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cr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快速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毕业生人数剧增与就业工作矛盾日益突出,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学生就业工作的科学、规范、有效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职就业工作现状对策
  一、 当前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应用的成果
  根据网络调查,高职院校目前基本都已经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2008年,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共建“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举办了22场全国性网上大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近60万个,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也举办了1 500余场网上招聘会。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范围,有效地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人事部、教育部对历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以2007年为例,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7%,在已就业的学生中有40.3%的人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的就业信息网站,有超过50%的人认为学校的就业网站对自己求职有比较大的帮助作用。
  二、 存在的问题
  (一) 就业信息网建设的目的不够明确
  就业信息网的建设是为了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渠道实现学生的就业及就业管理工作,弥补传统就业渠道的不足,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和学生就业的效果。而很多高职院校在起初建设就业信息网时目的不够明确甚至很模糊,其功能基本只集中在向毕业生发布就业政策及就业信息而已,仅仅只是起到了一个“广告宣传栏”的作用,并没有能够发挥就业信息网站信息采集、分析、综合以及网站平台所具有的舆论导向等许多丰富的功能。
  (二) 缺少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和运营的有效方案
  由于就业信息网在建设之初缺乏持续发展的思考,基本上没有整体的规划,因此目前高职院校就业信息化虽然发展较快,但自身的就业网络建设和运营普遍缺少有效的操作方案,信息利用率不高。从目前就业网站使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就业网所能提供的服务仅仅局限于对就业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然后公布在网络上等待毕业生自行浏览,部分就业信息网的“在线答疑”栏目只有提问不见回答,形同虚设,这些都使得就业信息网的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 就业信息平台相对封闭,资源利用率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网络基本属于“单打独斗”的情况,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自行采集信息,校际间的信息互通几乎没有,而且部分就业信息网没有充分建立与专业招聘网站的相关链接或链接无效,联通性较差,就业信息平台相对封闭,资源利用率不高。
  (四) 网络职业辅导不够普及
  大学生第一次选择职业往往是盲目的,而人力资源领域内的专家和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则有很丰富的经验。但高职院校未能与人力资源领域内的专家和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充分开展广泛的合作,网络职业辅导不够普及,从而使高职院校的就业信息网未能有效提供阶段性职业规划设计的相关服务,未能充分开展专业的职业培训与测评,未能充分满足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影响了就业信息网在学生求职及就业指导领域中作用的发挥。
   (五) 人力、财力的投入不足
  其一,目前高职院校就业专职人员匮乏,虽然就业指导人员有所增加,但网络就业工作专业人员缺乏,多数学校专职网管的配备不足,更不用说配备信息化就业推广员和专业的信息化就业指导教师,导致就业信息网上的内容更新不及时,显得陈旧。其二,高职院校在构建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就业网站建设时的建设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资金成本)较高,因此在就业网的推广宣传和运营维护的持续财力投入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 促进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应用的对策
  (一) 明确就业信息网建设的目的,制定有效的建设和运营方案
  高职院校要明确就业信息网建设的目的是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渠道提高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学生就业的效果,并从此目的出发,对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和运营进行整体规划,对其规范操作、管理、安全问题等制定有效的操作方案,让就业信息网充分发挥信息采集、分析、综合以及网站平台所具有的舆论导向等许多丰富的功能。
  (二) 开放就业信息平台
  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开放、畅通的就业信息体系,与政府部门网站、可信度高的企(商)业网站和其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链接,比如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无忧工作网、中国人才网、中国职业英才网、智联招聘、网易人才、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中国企业人才网、就业通等网站,让各种就业信息交流快捷、顺畅,使高职院校之间的就业信息资源实现充分共享。
  (三) 构建健全的就业供需信息管理网络平台
  高职院校应构建健全的就业供需信息管理网络平台,提供实时、快捷、丰富的就业供需信息,并做好统计管理,以优化就业管理机制,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
  1. 在学校就业网提供并管理毕业生求职信息,包括毕业生个人简历发布及管理,毕业生去向登记及管理等,以方便用人单位网上查询。
  2. 提供并管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即把来校招聘、人才市场和企业需求信函传真、企业座谈会、报刊和网上招聘等各种用人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和筛选,再把其中可靠的用人信息及时公布。公布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在学校就业网上把包括用人单位基本信息、需求信息、单位联系人和招聘历史等用人信息及时公布,并进行归类存档管理。二是与通信公司开展合作,搭建就业信息短信发布平台,利用手机短信群发服务,将就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毕业生手中,为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
  3. 做好各类就业信息数据的统计,以方便高职院校就业中心及时了解当年就业情况,为学校的就业工作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学校的招生、教学等提供参考数据。就业信息数据统计主要包含:单位招聘数据统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其他统计如个人简历发布情况统计,期望薪酬和实际薪酬的对比统计等就业意向和实际就业情况统计,按专业、生源地区统计的就业率等。
  (四) 深入开展网络职业辅导
  1. 高职院校应在就业网上动态发布就业政策,分析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一是通过就业网告知学生本校有关就业文件、本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和全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等就业政策,从而让学生了解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二是在就业网上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包括对各个专业就业形势的分析和预测等,以便于毕业生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选择适合的职业。
  2. 高职院校应与人力资源领域内的专家和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经理开展广泛的合作,开通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和网上职业规划测评系统。一是在就业网上创建职业测试系统,为学生提供专业职业倾向测试。二是在就业网上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各类学生提供满足近期职业发展需求和阶段性职业规划设计的相关服务,使学生的职业发展更加贴近用人单位的需要。三是在就业网上向学生介绍求职礼仪与技巧。四是在就业网上提供职场生涯的指导。将以往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发展和对用人单位的评价,包括在各个单位从事的工作、收入、思想动态、工作舒心程度等毕业生跟踪调查信息反馈给学生,同时提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指导文章,告诉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3.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QQ软件和博客进行网络职业辅导。一是运用QQ软件进行职业辅导,对就业心理、就业观、就业困难、就业经验等问题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语言、音频、视频交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二是运用博客进行职业辅导。高职院校应成立就业博客工作室,学生可以在博客的主题帖子后面留言,提出他们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可在博客上开出专帖作解答,进行有效的就业辅导。
  (五) 持续投入充足的人力、资金
