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符合人才成长的重要规律。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已产生高度认同。各级政府在政策制度层面、财力物力方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正逐步配套完善和予以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在2010年9月为此专门下发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重庆市在校大学生今后的社会实践时间达到4个月。根据《方案》,重庆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包括每所大学建一片“大学林”、带薪实习一个月、到农村“三进三同”一个月、到企业做工一个月、开展学军一个月、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等“六个一”内容。重庆各高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号召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声势浩大。
  一.必须在思想上进一步统一和深化认识
  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在认识上还存在各方面的偏差:一是一些学校和老师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只是应付式地完成上级布置的“软”任务,可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没有纳入人才培养的方案之中,没有系统具体的指导教师队伍和计划,没有专门的预算经费,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二是有些大学生自己不重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加之学校没有这方面成绩考核的硬性规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总体不高,即使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抱着一种“天之骄子”的身份和游山玩水、旅游观光的心态出去走走。三是家长认识有偏差。许多家长认为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搞形式主义,搞花架子,浪费时间,甚至认为是不务正业,加之社会实践往往要组织学生到艰苦和落后的农村去,家长更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受累,因而不是很支持。
  面对这些情况,高校师生首先要统一认识,深化认识。要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锻炼能力、锤炼品格、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不能代替的,必须切实开展。
  二.必须严密组织,落到实处
  当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安排上仍处于初放水平,一是有些学校还没有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没有制订具体的标准,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进行统一组织。二是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没有学科化,规范化,只停留在“业余”操作的层面上。对大学生来讲,也没有在完成学时、达到学分、成绩评定等方面做出的具体要求。社会实践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已成为学生“业余”活动的代名词,成为只是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共青团专门负责的工作。这样,就使社会实践既没有健全的制度保证,又处于不科学、不规范的状况。三是在每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没有切实组织安排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前的必要的读书和思考的准备与指导。
  要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严密的组织安排,规范要求、严格考核、力求处处落到实处。
  首先,应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系统工程的角度来实实在在地设计、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就应该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在方案和计划的制定上应结合专业的特点、符合学生和社会的实际。
  其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应规范化、有序化,确保社会实践方案各环节落到实处。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将其放在全局来考虑,不能把它作为某一个部门的事情,要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去统筹教育资源,协调工作。教务处、学生处、共青团、思政课教师都应参与组织和指导;应将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课外拓展结合起来;应从抓实践前的读书思考指导做起,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指导——如何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对实践结束后的总结或者实践调查报告的撰写进行指导和交流评比;应重视大学生的全员参与,要点面结合、应既有校系层面统一组织的实践活动,更应重视全体学生分散具体地深入参与实践活动;既有稳定的实践基地的大学生实践活动,也应有更广泛更广大的真正融入社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严格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性纪律性,对于在实践活动上不认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而随便找个单位盖个章证明的这些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出,应从严批评教育。
  第三,要完善活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为活动建立正确的导向,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要把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的核心,对参与带队的领导干部、指导老师、学生都应有具体可行的考核细节要求。特别应突出培养和考核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品德表现、创新能力、发散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逐步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自觉投入社会实践,确保实践的实际效用。
  三.必须重视实践的内容
  当前,一些高校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重视面上的:如送戏下乡、开展文艺演出、在集镇街头打出标语、摆出摊点,送科技下乡、宣传咨询,或做一两件象征义务服务的事情,或到一些红色旅游景点、旅游线路去走走看看。这些形式虽无可厚非,但多是制造宣传轰动效应、照些照片、摄些场景,达到新闻宣传的目的。一些场面宏大的宣讲活动不是服务,而是扰民。凡此种种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人民群众的感觉总不免有浮在表面、流于形式主义之嫌,大学生与老百姓未能融为一体,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人民的真正生活总还是隔着一层纸。老百姓甚为反感,大学生自己心理也甚为反感。此种社会实践,不仅不能使大学生受到锻炼,反而助长了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之风,对大学生的成长、对社会风气会产生不良影响,应该纠正。
