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392级台阶承载的历史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战先生访问大陆第一站是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宋楚瑜先生访问大陆,在西安祭祀黄陵之后,也到南京拜谒中山陵。中山陵那392级台阶,在2005年的春天,迎来了国亲两党访问团。在欢迎人群引颈而望的守候之中,南京父老乡亲对访问团展现出的那种彼此无间的亲情,让多少人为之动容。
  连宋二先生谒陵的足迹,从此将铭刻在中山陵那392级台阶上。南京父老乡亲对两岸统一的热盼,将飘洒在中山陵那392级台阶上。
  中山陵那392级台阶,每一级都是一页历史。
  中山陵位于紫金山东峰南麓,坐北朝南,依山而筑。陵墓整体设计如一座“自由钟”,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可谓前临平川,后拥青峰,岗峦罗列,屏障耸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1929年6月1日,中山先生灵柩奉安于此。此后,不少民国要人安葬在附近。走在陵园林荫大道和林间小道上,犹如走在中国现代史的时光隧道中。那392级台阶,不仅记录着中山先生一生和平奋斗救中国的丰功伟绩,而且铭刻着中国现代史的风风雨雨。有悲愤,更有壮烈;有挫折,亦有辉煌!
  向远处看,油然浮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史。站在中山陵392级台阶最高处,放眼远眺,最先看到的,就是有如玉带一样环绕南京城的秦淮河。这条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早在公元前472年,句践灭吴之后,就在秦淮河畔长干桥头建起“越城”,这是南京城将近2500年历史的滥觞。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到此,听信“望气者”之言,凿断方山地脉以泄“王气”,秦淮河从此改向北流。这条母亲河孕育的秦淮文化底蕴之丰厚,历来为世人瞩目。且不说汤山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距今已有30多万年,时代大致与“北京人”相当,也不说5000多年前的北阴阳营遗址和3000多年前的湖熟文化遗址,秦汉以来,中经六朝繁华,有多少城市能够和她相提并论!隋唐宋元虽一度衰落,成为文人墨客幽然怀古之地,但人们又何曾忘记她虎踞龙盘的雄姿!到了明朝,朱元璋一统天下,南京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朝以来,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始终位于全国前列。清末太平天国与曾国藩在南京的殊死战争,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在此就任临时大总统走向共和,日本侵略者南京大屠杀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辉煌胜利,这一个半世纪以来南京城的历史风云,既是秦淮文化让人动情之底蕴,更是中华民族史上令人刻骨铭心的篇章。站在392级台阶之巅,仿如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尽收眼底。难怪连战先生在博爱广场发表讲演的时候,面对他“中华民族有前途、有出息,对不对”的提问,现场的父老乡亲不禁精神为之振奋,情绪为之激昂,报以极其热烈的欢呼声和鼓掌声。
  向近处看,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熠熠生辉。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潮流,应民意,应该是政治家的本色。中山先生用一生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时代潮流是什么?是和平,是统一,是发展,是稳定。今天,主流民意是什么?是“渡尽劫波兄弟在”,是“两岸兄弟一家亲”。国亲两党大陆访问团跨越海峡沟通两岸,迈出的正是顺潮流、应民意的步伐。中山先生又说:“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有担当,有作为,应该是政治家的胸襟。中山先生一生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今天,应该做的大事是什么?连战先生。说,要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华民族。对我们这个饱经苦难的华夏大家庭来说,还有什么“大事”比这更重要呢?家和万事兴,两岸一家亲。中华民族的发展面临着一个新机遇,历史正在考验当今的政治家的抉择。放眼看去,松涛阵阵,繁花似锦,中山陵的台阶又在继续书写民族历史的新篇章。
