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耻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ens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样仗势欺人的热烈的花,没有芳香,只有颜色形容及阵势。春天被宠爱得无以为继。可以深情直至溃不成军,这样破罐子破摔般的放肆,意兴阑珊的颓唐。
  他们路过一家卖瓷盘卖花瓶的小店铺。她犹豫再三,买下一面镜子。处理做旧的木边框上有手工用水粉绘了小花小草。一朵暗红的独自伤怀的山茶。美得像山茶。她说,我要每天对着这朵山茶,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越来越老。花两百块买下那面镜子,一路都扛着它走。镜子很轻。她走了一半,就坐下来在空气污浊的市场里哭泣。
  他的背上有一颗一颗红色的细小痘子。她伸手进去抚摸。摸着摸着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哭。只是觉得春天的风太暖。他们无处可去。春风沉醉的夜色就这样来临。
  深夜回家的出租车上,看到公路两边有洁白的花树盛开,不知道是樱花桃花还是梨花,只知道在这个北方城市的四月,突然之间所有的花都热热闹闹地开了。就像一个人突然的爱。爱得不知道时间的界限,忘记了生与死。
  好多好多的樱花,开成了一片海洋。桃花略带凛冽的气息,累累层叠,压折了树枝,一直弯到泥地上。这样仗势欺人的热烈的花,没有芳香,只有颜色形容及阵势。春天被宠爱得无以为继。可以深情直至溃不成军,这样破罐子破摔般的放肆,意兴阑珊的颓唐。
  春天。皮肤开始呼吸。心也轻轻荡漾。总是有一种伤感在内心细细灼烧。不安的预感。注定破碎的结局。
  失语症男人坐在热气喧哗的酸汤鱼小餐馆里对我说,我想我爱她。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也不知道这爱会何时停止。但我们似乎从没有开始过。她只是常常会哭。却从不告诉我为什么要哭。仿佛一种疾病。
  而我在他的絮叨之中,放了满满一缸热水,洒下药草浴盐。赤裸潜伏。缓慢下沉。让赤绿色散发着浓香的热水,温柔覆没身体,头发和脸。沉沦成一言不发的水藻。我告诉过你,为什么偶尔我喜欢这样把自己泡在热水中。它使人感觉不到自己的眼泪。并且使人疲倦。总是能够昏昏欲睡。
  在春天的下午,深夜,早上。总是在一睡再睡。春困无止境。得以继续发梦。
  他把手放在我的脖子上,轻轻的抚摸发根下面,一小块被禁忌的闲置肌肤。我闻到他指尖的气味。他说,小时候,我的父亲,走路的时候,就是这样。用手拎着我的脖子。好像拎着一只猫。可是我从来没有养过猫。我只是在爱着一个注定要离开的人。我们彼此计算着时间。守着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爱的是对方,还是痛苦。
  我突然幻想要把自己的头发留长。留得很长。漆黑笔直像丝绸一样。不再剪,不再烫,也不再染。每天都洗,用绿茶和薰衣草精油的发膜。让它们黑得发出深蓝色光泽。在他的枕边盛开成花树。
  我说,是。春天其实最无情的季节。因为它可以容忍万事万物这样颓废地轮回。它对重复的事情从不轻易动容。它从不羞耻。
其他文献
蒙木,本名高立志,男,邳县人,1973年生,1991年在石家庄军训一年后开始读点书,大学毕业便在一个江南小城里糊口,2000年返回北京,现供职于中央编译出版社,希望能倒腾出两本5年后还能翻翻而无愧的文字。    大路边,诗人看到  一只小猫在玩耍,无忧无虑地  ——佩索亚  蘑菇破土而出,刚刚得以伸直腰杆的鸟雏似的,探出脑袋满眼好奇地打量着广袤而幽邃的世界。笛笛觉得整个林子的蘑菇都在望着她,问候她
期刊
陈小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海峡》执行主编。著有散文集《天上看云》、《大山大水》(即将出版)等。作品获政府奖、省文学奖,入选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年选等。    时间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又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周而复始。时间升起的地方即是落下的地方,落下的地方又是升起的地方。于是时间是一个旋转的球,自转一圈是一个圆,绕太阳公转一周又是一个圆,永远在做圆周运动。  亚里斯多德认为圆周运动