  1. 持续投入充足的人力。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高职院校要积极引进优秀的网络就业专职人员和专职网管,特别是信息化就业推广员和专业的信息化就业指导教师,并通过竞聘上岗不断补充有实力的就业信息技术人员。提高就业信息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已有的专职人员进行有关就业和信息技术的专业培训,并鼓励他们考取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可以派遣他们到其他高校考察、学习和交流,以提高其业务素质,提高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 持续投入充足的资金。高职院校要加大力度不断投入充足的资金,及时更新电脑配置和更新网页设计等,加强就业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大就业网的推广宣传和运营维护,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就业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余妍,黄世英.试论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与学生就业指导[J].科教文汇,2009(9)
  [2]孙长林,刘锐.大学生就业信息集成管理网络平台系统建设思路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6)
  [3]董丽娟,马玉杰.对高校就业信息档案网络平台建设的思考[J].兰台世界, 2009(2)
  [4]于忠涛,杨江勇,于仁财.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J].现代教育管理,2009(2)
  [5]桂肖敏.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就业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J].科技资讯,2008(18)
  [6]陈江,阮雪刚.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应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
  [7]王洋,朱方.对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问题的分析及建议——以北京城市学院就业网为例[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8年度科学研究课题“信息技术在高职就业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经管院社科基金08BTJG004)的成果。
  【作者简介】 韦敏(1964-),男,广西平果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邱静宁(1959-),女,广东翁源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责编黄鸿业)
其他文献
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召开驻邕高校学习习近平副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本刊讯5月14日,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在广西大学召开驻邕高校学习习近平副主席在广西民族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广西大学等驻邕高等院校领导、教师、学生党员代表约5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自治区高校工委副书记秦敬德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她回顾了习近平副主席视察广西的基本情况,通报了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副主
期刊
灵山县地处桂南美丽富饶的钦州湾畔,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属县区,是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曾两次荣获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的称号。基础教育的迅速发展使荔乡教育远近闻名,然而职业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成为制约全县教育协调发展的瓶颈。  灵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运而生,但它从2004年创办至今短短的几年间,以惊人的速度超常发展,成为钦州湾职教园中一朵美丽的奇葩:校园面积达400多亩,投资
期刊
【摘要】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职学生提高职业发展能力及提高学习效率的需要。因此,应加强对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策略有:结合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恰当选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进行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学。  【关键词】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
期刊
我们确定2010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自治区相关会议精神,继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加强基础建设,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更加注重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目标,努力提高教育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服务、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Excel软件在高效专业报表制作、财务数据分析与预测、财务函数运算中的应用,对Excel软件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Excel财务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与Excel软件    “会计电算化”是指在会计工作中运用电子计算机,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
期刊
【摘要】企业要求是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课程设置的根本,应对模具制造行(企)业进行详实的企业调查,再根据岗位及岗位能力进行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开发。  【关键词】模具制造企业调查课程设置    在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现实背景下,装备及工具的设计与制造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作为制造的重要工具——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由于对模具行(企)业的要求以及技术
期刊
【摘要】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质量要求也更为严格,不同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差异性也日益显现。然而,不少高校受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影响,对工商管理人才知识要求与培养模式的差异性缺乏足够的研究,进而造成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  【关键词】区域经济工商管理核心课程    区域经济,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由于经济发展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期刊
【摘要】 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市场调研、 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探讨高职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市场调研 校企合作 订单式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各地职业院校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开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通信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为办出特色,该院
期刊
【摘要】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工作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将胜任力技术引入教育领域,用它来测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教师管理、教师工作的专业化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文献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教师工作胜任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因果关系模型,作为实证研究的初始模型。  【关键词】 高校教师工作胜任力工作满意度因果关系  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面临着国内外日益激烈的竞争,是否拥有一个稳定
期刊
【摘要】加强就业指导,不断探索和实践研究医学生基层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医学生基层意识,促进医学生到基层就业,是解决医学生就业和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缺乏的关键。  【关键词】医学生基层意识培养就业指导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进入大众化时代,全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近20%的增幅增长,2009年已达到611万人,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但对医学生来说,由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和今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