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能仅靠教师和学校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谈到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人们的潜意识中总是把矛头指向教师和学校;谈到为学生减负时,也总是把希望与重任放在教师和学校身上。但是,从对当前学生学习现状和教师教学现状的了解,可以发现,为学生减负仅靠教师和学校是不够的。
  笔者发现,有关课程标准和按照这个标准编写的学习用书及教辅材料均存在难度过大问题。例如:初中物理教材及课外教辅资料中,关于电路问题,本来应该要求学生了解电路的概念,能够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和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可是在各种各样的习题中形式各异的等效电路,即便成年人识别起来也颇费心力;小学数学中,一些看似简单的求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填充空缺的数等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了抽屉原理、鸽巢原理、数列通项公式知识、解不等式知识等,教师处理起来也倍感艰难……可以说,学生的过重负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程标准与教学任务设置不当与学习用书内容难度过大有关系。
  在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并不是要降低学校教师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去减轻学生负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用书的编写者把高阶段知识下放,提前向低阶段学生渗透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负面作用应该着手消除。
  笔者认为,高阶段知识向低学段下放和提前渗透,不应是简单化地把有关知识内容从高阶段剪切掉,直接粘贴到低学段的学习用书和考试试卷中,而应是在适当调整课程标准的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用书编写的科学性,要让学生的认知在循序渐进的原则上得到发展:在低学段,把有关下放与渗透的内容严格限制在初步了解和简单化习题的程度,使学生在接触知识和解答有关习题时既有新鲜感,开阔眼界和增加知识面,又有成就感,能够比较顺利和成功地越过学习上的“高原”,不断登上“最近发展区”;到了高学段,学生的学习用书再重现相关知识,并且达到应有的深度、宽度、广度和细化程度。这样,才能在不降低培养目标和学习质量的同时,使学生的负担从根本上减下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段幸福成长之旅。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7年12月24日发布的全球油气产储量的年终统计,2007年,全球原油及凝析油产量预计为36.18亿吨,比2006年的实际产量36.32亿吨下降0.4%,大体持平。2007年,全球原油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五十三条中明确指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
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有一段这样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文中的清香与歌声分别代表着人的两种感官功能,即嗅觉和听觉。而嗅觉与听
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语言学习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实施和运用。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境、境不离篇,所以在小学阶段,对英语词汇的学习、语法的学习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需要在具体的语篇环境中进行,才能加深语言理解,在语言应用中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创设语境,学会词汇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强调的是学习英语词汇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理解透彻,掌握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语境,在语境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