期刊
[策划人语]  盯住一个男人看,不是有心也是有意了。我不预备装模作样地把一些对明星偶像的膜拜,当作郑重的工作;但现在的策划,围绕着一些女人对待裴勇俊的文章,我是不敢也不甘掉以轻心的。  这是基于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下意识,男人感受到了一点关于自我形象与精神上的思考。现在已过了打打杀杀的年月,即便是布什、布莱尔对萨达姆“斩首行动”和“威慑与震撼”,也尽量保持着温文尔雅。令人感感慨系之。  盛世里的男人
期刊
那样一个下着微雨的星期日早晨,你在东水路遇到一个卖花的阿姨。看着这春天的姹紫嫣红的景象,你忍不住买了一盆黄色的玫瑰花。你为自己拥有这份美丽特别高兴。  你知道这是个对你还陌生的城市,你没有自己的窝。你暂时栖息的房子是那么远又不具备一盆花生存的空间,因为你很少在“家”里。你最多的时间是撒在很少人愿意呆的办公室,你现在的意义也在那儿——至少,那里有你要的书和电脑以及个人天地(办公室基本只有你一个人)。
期刊
采访人:陈黎  被访人:叶永烈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
期刊
蔡其矫心目中的少女,是美丽而脆弱的;我想,作家王炳根眼里的蔡其矫,是个毕生与少女为伴、以恋爱为诗的诗人。所以,作家毫不犹豫地选择以“少女万岁”为题。再也没有比“少女万岁”这四个字,更能准确、精辟地概括诗人蔡其矫精彩的人生了。  《少女万岁——诗人蔡其矫》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窥探诗人充满爱和诗性的内心世界的门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真实、完整的诗人形象。  王炳根是有幸的,他得到了诗人的信
期刊
这一天。下课后,我们夹着课本,三三两两穿过校道,向宿舍走去。校道两旁是很整齐的樱花树,有一人多高,宽宽的树冠,花期将过,树下铺着一层粉红的花瓣,绵延而去,如同柔软的地毯。风一起,花毯像云彩般飘荡而起,在低低的空中袅袅一阵,然后徐徐落下。太阳偏西,温和的阳光给这一切涂上一层迷幻的色彩。在这富有诗意的校道上行走,心境是很好的。  从校道尽头插入,是一条被法国冬青树覆拥着的林阴小路,经过这条幽静的小路,
期刊
一、忍不住了就写写    樊瑞青(以下简称樊):你从事写作已经多长时间了?记得你好像是去年才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诗歌,请问,以前你都进行诗歌写作么?除了诗歌还进行什么体裁的写作呢?  莫小邪(以下简称莫):一年多吧,去年开始到文学网站玩。以前写点随笔。  樊:看你现在的写作成绩算进步很快的。为什么要进行诗歌创作呢,出于什么初衷?  莫:消磨时间,还有某些人对我情感上的影响。  樊:除了写作,在日常生活
期刊
对话时间:2004年4月28日  对话地点:鲁迅文学院  参加人员:《海峡》月刊——吴晨骏  鲁迅文学院——邱华栋、柳营、杨目、钟求是、胡学文、徐岩、庞余亮    吴晨骏:我有不少朋友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但外界对鲁迅文学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今天主要请你们谈谈到鲁院学习的看法。你们怎么看待鲁迅文学院的教学及其效果?鲁迅文学院的历史和现状如何?鲁迅文学院对中国文学有什么样的影响?到鲁院上学,对你们本
期刊
林荔婷,1988年12月出生于秀美的海坛岛,笔名明川启哲,现为高中生。把文学当做慰藉心灵的甘泉。    在这个年代没有人允许一个像我这样的学生总是走进影像店租那些在某些人看起来乱七八糟的影碟,而我一直这么做着。我活在这个世上只热爱过两样东西:一是书架上大大小小的书;二便是电影。  可这是一个所有热爱常常被时间埋没的年代。我微笑着,却悲哀。  那天我走过那些被世俗沾染得艳丽无比的影碟时,我对老板说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