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凌晨四点半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035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一幅流传在网络上的照片,令人震撼。
  据说,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很少见到哪个学生光吃不读,也很少见到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在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
  于是,哈佛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童。
  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人到底有怎样的潜力?人的梦想,为什么在哈佛就能实现?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
  她回忆说:“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两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
  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
  谢娟说,有一个在哈佛学习的北大女孩,她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得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那个北大女孩说,她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很大。“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
  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在哈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上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
  哈佛没有高楼大厦,只有新英格兰的红砖墙。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在校园有一个不起眼的停车位。
  毕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图书馆,尤其是一个个像图书馆那样的人,或者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包装的。
  有人称史华慈是哈佛的一位类似东方的大儒,在他动过癌症手术的82岁高龄的时候,依然天天早上按时去办公室工作,即使有时要倒下。而他办公室里挂大衣的两个衣架,竟是用铁丝胡乱缠绕而成的。
  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3天要啃下一本大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哈佛过桥便是波士顿,哈佛前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在哈佛读博士那几年,没有上过桥没有去过波士顿。
  哈佛学生或是哈佛教授,首先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种证明。
  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
  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哈佛告诉你答案——在哈佛的凌晨四点半。
  哈佛图书馆墙上训言
  1.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
  3.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4.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5.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6.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都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
  7.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8.现在流的口水,将成为明天的眼泪。
  9.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摘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我是留级专家  我3岁开始读一年级,太小了一点,升不了级,就留级。6岁逃难到大陆,在一个地方念小四,跟着跳上初一,又跌落到小三。后来到了佛山华英中学,老师问我最高读几年级,我说初一,就考初一,不及格,就读小六。读了一年毕不了业,那就试试初一吧。读了一年,又升不了学,看来读初一不行,学校又叫我读小六。  1g48年回香港,我爸爸收到华英中学校长的信,说你儿子没什么希望了,不要令我们难做,别回来了。我
期刊
1982年,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是那里的广阔天地造就了我无拘无束的性格。现在想想小时候真的很开心,夏天钓龙虾,冬天打雪仗。但人不会永远留在童年,6岁那年我去镇上念小学。  上小学时,我品学兼优,还当过三好学生。从那日寸起,我开始读课外书,嗜书如命。一到晚上,我就窝在被子里看书,常常看到半夜,真是佩服自己的这双眼睛百看不坏,视力向来绝佳。只是父母不允,常常在我看得紧张之时杀过来
期刊
前些天的一个晚上,我在街边跑完步以后,沿着洒有淡黄色灯光的林阴道随意地走着;忽然,我听到幽蓝而高的夜空中传来几声久违了的布谷鸟的鸣声,我的心府豁然洞开,一下子仿佛置身故乡的田野。我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叫了几声,也算是对飞过城市上空的布谷鸟的回应。  后来又有多次在这城市里听到布谷的叫声,奇怪的是都在夜间。也许白天市声太嘈杂,根本听不见;也许布谷鸟也喜欢在夜间出来——夜里安静也显得空旷多了,空气不消说也
期刊
在我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上有一座桥,成都人称它为二号桥。我每晚+点从桥上经过都会看到三个年轻小贩在路灯下玩扑克。他们的身后放着三辆自行车,车上的家什表明他们的身份,一个是卖爆米花的,一个是卖甘蔗的,一个是卖花的。他们这种小摊贩是城管重点打击的对象,他们的谋生也就显得格外的不易。白天他们和城管打游击,东奔西跑游窜于城市越来越少的空白管理地带,把车上的货物换成为数并不太多的钱。每晚九点左右,他们就像归巢性
期刊
在17岁那年,我读过一句格言,大概内容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这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这句话从读到之日起,就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还愿意做我今天原本应该做的事情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是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做出改变的时刻到了。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早晨7:30我做了一个检查
期刊
①吃完团年饭,刚生燃火盆,雪就一团一团砸下来了。  ②我猫在火盆前烤火,双手夸张地在火苗上抓来抓去。新婚才三个月的妻偎在我身旁,把手笼在袖子里。妻是城里人,正月初五要上班,妻不想让同事闻见她手上烤过火的柴火味儿。  ③爹烤了会火,又咳嗽了一通,开始脱我给他买的大头靴,换上一双大胶鞋。我问爹,下这大的雪,换鞋干啥去?  ④爹没言语,娘插了句,能干啥,挖南瓜窝子呗!我想起来了,老辈人传下的规矩,三十吃
期刊
我小的时候,生产大队还没有解散,我们是第二生产队。白天,大人在田里劳作,我们在地头跑和玩,满头大汗。  不远处是队里的瓜地,我们更喜欢去那里,看新芽一天天长大,秧子伸长,开花,结果。那时候,每家都有自留地,队上种小麦、玉米,自留地也会种,唯有瓜,很少有人种,粮食都不够吃,种瓜,从来没有想过。  种瓜是一门手艺活。队上特意聘请了一个外地人侍弄那片瓜地。从播下种子到瓜熟,都由他负责。  地里种的大多是
期刊
有一段时间我在伦敦住,大不列颠给我的印象除了完善的交通和遍地的风衣之外,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了。我还记得住进宿舍的当晚,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外面下着伦敦常见的绵绵细雨,内心愁苦万分。这时听到有人敲门,然后几个白人很热情地冲进来,兴高采烈地说有个party,邀请我去参加。尽管这在一个中国人看来非常突兀,但我还是跟着去了,并度过了一个难忘而愉快的夜晚。  我有时候在路边抽烟,会有伦敦青皮跑过来借火。对方
期刊
在我的感受里,有些地方是为了谨慎地瞻仰,适宜延宕时光的惊艳,而有些地方,则闲适而妥帖,正可温柔岁月的缠绵。  比如,江南。  心中的江南是博大的、深邃的,又是饱满的、诗意的,甚至是恣意的、自由的。  随处可见的风景,以及一花一木里毫不牵强的细节,昭示着江南的精致品质。  三月是江南的豆蔻青春,似锦繁花装点着她开心的笑靥,如绸绿水勾连起她美丽的衣裳,馥郁花香弥漫着她可人的气息,氤氲云烟诠释着她温柔的
期刊
从老子诞生地河南省鹿邑县发车,沿着这位东方先哲当年出关的道路一路向西,中途在老子归隐处栾川县老君山住了一夜,第二天傍晚顺利抵达老子和关令尹喜相遇,并在此开始《道德经》著述的函谷关。如今,这个关口是在河南省灵宝市的地界之内。  应着“重走东方先哲出关路”的名头自驾游来到灵宝市,来到函谷关,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让我不胜欣喜的物事,却是晚餐饭桌上那一盘似乎和老子并无关系的榆钱麦饭。  榆钱是榆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