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寻求多元助力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五十三条中明确指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因此,探索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素养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小学地处北京郊区,属远郊区的农村小学。在教师培训上,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足。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因此,“探讨多元化校本培训模式,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素养”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探索“分层培训”模式
  探讨“新教师早入轨”培训模式 为了对“新教师”的培训有的放矢,每学期学校都制定培训计划,每年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促使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一,邀请专家入校,提供理念支撑;第二,师徒结队,“问题诊断”促成长;第三,搭建平台,互动中成长。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青年教师无论从思想政治素质,到自身的业务素质,以至课堂的执教能力都有了快速的提升。学校总结出了新教师早入轨培训模式,由模式可见多种形式培训,“新教师入轨”见成效。
  探索中年教师为主“专题沙龙,二次提升”的培训模式 首先进行专题讲座。中年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了发挥中年教师的专长,组织教师进行沙龙专题发言,促使他们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出来。这些经验直接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使中年教师的多年积淀转化为教师共享的资源,几年来裘桂平、赵文新、黄继华、于春先、张艳超、李艳霞、耿爱霞,吴双玲等12位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经验型讲座8场,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4个学科受益面达到十所学校356人。推动了学校各层次教师的共同发展。其次,借助各种展示机会提高教师素质。上学期的市信息技术年会和规范化、素质教育督导工作是两次有利的展示机会。利用师徒结对的形式,让他们作为师父发现徒弟教学中的真问题,反思自身教学中的小问题,主动学习、及时解决。通过师徒共进的任务驱动,促使中年教师继续发展。
  探索“骨干教师为主”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模式 第一,骨干教师引领带题研究型备课。带题研究型备课重在教研与科研的结合。结合教学中的问题确定科研课题,以科研带动教研,是学校的教学特色。带题研究型备课巧妙地将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不但帮助老师解决了教学中的困惑,而且引领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开展了科学研究。这一过程不但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提高研究能力,可谓一举两得。第二,发挥骨干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发展。完善教研员牵头的学科组专题研究制度;关注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序列性;注意研究的专题性、主题性;注重形式的灵活性、创新性,充分发挥学校在课改片、捆绑学校中的帮扶、指导、辐射作用:发挥骨干教师的群体力量,推进区域教研与校本教研的有机整合;推进大型教研和学科教研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研究质量,努力提高区域的研究水平。第三,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形成特色。骨干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教师队伍的核心与灵魂,骨干教师应在完善自我、课堂教学、专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骨干要做到四个抓住:即抓住机会、抓住阵地、抓住路径、抓住平台。
  学校奉行这样的宗旨,成熟一个名师打造一个,让更多的骨干教师,专有所长,教有所得,研有所获,形成特色,成为学科带头人。
  构建“分层评价”体系
  评价是一把导向尺,也是激发教师积极自主发展的催化剂。学校根据岗位的不同制定了岗位职责,学初下发岗位职责,期末客观、公正地为每位教师进行量化打分。依据延庆县第三小学(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师可以宏观地制定近五年的发展目标,拟定出分层评价的量化表。制定三小的评价方案。管理者与实践者协同努力更利于教师沿着正轨快速的成长。
  学校在构建分层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定的量化表不可能一次成型,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所以学校先拟定量化表开展实验,经过一学期后组织干部、教师进行研讨,然后再实践应用,再修改。当量化表比较稳定时,将其固定下来,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方式。学校形成的评价表主要有教师月评标、教师阶段评价表、教师业务档案、教师期末民主评价表等。通过这些评价形式,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求的具体化,评价内容的层次化。
  笔者深知,教师只有经过研讨,反思、总结才能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培训模式。因此学校将继续组织教师加强有关专业理论的学习,获得理论的支撑;加强对新教师的基本素养的培养,从“语言、写字、钻研教材”加强培养;用“任务驱动”调动中年教师的积淀资源;以“专题经验”研讨会,推举名师促使骨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重视对成熟型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增加研究效果的可检测性。
  (作者单位: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计算机技术入门的基础课程。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来看,教学效果的提升离不开"动学融合",强调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的应用技巧。课程现状与研究背
这学期,笔者在开学之初便和学生们一起赏读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一经典作品.没有说教,无需标榜.正如所有的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都具有其“符号意义”一样.“狐狸爸爸”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7年12月24日发布的全球油气产储量的年终统计,2007年,全球原油及凝析油产量预计为36.18亿吨,比2006年的实际产量36.32亿吨下降0.4%,大体持平。2007年,全球原油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