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seking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并非教师单一讲授的过程,而是师生、生生之间多向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课改精神优化课堂教学,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营造自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对此,笔者主要从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一、精心设计教学,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预期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充分的教学准备与精心的教学设计。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首先要重视教学的准备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既要吃透语文课本,也需认真研读学生,抓住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以及身心特点为出发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找出重点与难点的突破口,让课堂大放智慧光彩。
  如《背影》一文,读来令人深受感动。作者独辟蹊径,选择了父亲看似平凡的“背影”来描述,特别定格了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出了真挚的父子深情,给读者以新颖生动的感受。同时,文中的辞藻并不华丽,但在朴实的语言与舒缓的语调中自然流淌着深沉的父爱,蕴藉隽永。通过本课的学习,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体会爱、表达爱;此外,教师再借助文章的专项训练,可训练学生的议论、说明能力,提高欣赏水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他们大都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明白父母的拳拳爱子之情很难。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导”的指导思想,运用朗读法(整体感知文本,梳理文本脉络与线索,实现生本交流)、研讨探究法(研讨关键语句的表达与表意作用。比如4次对父亲背影和4次对“我”的眼泪的描写;分析父亲的语言、动作以及外貌等描写的作用,并联系生活,推敲作者的感受)、点拨法(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描写的是特殊环境下的背影,它既是形象素描,又是精神写照,更是情感的触发点与凝聚点,“背影”上凝聚着深深的父子情)。另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需要研究学法。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扫清字词障碍、收集与整理相关背景资料并提出疑问;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突破难点与重点;或者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语句,深入探讨文本;还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化认知,升华情感。此外,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进程,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变换提问方式,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恰当点拨、诱导,进行小结,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打造更精彩生动的语文课堂。
  二、注重师生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尽可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其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情感体验,加深理解。同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巧用引导艺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由表达,让他们有更充裕的自学时间与空间,让语文课堂变为合作、讨论的群言堂,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具有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学会自主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如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呈现的阅读欣赏课——《散步》,体现了独特的“板块式”阅读教学艺术,关注了师生的对话交流,注重实在的学生活动,课堂氛围活跃而和谐,学生都全身心地沉醉文本的意境之中,以至于下课铃声似乎成了“噪音”。这里的“板块式”教学法包括品析——赏景——析意三个部分。
  在“品析”板块中,余老师通过“深情渗透在这一句”的话题训练,给学生预留出阅读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细细品味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无限情感。如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找自己认为饱含深情的语句,细细品读,并注意勾画与旁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余老师还进行了示范举例,呈现了自己的品味成果。譬如“我们在田野上散步”,其中的“散步”紧扣标题,整句话又点明故事中的人物以及地点。同时,这句话还非常有意味,虽没有写“三代人散步”,但浓浓亲情蕴含其中。另外,“我”这个字所处的位置也值得品味,将“我”置于最前面,表现出一种责任感,与后文内容相呼应。此外,该句句式优美、庄重,表现出在“我”的心中“散步”这件小事意义重大。可见,角度不同,品味出的情感也不同。而后余老师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品味,并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肯定他们的勾画、写旁批的“聪明”动作。进而交流分享,评价小结。在每位学生回答后,余老师抓住关键部分,点拨思路、巧妙点评、积极引导,让课堂充满融融暖意。在“赏景”板块中,余老师通过“景色描写的作用真重要”的话题,引导学生赏景感悟。首先,他用多媒体呈现写景片段,引导学生朗读。学生读后,余老师进行朗读指导,要求他们深情而大声地朗读。而后引导学生分组、分层次朗读,相互点评。最后,余老师引导学生“析意”,让他们围绕“这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尝试自主揣摩推敲各段落蕴含的意味,领悟文本深意。
其他文献
以伴侣为重还是以孩子为重?这问题就像莎翁发出的天问“生存还是毁灭”一样难解。绝大部分市售书籍会教你以伴侣为重,然而在生活中,妈妈们接收到的信息却更为复杂微妙。  首先,你周围的妈妈会以貌似歉疚实则骄傲的语气,谈起自己如何忙于照顾孩子以致疏忽了伴侣,绝少有人会反向宣扬自己如何关心伴侣而忽略孩子。几乎所有父母都会声称孩子(而不是伴侣)是自己生活中的最大欢愉。即使是西方妈妈,大部分也表示,看着孩子长大的
期刊
2015年9月10日,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再度于中苏友好大厦热闹登场.作为战略媒体伙伴现代传播旗下的《艺术界》杂志也首度以“LEAP Pavilion”这一游牧展览的形式参与了这一盛
艾思奇先生是我的老师。有一次上课之余,艾思奇还留在教室里。他知道我认识齐白石先生,就问我:“齐先生的虾子怎么画成的?特别是虾的透明性,怎么画成的?你看过他画吗?”我说:“我看见过。”  艾思奇要求我说说白石老人画虾的过程,我就解释白石先生如何用淡墨,如何画头,如何画身子,身子是如何弯曲,又如何画虾的那小腿儿。  艾思奇一直点着头,不说话。最后他问我:“画虾头的要点就你刚才说的这些吗?”我说:“不,
期刊
施华洛世奇公益项目“水学校”机构与2008年成立以来,以流动的公共教育组织形式致力于公共教育,并为社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用水卫生设施。“家在长江”作为“水学校”的最新
四十五岁才为人父的我,在溺爱儿女方面从来就不甘落人后。孩子知道母亲的了不起和厉害,对父亲却不持尊敬之念。愚妻出于世俗的观念,总是千方百计地教育孩子敬重老子,其用心之良苦实在可笑,却丝毫不能见效。  首先浮在孩子头脑中的问题便是:“跟和我一样大小的孩子的父亲相比,为什么我父亲年纪这么大呢?”儿子骑在老子的腿上,摸摸或拍拍长着大胡子的脸,突然说:“爸爸就要变成老爷爷了。”  儿子说的是大实话,老子一时
期刊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基本环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把握。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给学生更多自主阅读、自主体验、自主品味与感悟的机会。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如下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一、阅读朗诵,品味感悟,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与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其中,朗读是阅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眼、脑、口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将无声、静止的语言变为
阅读是学生发现世界、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是学生丰富知识和净化心灵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积累丰厚的语言材料,能够增强语感,拓宽视野,提高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因此,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并没有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吃透新课标的要求,采用有效方法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
中午热饭的时候,陪护老江发现老董的眼白已完全被血丝占满,脸颊塌陷,脸色发灰,就问了一声:“昨夜你那病人的状况又不好?”  老董默然点头:“打过退热激素后,出了一夜的汗,我帮他擦了6回身,换了6套病号服。这倒没啥,以前也有过。问题是神志清楚时,他开始跟我说起他小时候,他打小体质就不好,他娘如何为他操心,把食堂饭菜中仅有的一个煮鸡蛋省下来,到幼儿园来,隔着铁栅栏递与他吃。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听了真让
期刊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初中生已经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可是由于他们的写作经验与人生经历都很有限,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难题,以致于有不少人“谈写色变”。许多学生并不是厌恶写作,而是对下笔之前要如何构思布局、应该写哪些内容心里没底,因而都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想要通过对初中生语文作文能力的研究,进而指导教学,帮助学生真正发现写作的乐趣,进而爱写作,最终学会写作
【关键词】“小学生·大课堂” 社会实践模式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05-03  素质教育是基于学生实际发展需要和社会长远发展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尊重个性人格、开发智慧潜能、促进主动发展、培养态度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学校、社会与家庭的配合推进。构建“小学生·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