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素质教育观下的高中音乐课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amoniu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健康成长,对学生的道德、智能培养有着巨大的作用,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 道德素质 科学素质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音乐教育将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净化心灵,提高品德。音乐能丰富想象力,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音乐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
  一、音乐教育促进道德素质形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陶冶对于提高人们标准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移风易谷,莫过于善。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整齐有序的形成,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使人的品质优秀,精神崇高,从而陶冶学生的情绪,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方面,音乐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比枯燥呆板的理论说教更具感染力和趣味性。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智慧的结晶,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唱歌课中搞好德育渗透,音乐教师起着极大作用。把对学生的音乐形象培养与德育渗透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使学生学到歌唱技巧,而且使他们在艺术审美之中,提高认识,净化心灵,提升品德。比如,在教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时,我首先把雷锋同志生平和事迹向学生作简单的讲述,使他们对歌曲的内容有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歌声里,既发展了艺术想象能力,又陶冶了情操,同时,在歌曲的感召下,同学们积极投入学校和班级“学雷锋”活动之中。
  我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讲座,引导同学们如何审美,利用歌词来启发学生,培养他们的正确人生观。健康优美的爱国主义歌曲,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性,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通过采取体验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
  作为音乐教育者,我们不但要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提高政治素质,从而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将德育渗透在教学领域里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应不断研究,从而探索育人的良好途径。
  二、启迪智慧,促进科学素质
  新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复杂多变的世界,要求新世纪界的建设者具有丰富的知识,聪明的智慧,开拓的精神。由此可见,改革传统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读死书的教学方法,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音乐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在开发人的智力方面,还是培养非智力素质领域,音乐都能以其独有的功能大显身手。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实,人大脑的两半球,是既各司其职又互相协调的,左脑长于语言计算、逻辑哲理,抽象能力强,右脑长于音乐、绘画,形象思维能力强,只有左右脑交叉并用,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运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脑功能。
  传统教育造就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影响了其个性心理的自然形成,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落实素质教育,而音乐教育尤为重要。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人物都喜欢音乐,如孔子、列宁、爱因斯坦,他们把学习音乐当成对自己事业的催化剂,从音乐中启发自己的灵感,启迪智慧,最终成为有成就的人。音乐能丰富想象、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功效,已被社会所认可。事实上,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具有让人们手、脑、眼、耳有并用的功能,能开发学生的大脑,使头脑聪慧,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想象力、创造力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旺盛。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音樂艺术通过生动的内容、优秀的音乐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潜移默化地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音乐用各种手段表情达意,鲜明的节奏使人陶醉于无穷的联想与想象之中,丰富悦耳的和声使人体会到和谐与丰满,美妙的音色使人感到快意和满足,而恰如其分的配器则使人置于音乐的独特境界。音乐是一种情感教育,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入情入理,以理育人。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学生参加音乐活动,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音乐,用自己的身体去表现音乐,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是一种非常美妙的创造。钢琴演奏者十指十分灵巧地配合,十分完美的协调动作,演奏弦乐器的潇洒灵活,把肌体的活动化成神奇的乐音,而歌唱则能调动全身的肌肉和器官参加活动,因此经常从事音乐活动的人大脑控制能力和生理协调能力比一般人要复杂和完美得多。人是崇尚美的,音乐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
  音乐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促进人向完美发展,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也只有在科技兴国的指引下,大刀阔斧地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迅速果断地将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高中音乐教学.河北文艺出版社,2012.03.
其他文献
《每周文摘》1996年10月1日第79期《章太炎的名士作派》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1931年6月15日,章太炎和比他小15岁的汤国梨在哈同花园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那天,到场祝贺的男
摘 要: 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丰富教学的内容,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达到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互动”的目的是活跃师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深化。  关键词: 学生参与 课堂互动 有效互动  什么是“互动”?“互动”是调动参与
在大脑植入芯片后,就可以用意念控制机械手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是一只会“发功”猴子的滋润生活。一只大脑里被植入微型传感器的猴子,可以凭借意念控制机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质的日益丰富,我们的生活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生活环境越优越,独生子女的培养越是令人担忧,并日渐成为社会、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  作为从教二十多年,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小学班主任,我也对此问题密切关注。我们承载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背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面对一个个聪明、活泼可爱而又骄横自负的“小皇帝”、“小公主”,一件件触目惊心的少年极端事件时时萦绕于心。古人云:“人之初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除了要认真仔细地备课外,更要注意课堂上细节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新思想、新理念、新功能。因此我们不仅要备书本,更应该备学生,备课堂上的变化。把学生学习的难度降到最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学生大都很有个性、天真活泼,课堂上瞬息万变,我们要认真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变化,努力引导学生,走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
5月3日~16日,drupa 2012印刷媒体、出版与纸制品加工国际展览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展览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展会场馆面积16.5万m2,来自全球的1850 From May 3 to May 16, drup
期刊
可能每个人都曾幻想:有个替身替我们去上班、开会或上学该有多好。现在,美国初中生阿希姆·纳斯和日本大阪大学的石黑浩教授实现了这个梦想,他们都拥有一个机器人替身。    机器人代替患病孩子上学    阿希姆·纳斯是一名因患严重皮疹而长期住院的孩子,但幸运的是,他可以通过自己在学校的机器人替身来上课。对他而言,课堂同样“近在咫尺”。   2006年,13岁的纳斯患上了由细菌性脑脊膜炎引起的严重皮疹,他不
《深圳特区报》是一份比较年轻的报纸,创刊于1982年5月24日。但她得天独厚,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腾飞,深圳特区报社近几年在新闻业务和经济效益方面都有
摘 要: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不仅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训练的最终目标,而且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而听力是四项基本技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四项基本技能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听说读写 能力培养  一、调节学生的听力心理  在自己语言的环境下学英语,听力的培养是相当困难的,学生除了语言上的困难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