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信息化 构建和谐社会

来源 :中国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urne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农业和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不仅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增强就业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的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维护农民利益的有效手段。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面向农民的微观信息服务,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开展面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宏观信息服务,有利于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农民生产、农产品销售和转移就业环境。特别是通过农业行政审批综合办公信息系统和农业信息网站,可以提高农业行政工作透明度,让农民更好地掌握各种政策信息和经济信息,既能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又能更有效地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
  ——推进农业信息化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促进农村市场的开拓和城乡协调发展。借助于网络技术,可以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提升农村发展速度,缩短城乡之间距离,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借助于通讯技术,可以使城乡居民直接分享各种技术知识与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民享受现代社会文明成果,推动科技、文化、社会事业发展,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经营、农村管理的高效化,促进农村社区性服务组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构建政府、企业、农户之间互动、和谐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指示和部署,启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扩大农业信息化覆盖范围,创新信息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面向“三农”提供信息服务的力度,开创了农业信息工作的新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是农业信息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可以向农民直接传递信息的农村信息员已发展到18万人。初步建立了一支从上到下的农业信息队伍,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信息组织体系。
  二是农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80%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计算机并可实现联网。经过多年努力,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网络群已初具规模。以此为基础,正在逐步健全完善农产品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3个应用系统,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三是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得到加强。大力加强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已在农业、畜牧、水产、农垦、农机等领域形成了近40个比较稳定的信息采集渠道,并建立了内部信息共享机制。从2002年开始,启动了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产品的监测预警工作,适时对国内外市场供求走势做出分析预测。从2003年开始,面向社会推出《农业部经济信息发布日历》制度,定期发布农业各行业信息,把农业信息服务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国4万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万个农村合作及中介组织、95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大户、240万农村经纪人都能定期得到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
  四是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各地农业部门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我部正在组织开展的农业信息服务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台一”试点,就是广大农业信息工作者的成功创造之一。这种模式能够使信息服务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有效扩大信息服务覆盖面,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对于各地出现的“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信息进村入企”、“电波入户”、“信息公告栏”、“信息大集(下乡)”、“农技110”等服务模式,我们也热情关注,积极扶持。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为打通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目前农业信息工作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信息资源分散、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从总体上看,还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加强宏观调控的需要,不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科学谋划和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
  第一,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各级农业部门要始终站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增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气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的紧密结合,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步伐,不断扩大农业信息化覆盖范围,缩小城乡之间信息化程度的差距。
  第二,切实发挥政府部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中,各级农业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发挥主导作用。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引领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明确农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强化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改善农业信息化宏观调控,确保农业信息化的顺利推进。要积极引导和动员相关企业踊跃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大力营造合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良好氛围。要特别注意培养广大农民关注信息、使用信息的习惯,努力使他们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看到效益、得到实惠,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三,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始终坚持把面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宏观服务和面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微观服务,作为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全面整合国际国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优化信息采集监测点,建设国家和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形成标准统一、规模实用的数据库群,完善共享机制,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好国家农业综合门户网站,重点建设县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信息服务站,增强其信息采集和服务功能。要积极推动“金农工程”的实施,健全完善农产品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3个应用系统,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电子政务水平和农业信息服务能力。要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三电合一”工作,扩大信息服务的覆盖面,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要大力培养农业信息人才,加快建立分层次、专业结构合理的农业信息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人员素质。要改进和完善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发布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总之,要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农业信息化实现新的跨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建立体外肝纤维化细
近年来,景泰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不断挖掘革命文化特色,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有效激发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活跃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需要、兴趣、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飞速发展,职业学校的兴起,中职学生越来愈多,但大多数还是都是学习相对较差的生源,尤其数学更是如此,面对中职学生将来考学或就业的需要,数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综合的语文能力当中,写作能力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采用更加具有针
阅知天下事,读来智慧明。对于高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而言,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还有助于学生了解到更多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处,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
在新课改下的教学,特别强调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对中学生的成长愈发重要。体育让学生学会健康的知识,并通过技能训练增强了他们的体魄,培养了意志力。但是目前中
大家很清楚,中职学生来源较为差生教多,因此数学相对差,虽说在中职教育阶段又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课之一,因此要多个角度分析目前教学现状,转变观念,抓措施,即从源头抓起,提
新时代下,高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要培养抽丝剥茧、去伪存真的“求是”精神,深入知识内部,才能把知识学“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
(接上期)二十、对被保险人能繁母猪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有哪些要求?答:被保险人应当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能繁母猪饲养管理的规定,搞好饲养管理,建立、健全和执行防疫、治疗的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