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能力提升的《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需要向提升学生能力的方向转化,本文首先对《公共经济学》课程的特色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其次,探讨了《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理念变化与改革定位,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特色化设计思路与方向;最后,提出了《公共经济学》教学体系创新与调整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公共经济学》;案例教学;人才培养;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6-0099-02
  一、引言
  公共经济学产生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但在我国作为大学课程开设仅有1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公共经济学一般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开设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过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前期专业课程较少、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等原因,在教学中出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与学生未来发展脱节等问题。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高素质人才,对公共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公共经济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在我国有部分学者已经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是着眼于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着眼于教学体系建设、基础理论整合等方面的革新,这些研究为本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特色及不足
  与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相比,我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突出民航公共管理特色,在毕业生的能力上实现了“行政管理能力和民航运行管理能力交叉融合”[2]。《公共经济学》作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却基本是基于经典教材,沿袭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思路,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课程专业特色不明显;(2)课程内容理论较多;(3)课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考核方法较为死板。
  三、本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理念变化与改革定位
  1.改革教学理念。借鉴发达国家及其他学科的教育理念,建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观念,建立终生教育理念、建立创新教育理念和建立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同时,落实好“以人为本”和终身制教育的理念。
  2.本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专业改革定位。《公共经济学》的改革方向思路为:一是课程内容偏向民航公共服务的公共事业管理方向,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和出发点,科学设置能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内容;二是服从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取向,我校为民航专业类院校,人才培养主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形成较强的“实务性 应用性”的特色。
  四、本专业《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的特色化设计思路与方案
  1.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本次《公共经济学》课程改革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收集整理,对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同时基于对学生素质教育方法的研究,调整本专业《公共经济学》的教学目标,结合我国经济及民航公共经济的发展现状增加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实践化内容,配合课外实践、课堂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同时适当调整考核方式,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2.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特色。在进行课程建设时,应坚持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收集我院公共事业管理学生先修课程、学习需求、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等信息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对我院《公共经济学》过去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针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方式的改革方案。详细内容如下:(1)在结合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调整《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公共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同时制定新的教学大纲,梳理教学内容。主要方向为扎实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政府在公共支出与收人方面的职能及其原理,学会分析政府现实的公共政策目标和原理。(2)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增加公共产品相关经济学问题的实践化教学内容。公共产品的政府政策、投入融资、税收管理、贷款回收、综合价值、社会发展等现实问题,增加实践化内容,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经济现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3.教学方法的改革。多年以来,课程教学一直比较注重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依托学校质量工程建设和教学评估,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但是,始终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的模式。我们在《公共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上推进以下改革:(1)改革主要依托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参与式实践教学、现场观摩、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创新等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手段、内容方面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式学习、实践式学习、研究式学习的积极性。(2)强化科研、实践对教学的促进,实现科研、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扩大学生科研立项的范围、学生参与老师科研课题组等方式,鼓励学生进入老师与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团队。(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积极应用。课程积极建设BB平台,按要求上传课件,参考资料等方便学生在线学习,有条件时教师录制微视频课程录像,建立手机微信群等。
  4.实践环节的强化。本专业《公共经济学》在可以适当安排实践环节,今后实践教学应体现如下特色:(1)注重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徑。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这不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地处理加工而是要求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用学生自己的方法将之运用于实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增加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学里的实践课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教学内容,教材里面增加案例的讲解,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更牢固,案例分析可占到总课时的1/4。安排社会服务。安排学生走访民航管理局、财政局、税务局、建委、城投集团等公共部门,观摩公共部门事务运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公共部门现状,增强对我国行政、公共经济和政策的感性认识。(2)注重学生科研实践,科技的不停发展,使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就会自主自觉的去了解这个领域的先进科研成果甚至跨领域的相关内容,这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结束语
  本课题研究中界定的关于面向能力提升的《公共经济学》课程实践化教学改革的开展是较为顺利的,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1.在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调整《公共经济学》教学目标,使之适应我院该专业教学培养要求;
  2.研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增加公共经济学的实践化内容,增进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素质;
  3.增加案例分析、课外实践等教学环节,尤其增加学生耳熟能详的国家大型公共产品投入、管理、综合价值提升等内容,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公共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1,(1):21-28 42.
  [2]宋洋,张传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评报告[Z].中国民航大学人文学院,2016.
  [3]王伟同,褚志明.公共经济学认知的若干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3):10-14.
  [4]孙健夫.MPA案例教学的认识与体会——以“公共经济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4,(7):71-73.
  [5]邓俊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64-67.
  [6]马骁,冯俏彬.现状与未来:国内外公共经济学研究评述[J].地方财政研究,2009,11:34-37.
  [7]樊丽明,石绍宾,李齐云.公共经济学(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5):26-28 31.
  [8]余斌.论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J].管理学刊,2015,(3):13-17 42.
  [9]古建芹,仇晓洁,王晓洁.中国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讨会综述[J].财政研究,2019,(9):79-81.
其他文献
SNOUT提供了7种不同椅腿搭配方案。SUNOUT去除了多余的装饰,可选择带扶手和不带扶手配置。SNOUT通过简洁的外观和优雅的形体,带给你极致的美观体验。SNOUT椅的靠背是PP材料,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地图在电子商务、定位导航、社交、娱乐等领域能产生很多以往不能预见的应用。电子地图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高
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当今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英语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孩子情感的成长,在教学中应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
散文以记实为本,以史学为伴,蕴集着散文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多少关注,多少思索,多少探索。在这种种之上,又繁衍出了作者各具特征的情思。因此散文教学与其他文章不同,用传统的
问题驱动式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以问题为学习驱动,以活动为教学样态,以教师助学为保障,以学生自学、互学、问学等为主要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
民歌以丰富的曲调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而被人们所喜爱。在幼JL教育中融入民歌资源,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促进了幼儿热爱家乡,热爱本民族曲调的情感,陶j台了情操,开阔了审美视野。
高校工程专业学生的技术写作能力培养是技术交流能力培养的基础部分。美国高校工程本科专业在WAC写作培养体系的建设上积累了若干成功的经验,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这些经验和
所有的融资业务一般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大类,亦即证券业和银行业两大部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业务关系问题重要就是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合取向问题,对此,国内外的理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可有效提升专业内涵、严格教学标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加大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与传统学科相比,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具有宽口径、跨学科等特点,应
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与审计人员自身对审计工作与结果的期望之间存在着差距。审计期望差距可以 进行静态描述和动态分析,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