  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沉下去”。要真正沉到人民群众中去,沉到农村、工厂车间、兵营中去,沉到艰苦的边关哨所去,沉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如此,才能“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才能认识国情、感悟人生;才能激发出大学生的创造情怀;才能增强大学生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获得人民群众和大学生自己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可;才能增强大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清华大学二年级学生李强通过社会实践能写出温家宝总理都给予“很高评价和热情鼓励”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李强同学是真正“沉”到农户家里、沉到村、乡、县下面去了,是真正用自己的所学、所读、所思去努力接近社会,“接近真理”。他是一个从小生长在城里的青年,他在2005年寒假春节前后的八天时间,充分利用了自己农村亲戚的社会资源去力求真实地接近了中国的农民、中国的农村社会、努力接近和分析中国的农业。他切切实实地感受了农村的生活,感受了农村不同人群的思想、情感,感受到了中国农业的现实图景。他在思想情感上受到了震撼,产生了一个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深刻思考。他是分散的实践,他是一个人“沉”入社会的实践,他这样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才是有意义的实践,才是各个高校应该大力提倡的学习实践。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上世纪30年代能够写出社会学经典著作《乡土中国》,毛主席在1926年前后写出揭示当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一系列调查报告,就在于他们都深深地扎在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就在于他们都是带着对中国问题、中国社会、中国出路的紧迫思考而深深“沉”在了真正的社会之中。他们的社会实践、社会考察没有丝毫的形式和做作。这些才是我们新世纪新时代高校师生今天在进行社会实践特别应该学习和思考的。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百年庆典上对清华学子和全国青年提出的三点成才希望,其中第二点就是:“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可见党中央很重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所以,认真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非常重要。而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必须在思想上进一步统一认识、深化认识;必须严密组织,落到实处;必须努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沉下去”,要重内容,重大学生的内心体验,要使大学生真正融入基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真正达到人生体验的升华,真正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
其他文献
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在不同的时期对自身职业發展任务的认识,以及个体对职业如何做出相适应的选择过程。个体做出现实而适宜职业选择的准备性程度,包括态度与认知两个基本维度。职业成熟度是个体职业發展程度的一种指标,它与个体所处的不同發展阶段相联系。只有成功地完成了相应职业發展阶段的發展任务,才是职业成熟的表现。职业成熟度高的个体对职业选择的过程也了解得更多,会经常思考有关职业问题,把现在的行为与未来职业目标
自2009年11月被确定为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点以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按照《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验收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针对成人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经过一年多的改革与实践,动物科学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培养方案改革与创新的现实背
随着计算机技术、测试技术、信号分析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靠人工经验识别结构件状态的方法已经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是更有效的计算机模式识别方法。模式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出将教学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独特性突显出来,在教师专业素养构成中具有独特的规定性与不可替代性,给予教师实践性知识存在与发展的合法空间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实践中将已有的理论知识或技术知识作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境建构的知识,不仅包括教师在教学实际工作中通过“行动中反思”,不断探索而获得的对具体实践性活动行之有效的各种知识,还包括教师对理论知识和技术
文章以鳌江流域为例,重点研究了县域尺度上下游、左右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考核断面设置及资金分配方式,提出了两种补偿方案,建议近期实行A方案,即在水系关系较为清晰的干流设
一.当前大学生德育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德育状况良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中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又如何发挥其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职业教育的相关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尤其是而后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大学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通过大学毕业生以自己亲身经历和切实体会,讲述他们扎根基层、自主创业的先进事迹,诠释当代青年无私奉
网络化状态估计系统(NSES)是通过将网络引入到传统点对点的控制系统中而组成的系统。NSES具有很多优势,比如灵活性高、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扩展、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者对孔子言行思想的辑录,它所表现的人生态度、思想观念在我国文化史、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也曾在《论语别裁》中说道:“至于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在《论语》二十篇中,篇篇皆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