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钢琴教学改革刍议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学院作为新机制、新模式、新运营体制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2014年6月止,全国独立学院达到300多所,其中30%以上的独立学院申办了音乐专业。钢琴学科作为音乐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是音乐专业必不可少的学科组成部分,也是普及音乐教育,提高全民音乐素质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模式基本沿用传统高师钢琴教学模式或是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教学模式。而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其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生源质量、教学成本等诸多条件与高师或是公办音乐学院存在较大差距,显然生搬硬套它们的钢琴教学模式并不符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从而将影响到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1、独立学院钢琴教学现存的弊端
  目前,独立学院钢琴课程教学主要沿用高师钢琴教学模式或是音乐学院钢琴教学模式。由于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有别于高师和音乐学院,因此照搬原抄它们的教学模式势必存在一定的弊端。
  1.1沿用高师钢琴教学模式的弊端
  高师音乐教育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其钢琴课程设置为两年的普修课和两年的主修课。其中钢琴普修课为二人一节课,主修课则是一人一节课,同时普修声乐、管弦乐两年,使学生到达“一专多能”的培养要求,以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
  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固然对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起到良好的作用,但这种课程设置周期较长,课程频率低,教学成本高,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招考的报考条件不利于独立学院毕业生,使其在就业上面临很大的制约,难以与高师毕业生竞争,增加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1.2照搬音乐学院钢琴教学模式的弊端
  音乐学院是以培养高、深、尖的专业化音乐人才为目标的,其钢琴教学注重钢琴的演奏能力、表演能力,培养学生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在钢琴课程设置上以“一对一”教学为主,同时开设多门与钢琴演奏相关课程,如钢琴艺术史、钢琴音乐欣赏、钢琴教学法等。
  这种课程模式对培养我国钢琴专业人才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社会对钢琴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有限,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压力。由于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与音乐学院存在很大差距,相当部分的学生入学时钢琴程度都比较浅,即使个别学生毕业时能够演奏几首难度较高的独奏作品或是开独奏音乐会,其演奏能力与音乐学院学生相比还是相距甚远,难以胜任与钢琴演奏相关的工作,就业形势令人担忧。
  因此,独立学院的钢琴课程教学模式既不能生搬高师“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更不能效仿音乐学院的“精英化”培养模式,而是应该从学生的就业实际问题出发,按需所教,制定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的钢琴教学模式。
  2、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钢琴教学改革的设想
  福州大学至诚学院音乐系白2005年创办以来,为社会输送200多名音乐专业毕业生,仅有20%左右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或是专业文艺团体工作。这一方面是由于福建省教育厅对中小学教师招考条件的设置不利于独立学院毕业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独立学院毕业生与高师、音乐学院毕业生在专业、综合能力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差距,难以与之竞争,因此导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低下。
  与此同时,社会钢琴教学市场依旧火热,但合格、规范的钢琴教师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琴童队伍,对钢琴略知皮毛的毕业生都涌入到钢琴教学的大军之中,至诚学院音乐系毕业生很大一部分也投身其中,在各个艺术培训机构、琴行任职,从事钢琴教学T作。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以为至诚学院的钢琴教学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
  2.1制定务实的钢琴教学目标
  至诚学院的钢琴教学应以职业需求为导向,跟市场接轨,接地气,以社会钢琴基础教学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合格、规范的钢琴基础教育入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社会钢琴教学市场规范化进程,从而为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推广和普及做出一份贡献。
  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在原有的钢琴演奏、钢琴伴奏、钢琴教学法等课程基础上,还应增设教育心理学,钢琴教材分析,钢琴教学实践,少儿钢琴教育,成人钢琴教育等相关选修课程,为培养合格、规范的社会钢琴教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2综合多样的钢琴教学形式
  长期以来,高校钢琴教学是以传统的个别课和数码钢琴集体课两种教學形式为主。个别课,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辅导、示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较快地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钢琴教学形式。但对于没有钢琴基础或是钢琴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个别课无法涉及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进度慢,“重复”教学多,学生兴趣不大,同时又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数码钢琴集体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综合教学,能够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强调钢琴技能与乐理、视唱、和声、伴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有机结合。但由于集体授课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性,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针对性辅导,在学生达到一定钢琴程度后,能力分化日趋明显,这种“大锅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进步较快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只适用于钢琴初级教学。
  笔者以为,至诚学院钢琴教学可以在结合个别课和数码钢琴集体课两种教学模式的同时,根据教学时期、学生程度,分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三种授课形式。
  集体课:安排在第一学年。根据新生的钢琴程度、摸底评测结果分为入门班,提高班两种不同程度的班级,10-20人为一班,每个班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授课。
  小组课:安排在第二学期一第四学期。通过第一学期的钢琴学习,学生钢琴程度分化逐渐明显,将钢琴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排在一组,4-6人为一组,进行小组授课。这样,在解决同一程度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同时,又能避免重复性教学,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个别课:安排在第三一第六学期。这时期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程度分化也更加突出,需要进行个别授课,以更好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钢琴演奏水平。
  三种钢琴教学形式综合应用,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资源,又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第二、第三学期末成绩进行重组,即原来上小组课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晋升”到个别课;原来上个别课的学生由于不够努力将编排到小组课,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2.3选择实用的钢琴课程教材
