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画的世界里学数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已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在这样的形势下,单纯的学科教学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将不同学科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学科间的渗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将小学低年级数学知识和小学美术进行有机的融合尝试,希望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走进学生的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田,给学生最合适的教育。
  关键词:核心素养;低年级数学;美术;整合
  目前,“核心素養”话题已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催生着一种崭新的育人模式。因此,数学课程在设计理念上与过去也有了不少转变,如何开展基于素养的教学,于是“课程整合”的想法慢慢渗透到了我的教学理念中。在教学实践中,我将数学教学与美术整合在一起,尝试着通过用美术“说”数学、“画”数学、“做”数学等方式,找到小学低年级数学和美术教学的最佳整合手段。
  一、 用美术“说”数学,激活课堂
  细心翻阅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富有童趣的情境图。情境图是经美术编辑加工处理后的作品,但教材中的素材多以静态图文形式呈现,低年级学生因受到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很难读懂图意。因此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把静态的情境图以动态的方式进行展现。例如教学苏教版一年上册第74页“加减混合”的情境图,我根据教材情境图所提供的线索采取了情境再现的方式,先请学生模拟上下公交车的情境,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观察后再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刚才上下车的过程:车上原有7人,到站后2人下车,又有3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几人?最后再让学生列式解答。通过这样的活动,我把静态的情境图动态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画的冲击力对每个人都有效,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通过数学绘本的阅读,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还乐于探索隐藏在数学绘本中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时,我引入了数学绘本故事《让谁先吃好呢?》,这本绘本故事主要讲述了一群小动物为了吃一个桃子,进行不同形式的比较。因为绘本中的小动物都是学生熟悉的,所以通过观察,孩子们能快速地发现每个小动物的主要特征,接着我引导孩子用“谁比谁……”的数学语言比较小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将它们排序,最后孩子们发现无论怎么比毛毛虫都是第一名,于是毛毛虫品尝到了桃子。看似简单的数学绘本,却渗透了分类排序的数学方法,此外孩子们还为毛毛虫想到了比谁的脚最多,比谁能第一个爬到桃子里面去……真是奇思妙想不断。
  二、 用美术“画”数学,让孩子的思维灵动起来
  儿童喜欢涂画,我们可以把儿童爱画画这一特性融入数学学习中,引导他们感受数学图形的美,发现数学魅力,让孩子的思维灵动起来。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时,我事先收集了蝴蝶、枫叶、纸飞机等具有对称性的美术作品作为导入学习的材料和探究对象,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从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然后我再组织学生对蝴蝶、枫叶、飞机的结构与形状进行观察,并对这些作品的共同点进行思考,最后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总结,提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最后我创设了一个“我是小小画家”的活动,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这个活动不仅是整节课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体现了课程整合的思想。数学课中也有施展绘画才能的机会,学生不但可以学数学,还可以画数学。学生通过回想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动手画出了美丽的对称图形,整个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孩子感悟到了数学的美,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 用美术“做”数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手工活动也是儿童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把手工制作带进数学课堂并不是用数学课来做手工,而是在数学课中动手操作的部分或者在课前课后完成的部分。
  如我在教学二年级“认识时分”时,我结合美术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设计制作闹钟,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出了许多造型各异的钟表:卡通动物闹钟、水果挂钟、机器人手表等。他们还利用自己制作的作品,相互介绍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以及1~12各数。接着我又拿出几个制作好的缺少时针或分针的钟表模型,让学生变成小小修理工来添上缺少的时针或分针,有趣的创作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了数学学习中。美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美术与数学学科有机地整合,可以使抽象化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趣味化、形象化,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美术间的美妙联系,同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也变得乐学、爱学、会学。在整个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我也尝试着将数学与科学、综合实践等其他学科整合,试图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拓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参考文献:
  [1]朱贤德.谈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2]邱瑛.小学数学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张茜,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沙口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得到发展,并能减轻班主任的压力。本文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合理规划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出了几点做法。  关键词:习惯培养;时间管理;自主管理;羊群建设  某天,稍有放松,我对学生的在校时间第一次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在校时间加上早、中午提前到校时间一共7小时,上课期间、眼操时间有任课老
摘 要:陶行知是教育界的典范,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对他一直很崇敬。读了他的《以教人者教己》后,感慨良多,启发很大。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应当具备“以教人者教己”的素养的。他认为,教师在教别人知识道理的同时,受益最大的还是自己。因为,为了使别人明白你的观点,你会想方设法地预先做充分的准备,使自己格外明了,才不至于让自己陷入困境,丢了面子。  关键词:教人者;教己;教师  一、 自我提高的
摘 要:妙用“连环画”在整百数加减法口算教学中,抓住计算教学本质,相同计数单位的相加减,展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关键词:有过程;归纳教学;计算教学  一、 内容的选择与依据  (一)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更加突出数学本质  整百数口算的数学本质就是对算理的理解,也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相加减。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关注知识产生的过程,注重对算理本质的理解,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内容的本质,积
摘 要:为了有效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我们需要让孩子们“真”种植,而不是教师“给予”的种植,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要让幼儿实际操作,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机会;要时刻追随幼儿的发展需求,挖掘种植活动中的多元教育价值。  关键词:主体地位;实际操作;多元价值  为了提高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有效性,我坚持“真”种植,即体现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为幼儿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以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幼儿的发展需
摘 要:本文以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为例,阐述了二会字在一年级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教师在教授二会字时遇到的困难,并结合具体教学经验提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二会字的策略。  关键词:部编版;二会字;教与学  一、 前言  二会字,要求学生一会读,二能认。区别于要会写、能理解运用的四会字,二会字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在尤为注重识字教学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师往往给了四会字更多的
摘 要: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之一,是一门使人聪明的学说;人生路很长,可能碰到的问题很多,而哲学思维是在人生路上最可能给予智慧指导的一种理性思维。在二轮复习的有效性探索中,老师可以通过哲学思考指导下的复习规划、策略和调整,提高复习效率、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哲学思维。  关键词:二轮复习;主客观;内外因;繁与简;哲学思维  在高三的政治学科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性探索中,发现可以通过哲学思考指导下的复习规划、策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广,全国各级学校都在积极向素质教育、人本化的教學方向转型。在素质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创新教学贯彻小学教学的始终。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积极寻找并创新教学方法,以说促写,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如何推动以说促写,打开小学生作文新思路?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以说促写;小学生;作文思路  一、
摘 要:高中数学课堂效率的师生互动,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认知、行为以及情感互动。只是依靠单纯的认知互动,不能有效促进学生高层次学习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认识互动和情感互动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方法。本文仔细分析高中数学课堂的师生互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相信大家都知道,不管学习什么学科,师生互动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
摘 要:裴矩,隋朝时期重要的政治家,在巡抚岭南和经略西域问题上,维护了隋政权的稳固,边疆的安定。同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对于处理好隋政权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裴矩;巡抚岭南;经略西域  裴矩(公元547-627年),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他幼年丧父,勤勉好学,善作文,有智谋,留心政治时事。成年后,先后在北齐、北周做官,得到杨坚赏识,召入幕府为官
摘 要:当我校实施一年级诵读《三字经》时,引起家长误解,认为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其根本原因是在诵读过程中,教师采取的诵读方式、方法、策略不当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运用多媒体开展诵读活动,激发诵读兴趣,运用多媒体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欲望,提升学生诵读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学生通过诵读《三字经》,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积累知识,发展语言,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