  中山陵那392级台阶,以碑亭为界,分为两部分——自牌坊到碑亭,102级;自碑亭到祭堂和墓室,290级。中国的建筑,一旦和数字相关,往往寓有深意。这里的392级台阶,是否也有什么寓意?我一时未能查到资料,未敢妄说,决定就地向人请教,但是身边的导游也说不清。倒是一位老人说法颇有新意,他说,过去很长时间,中山陵正门是不开的,瞻仰者均从侧门上下。这一次连宋接踵而至,管理处特意大开正门。从下面上来,不是102级么?过去正门不开,一个中国,两岸分隔,几十年不相往来;从碑亭上去,不是290级么?现在正门大开,两岸一中,九州大同,中国人顶天立地。我理解老人的妙思:102——“一个中国,两岸分隔”;290——“两岸一中,九州大同”。这位老者心有所思,口有所言,在他内心深处涌动着的是两岸亲情与和平统一的愿望。他连连大声说,我在这台阶上琢磨多少天了,这是天意!这是天意!说罢,两行泪水潸潸而下。泪水滴在中山陵那一级一级的台阶上,和他的声音一起,永久留香于此。
  我想,人们不会计较他的说法是否有根据,而我分明已真实地感受到老人那一颗热烈跳动着的中国心。也许,这就是最真诚最朴实的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的民意。
其他文献
不少人怀疑毛笔书法的前途,余秋雨就曾写过一篇《笔墨祭》的文章,预言毛笔书法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实际情况似乎比余秋雨的预言要乐观得多。
一"以吏为师"是李斯的发明,经秦始皇认可,便成了秦朝的国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二私学起于孔子,但他的学说在当时始终未被各国君主采纳
秦始皇的一项“形象工程”,是他晚年亲自主持修建的规模空前的朝宫——阿房宫。计划中的这座宫殿,前殿修建于阿房村,“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阿房宫只不过是这座朝宫的前殿,如果整座朝宫真的建成,当属世界第一。  可惜,这座后来普天下妇孺皆知的阿房宫,根本就没有建成。新华社2005年1月30日有消息
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在日本生活的第一课就是学会丢垃圾。  日本人将垃圾分为“可燃”、“不可燃”、“可以回收”三大类,从政府部门到饮食店,从学生宿舍到每一个日本家庭,垃圾桶上都贴有分装三类垃圾的标识,而且装垃圾的袋子都是透明的(以便清楚地看到里面的东西)。如果谁将“可燃”与“不可燃”的垃圾混装了(哪怕是少许),收取垃圾的工作人员是绝对不会取走门前的垃圾袋的。不仅如此,凡是可以回收的垃圾,如塑料制的饮
一位画家,是个好人,老实人;但也是个极寻常的人,从为人处世到艺术造诣都是如此。大概就因为太寻常了吧,直到退休,才在"不占指标"的前提下得到一个"教授"头衔。之后办了一次个
许多年以来,我都被两个蒲城人感动着。一个是晚清军机大臣王鼎,一个是西北军将领杨虎城。鸦片战争时,王鼎对道光帝以死相谏;抗日战争时,杨虎城对蒋介石发动兵谏。在近百年里
2005年10月24日,非洲裔妇女罗莎·帕克斯在睡梦中安详去世,享年92岁。经美国国会提案通过,帕克斯女士的遗体安放在国会大厦圆形大厅供民众瞻仰,她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女性
前不久,瑞士第三大城卢塞恩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只野鸭在城中的五谷广场花坛边做了个窝,孵了一只小野鸭,7天后死了。  小野鸭死后,一个民间鸟类保护组织向市长发难:市长为了树形象、拉选票去探视小野鸭,使它受到惊吓,这一做法严重侵犯了动物的生存权。为了平息事态,市长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并对小野鸭的死表示愧疚,同时向市民道歉。  就在市长道歉的第二天,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发难。他们认为,野鸭从湖里跑到市政广
毛泽东次子毛岸青于2007年3月23日逝世,许多媒体在追忆岸青生平时皆提到一个人:董健吾牧师。  董健吾对毛氏兄弟有收养之恩。这个已经被淡忘的传奇人物,随着毛岸青的逝世,再次浮出历史的水面……    董健吾191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数理专业,两年后获神学院结业证书。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曾以国民党员、共产党员、中央特科人员、推拿医生等多种身份出现,而“牧师”却是他多种身份的最终依托。    冯
编者按:中山大学郑天祥教授主张“深中大桥”可缓建,先建“港珠澳大桥”;深圳大学钟坚教授则认为“港珠澳大桥”应缓建,“深中大桥”是当务之急。    目前正在热议中的“港珠澳大桥”,不是一个好的方案,存在较大风险,理由如下:  一是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目的偏离地缘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任何物流设施都应围绕制造业转,因为只有制造业才有可能“生出”物流。在今天,广东经济的重心已经明显地西移、北移。许多香港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