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化和科学性的冲突如何解决?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7042500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老师在教学观摩活动中,遇到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小班健康活动“蝴蝶真美丽”,目标是让幼儿知道每种食物有不同的营养,喜欢吃各种食物,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L老师创设了“食物王国”的情境,以一只身上没有颜色和花纹的蝴蝶为主人公,蝴蝶想让自己的身体和翅膀变成五颜六色,该怎么办?在情境引导下,孩子们想出了让蝴蝶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变美丽。吃什么颜色的食物,身上就会长出什么颜色的斑点或条纹。最终,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感受到不能只吃一种食物,懂得了不挑食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教学研讨中,老师们对本次活动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些老师认为故事不能违背科学,蝴蝶吃西红柿、苹果……吃什么身上就长出什么颜色,这些都不符合科学常识,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印象和认知;另一部分老师认为这是健康活动,L老师是用一种拟人化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喜歡吃多种食物、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不能以它是否科学来评判。
  那么,设计教学活动有没有必要必须遵循科学性?科学性是不是可以一票否决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们采用的拟人化的故事或情境与科学性和常识是相悖的,该怎么去化解或处理呢?还请各位老师和专家为我们指点迷津。
其他文献
记得冬季传染病高发时,幼儿园成为重灾区,而应对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开窗通风,于是保健医依据上级要求和园内工作实际,对各班提出每日开窗通风三次的要求。  某一日,户外活动时间,我去各班查看开窗通风情况,发现各班开窗程度不同,通风效果各异,有的只开了几个小缝,有的只开了一扇窗户,还有的班根本没有开。当我跟保健医沟通时,保健医皱着眉头说:“要求都提过,她们都知道,可就是不做,我们也没有办法了。
2020年5月21日至28日,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迟了两个多月的全国两会在万众瞩目中召开。2020年,恰逢决胜全面小康之年、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习近平同志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时,2020年也是非常之年,我们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
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如果能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活动中,站在教育的角度来思考并进行高效的科学管理,我认为应该不会出现保健老师所担忧的状况。“自主” 的目标是改善和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让孩子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从而学会自我管理,所以最终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自主”回归儿童的“需要”。具体该如何实施呢?我觉得可以分三步走。   合理利用“时间差”,   自主加餐巧安排  一日活动中不管是哪一个环节,在
保教管理者非常重视支持教师的自主探究学习,但如何才能实现呢?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理念告诉我们,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获取经验。这些理念不仅能帮助幼儿实现主动学习,也能帮助保教管理者支持教师获得专业成长。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教师缺乏对自己作为观察者、支持者这一角色的敏感性,忙碌穿梭于幼儿的活动空间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越来越关注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能力。我们跟随大班孩子的兴趣需要,先后在班级开展了饲养春蚕、观察小蜗牛、蚂蚁工坊等一系列自然探究活动,采用多种方式支持幼儿在自然观察活动中深入思考、合作探究。  “洞是怎么来的”  ——追随兴趣,给予探究空间  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充满好奇心,善于观察和发现,追随着孩子的视角,我们总能发现更有意思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
马老师:  你好!  看到你的教育案例后,我对案例中的几个幼儿很感兴趣。可以说,生活中这样的幼儿还不少,老师也常为如何教育这类幼儿感到很棘手。我们不妨一起分析一下这类幼儿的个性心理特点和行为,然后找出教育策略,培养好幼儿,提高教育质量。  “玻璃心”幼儿的群像特征  前边说过,生活中像雯雯、宁宁这样的幼儿还不少,他们有着共同的性格、行为特点,让我们首先为这些“玻璃心”的幼儿描绘一幅群像:认为自己是
有一种乐器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有着7000年的文化底蕴,被称为具有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平民乐器”;它的身材轻巧便于携带,又被誉为“行走的乐器”。它简单却又不简单,说它简单是因为入门容易,没有音乐基础的三岁孩子也能吹奏动听的旋律,说它不简单是因为精通不易,将感情注入陶笛到达灵魂的共鸣,进而内化为自身的文化修养需要漫长的积淀。它就是陶笛,一种由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1月3
人有根,城市亦有源,城市化建设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延续历史文脉,否则城市便缺少了独一无二的灵性。社区幼儿园的创建是国家城市化建设浪潮的必然产物,承载着传承当地社区文化、学前教育的重要责任。浙江省杭州市夏衍幼儿园地处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夏衍先生故居附近,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希望通过教育弘扬和传承夏公文化精神,故幼儿园以先生的名字命名。夏衍幼儿园创办于2010年9月,至今已具有
今天,我们幼儿园有个班本课程的评选活动,中午我正在调试课件准备汇报时,孩子们围过来询问:“孙老师,你在干吗?”我说:“我要去比赛,赢了第一名就能得奖杯,奖杯可以放在咱们班最显眼的地方!”  班本课程从准备到实施,再到后期调整,参加评选时从内容反复筛选、整理到PPT的精心制作,我自认为对这次的汇报活动准备得很充分,所以向孩子们夸下海口。临出发前,全班孩子都给我加油,小家伙们用响亮的口号,期待的眼神,
一到大班上学期的期末,很多大班家长就会向我咨询:“老师,我们家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怎么样?”“用不用提前上幼小銜接班?”甚至班上一名家长自己也是幼儿教师,还同样苦恼:她虽然也知道3~6岁的孩子应该以“玩”“体验”“游戏”为主,但是现在的幼小衔接班招生火爆,很多朋友的孩子都陆续转入幼小衔接班。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也想让女儿离开大班。作为一名大班教师,面对家长对幼小衔接的困惑,我该如何跟家长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