直叙的,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解释的,不是感性抒情的,不是集体朗诵的,而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挑战性话题不处于舒适区和恐慌区,而是处于探索学习区,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获得成就感。
  在教学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尊重他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尊重的含义”,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没有挑战性的话题:“你觉得什么是尊重?”对于这个话题,学生虽然有话说,但却是经验的简单再现,学生只能浅层次地理解尊重的含义。
  也可以设计以下具有挑战性的话题:你同意以下观点嗎?请说明理由。
  小桐:我很尊重我的同桌小梅,因为她不仅颜值高、成绩好,更重要的是,她的家境还非常好,父母都是地位高收入高的人。我们班的少数男生,成绩不理想、纪律不好,真的不值得尊重。
  小然:昨天我们小区里抓住了一个小偷,业主们把他绑了起来,还动手打了他,在他身上挂了“我是小偷”的牌子。我觉得这样做没有问题,因为他的行为不值得尊重,我们有权处罚他。
  这种挑战性话题首先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结合情境,对尊重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道德内涵和法律层面等进行质疑、反思。在话题的深入讨论和思考中,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尊重的本质是尊重每个人平等的人格尊严和法律权利。
  2.思辩性话题
  思辨性话题不是填鸭式、灌输式、专制式的教育,而是遵循学生展现、思考、解决思维困惑这一内在逻辑的民主式教育。这既符合教育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基本的人性,使学生能够对问题有更加全面、准确和深入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甚至有可能上升到信仰的高度。
  在教学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诚实守信》这一课时,如果一味地告诉学生要讲诚信,一味地展示诚信的正面案例,是起不到好效果的。为此,在这一课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话题:
  在以下情境中,你会说实话吗?
  (1)爸爸酒驾了,交警来询问,你会说实话吗?
  (2)好朋友抄袭作业,老师来询问,你会说实话吗?
  (3)期中考试时老师给你的数学试卷多加了10分,若减去这10分,就没有达到平均分,这种情况下你会和老师说实话吗?
  (4)一位老奶奶得了癌症,她心理比较脆弱,你会跟她说实话吗?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真实的思维难点,有的涉及道德困惑,有的涉及法律问题,如果回避这些困惑和问题,就不可能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对于诚信问题存在的一些错误或者片面的理解。如果不采用思辨性话题,学生就不可能在探讨、辩论中,从伦理原则、法律要求、权衡利弊等角度进行思考。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有可能从感性层面的片面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的全面认识,再从感性上树立关于诚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感性的过程,就是思维和情感升华的过程。
  二、法治素养:在真实性和法治性的话题中信仰法律
  相比过去的思想品德教材,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更加突出法治教育,让学生感悟道德与法治相辅相成的作用,使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人才。因此,在话题设计中,我们通过呈现真实性和法治性的话题,让学生接触法治情境,思考法律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法治素养。
  1.真实性话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是静态的教材还是动态的教学,我们都会大量使用自己“编造”的情境和话题,但这样的话题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和抗拒的心理,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可以说,真实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灵魂。对于法治教育,真实性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创设真实的法治情境和话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法治素养。
  在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法律保护生活》这一课中,笔者设计了关于聊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辱母案”的话题:
  (1)你如何看待一审对“辱母案”的判决?
  (2)你如何看待二审对“辱母案”的判决?
  (3)你是否还信仰法律?
  这个话题以真实案例为载体,让学生了解法律通过制裁犯罪达到伸张正义的目的,更让学生明白法律的公平需要通过努力、纠错、监督才能真正获得。这样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想说、敢说,从而在真实中信仰法律。
  2.法治性话题
  在很多道德性的观念、知识和案例中,同样蕴含着法治的因素,因此,教师在讲解道德性问题时,应该渗透法治教育。   在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网络改变世界》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以下话题:在网络世界中泄露他人的隐私触犯法律吗?通过这一话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泄露隐私等问题违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法律。
  在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以礼待人》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以下话题:某中国人在外国旅游时的不文明、不礼貌行为违反法律吗?通过对这一话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有可能是违法行为。
  在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诚实守信》这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以下话题:找一找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这些不诚信行为是违反了道德规范还是违反了法律原则?通过对这一话题的讨论,让学生理解诚信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项民法原则,一些严重的不诚信行为也有可能违反刑法。
  三、公民素养:在参与性和社会性的话题中融入社会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帮助学生做负责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以上重要文本所传达的理念要求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通过设计参与性和社会性的话题,让学生认识、融入、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公共参与能力,提高他们的公民素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
  1.社会性话题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材按照“自己——朋友——师长——集体”的逻辑演进,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把学生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展到了更大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因此,在话题设计中,教师需要把“社会问题”“时事政治”“国家大事”等社会性话题融入课堂,让学生参与到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中。
  在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尊重他人》一课中,笔者设置了关于城管和小摊贩之间的矛盾的话题。
  事件:一位老太太在人行道上摆摊卖菜,城管没收了这位老太太的菜,老太太对城管进行了言语和肢体的攻击。
  话题:城管应不应该没收小摊贩的菜?