  以培养社会钢琴基础教育人才为主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在钢琴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注重实用性。
  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李和平编著的《现代钢琴集体课教程》可以说是一套使用最广、实用性强的钢琴集体课教程。这套教材在训练钢琴弹奏技巧的同时,综合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即兴伴奏等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听觉、记忆、视谱、视奏、创造力等音乐素质训练和能力的全面培养。此外,薛庆编著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李美格主編的《全新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唐艺主编的《钢琴集体课教程》等教材都是优秀的钢琴集体课程教材,包含基础理论知识、基本训练、练习曲、乐曲、视奏与移调、歌曲配弹、合奏练习等,程度为从入门到车尔尼599中后部,适用于独立学院非钢琴演奏专业的钢琴初学者使用。
  在钢琴小组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钢琴技能的同时,强调钢琴学习的综合性,可以选用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钢琴专业教材。如李和平主编的《钢琴》,韩林申主编的《钢琴基础教程》,黄瑁莹主编的《钢琴教程》,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基础课教研室编纂的《新编钢琴基础教程》等。这些钢琴教材都是由浅入深,分级教学,每个级别都包含相应程度的基本练习、练习曲、复调乐曲、大型乐曲、中小型乐曲、歌曲伴奏、四手联弹等内容,都是优秀的本科钢琴教材。但这些钢琴教材初、中级程度的,不同时期风格的作品较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具有代表性、实用性的中小学中外乐曲作为补充内容。
  在钢琴个别课教学中,教材的选用更为广泛、自由,但不要盲目追求难度高的曲目,应从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在适当提高曲目难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今后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将钢琴教学法、钢琴弹奏理论、钢琴教材使用融入教学中,使学生掌握钢琴弹奏技能的同时学习钢琴弹奏理论和钢琴教学法,为学生之后的钢琴教学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钢琴课程教学应有别于高师、音乐学院的钢琴教学模式,要走一条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钢琴教学之路。作为独立学院的钢琴教师,我们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教学实用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深化独立学院的钢琴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其他文献
浙江理工大学  近年来,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幼教人才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发,充分肯定了高素质幼师在儿童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1、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高学历、高素养的幼儿园师资培养基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音乐教学作为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  志华君《自画》诗云:“人到壮年不见壮,仕至七品少乌纱。半生写戏不做戏,两本薄书慰年华。”样子不免谦恭、拘谨,内里倒也颇显风骨、极尽苍凉:为了戏剧,我们卑微地活着;为了戏剧,我们尊严地活着。  “两本薄书”,即2002年出版的《周志华喜剧选》和2012年出版的《县长与老板》,收录作者从艺30年来的大戏、小品、曲艺等戏曲剧本代表作。30年戏曲创作,让人看到的是艰辛和不易———和当代中
期刊
1、  观看电视剧《叶问》的心情,如同当年观看《亮剑》的体验类似。在《亮剑》之前,我以为《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经达到此类题材的巅峰水准,它以新的历史观和美学观描述了一个“另类”的共产党人形象,他既正直勇敢,而又倔强霸气,在正与倔之间建立了颇为传奇而又充满人性深度的有机人物性格。它又是一部共和国的“野史”以及家庭“秘史",许多观众都从中找到了自己家庭的历史和人物“影子”,替代性地实现了对于自己家庭的史
期刊
厦门大学  1、天才爵士音乐家的炼成  亚瑟·阿特·塔图姆(Arthur Art Tatum, Jr.)美国爵士乐钢琴家、作曲家。于1909年10月13日生于美国中东部俄亥俄州的托莱多。不幸的是,塔图姆从婴儿时期便罹患白内障,致其一眼失明,借助一些外科手术他的视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恢复,不过在1930年其20岁时被人袭击,再度使其视力退化。  塔图姆自小就有绝对的音乐天赋,他凭借耳朵听来的旋律学习和
期刊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最原始也是最普通的长期生活作息习惯下所形成的一种惯性化的内容,其并非是官方文化或是正式意义上的风俗内容,其更加的接地气,更加符合人们生活中的各类需求,是一种民间色彩的风俗内容。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他们孕育和滋养了我们,像血液一样养育着一方人
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  大型原创舞蹈诗《黎族故事》是海南省歌舞团继大型原创民族舞剧《黄道婆》成功创作并取得优异成就之后,又一部反映黎族题材的艺术力作。《黎族故事》以海南岛上黎族祖先传说为线,以四千多年前黎族先民渡海迁徙海南岛的情、景、梦为魂,通过歌、舞、诗、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了海南黎族人民自强不息、勇敢向上的精神。尤其是黎族先民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发展历程,抒写了一曲黎族儿女勤劳、智慧、团结奋斗、开创
期刊
山东师范大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非遗”及其相关专业也在高校普遍开花。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开设“非遗”专业,培养相关人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积极作用。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自2009年招收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本科生,旨在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具备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经过五年的教学与实践,学院及全体
期刊
杭州师范大学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习音乐教育专业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之中存在着教学项目与师范类性质不符的问题。根据我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体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之中的具体规定,我国音乐教育师范类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要在充分地掌握好音乐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掌握住教学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的探索能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对现行的高等教育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反
期刊
上海师范大学  衡州花鼓戏形成于清朝中后期,是衡阳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小戏剧种,距今两百余年的历史。因与马灯、采茶、滩舞等民间小曲小调联系密切,故又称“花灯”、“地花鼓”、“衡剧”。1983年编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定名为衡州花鼓戏。  衡州花鼓戏主要以三小戏为主,即小生、小旦、小丑。剧种形成以来,主要是以胡琴(竹筒子)、唢呐两种乐器伴奏,直到解放初期,由于全国各地方戏剧种异常活跃,相互借鉴、相
期刊
1、多元文化中的相异与自我定位  在解读旅美华裔画家涂志伟的艺术历程与其独特的新历史绘画之前,或许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他是如何适应美国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新环境。  我们常说美国是多元文化的代表,他们承继了西欧民主开放的启蒙精神,始终在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等多方面,维持自由民主、人本主义及公平竞争之多元开放的思想文化特质,加上美国独特的移民政策,吸收了来自世界各地移民所带入五彩缤纷的外来文化,使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