  这一话题,虽然不是来源于学生白己的生活,但却是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能够遇到的,在新闻报纸中能够看见的,也是他们比较关心的。通过探究和辩论,学生在社会性话题中接触社会、思考问题,从而培养了公民意识。
  2.参与性话题
  话题仅具有社会性还不够,还要让学生参与进去。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我是当事人,我该怎么办”“如果我在现场,我该怎么办”等问题,让学生扮演决策者、劳动者、消费者、创业者等角色,让学生模拟举行听证会、法庭审判等活动,让学生进行班级内部的、社区的,甚至是社会的调查,使学生参与到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
  在新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我与社会》一课中,笔者先向学生呈现了有关“共享单车”这一社会问题的材料:
  45万辆共享單车给南京带来“无序停放”难题。从2017年8月3日起到年底前,10家车企暂停在南京投放新车。8月29日,鼓楼区规定3个区域禁止停放共享单车。
  然后笔者设置了小组合作的讨论话题: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为共享单车的治理出谋划策。
  共享单车是学生都接触过的事物,但共享单车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深入地思考过。通过没计以上话题,让学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引导他们做负责任的公民。在培养公民素养这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堂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使命。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挑战性、思辨性、真实性、法治性、社会性、参与性的话题,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素养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李晓东.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材的亮点及其实施[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9):3-6.
  [2]宋健.构建对话互动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文化[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3):3-6.
  [3]邱江平.对核心素养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及率的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14):7-9.
  (责任编辑 袁妮)
其他文献
一、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崛起的一种实用技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构成的三维信息人工环境——虚拟环境,可以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可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实现的)物理上、功能上的事物和环境。用户投入到这种环境中,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并可亲自操作、实践,与虚拟环境交互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在三维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多功能传感及交互接口技术、高清晰度显
教育的产品是人才,面对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现实,学校的教育必须确立新的人才观念。根据改革开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在学生未来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初为人师,在刚刚起步的教学实践中,针对本身所培养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并不浓厚的技工学生,深深体会到,“情”在教学活动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渗情于教,寓乐于学”的教学方式在笔者自身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一体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浙江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协作会上,来自全省28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立项建设学校的校长代表,就各自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进行了展示与交流,可谓亮点频现、高潮迭起。  宁波鄞州职教中心:  动漫专业试水“三业合一”  作为经常与大导演徐克合作的企业,宁波乐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影视后期制作、将2D电影转换为3D电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基。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构想。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一门火热的课程,与高校的就业工作密切相关。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教学是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过程。但现在的很多音乐课却缺少音乐美感、情感魅力,枯燥、乏味、不轻松、不愉悦。一些音乐教师只注重课堂上的精辟分析,却不考虑学生的感受。怎样使音乐教学,特别是职校的欣赏教学达到理想的情感效应呢?    一、教师要把自己融入音乐,创设音乐情境    罗曼·罗兰说:“要把阳光散布到别人心里,必须自己有阳光。”学生的情感是靠教师来激发的,我们职业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与表达能力,在不少学科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案例练习或模拟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实践活动中,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案例教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在省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中获金银铜四奖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的洪琴等四名学生,在参加由四川省旅游局、省教育厅、省知识产权局、共青团省委、省创意产业协会、省旅游协会六部门联合举办的四川省第五届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中,共获一金两银一铜四个大奖,名列四川省59所参赛大专院校前茅。  此次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以“天下四川有爱,熊猫故乡更美”为指导思想,以“大熊猫
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慈溪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实施“双调工程”后,各职业学校实现了规模化办学,再经过“统筹专业布局”,全市职业学校主体专业错位设置,特色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深度对接。从规模扩张、硬件配套到内涵提升,从宏观规划到微观变革,慈溪市职业教育总是勇立潮头、创新发展。本期特别策划选取了慈溪职业教育中独具特色的几所学校,探寻他们在政府倾力支持之下学校办学模式创新、内涵与质量提升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班主任,笔者一直追求这样一种境界:在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下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每个人都能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人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人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人的每一份成功。   一、爱的“乐章”  1.爱的“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科教学要强化学科育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不只是教知识和培养能力,更要彰显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师自己要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带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打造有人情味的课堂,培养有人情味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三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整合、改编教材资源,做到备课时心中有人,上课时目中有人,提问时问中有情,说话时话中有情,让英语课堂充满浓浓的人情味,培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