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乐学情境的创设技巧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素质教育,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再抱有厌学的心态,让学生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乐学”。本文将就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乐学情境进行简要地探讨。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乐学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程中,理论性的东西有很多,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们讲述理论知识,学生是不易接受的,这就需要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有关平行线方面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行线都有哪些,如道路上的斑马线、黑板的上下边等,并根据学生所举出的例子,引出教学课题,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那么这些平行线又是如何画出的呢?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这些性质能否帮助我们画出平行线?这些特点又是否能让我们判断何为平行线?进行判断与推定的方法又有哪些?这样将生活实际带入数学课堂,既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够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数学故事,创设乐学情境
  数学故事有时反映的是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时体现的是知识点的根本性质,用各种各样的数学故事来创设乐学情境,既能加深学生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又能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无理数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入历史故事: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上只有整数与分数,然而他的学生希伯斯通过对正方形的研究,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对角线既非整数,亦非分数,而是一种没被人们认识的数。因为希伯斯的发现推翻了毕达哥拉斯的权威理论,而被扔进海中处死。于是,学生们在对先人为真理献身的感叹与惋惜中进入对无理数的学习。又如在讲用方程解题时可以给学生讲述与之相关的典故:在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他是符号代数之父,其成就与欧几里得不分上下。但是他的生平与年龄却并不见诸史料,对他的了解只能从其特别的墓志铭上得到一些。全文是:“路过的人,这里安眠着丢番图,以下数量能够告诉你他的一生。幸福的童年占据了他童年的■;又过了他生命的■,脸上长起了胡须;他结婚了,度过了生命的■;再过5年,他很幸福有了儿子;可惜儿子的寿命只有他全部年龄的二分之一;儿子去世后,他痛苦而悲伤地过了4年,最终与世长辞。请你算一下,丢番图活了多少年才去见死神。”精彩的故事,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这时候再进行列方程解题的讲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将“我要学”进一步变成“我乐学”。
  三、强化实践操作,创设乐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方法,用这种方式来创设让学生发现问题的乐学情境,使学生以实践者的角度来进行学习。在有趣的实践情境中学会科学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逐渐了解探究数学的方法与过程。如在进行圆柱侧面积计算的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制圆柱模型,在上课时,让学生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这时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说出来。学生会对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产生各种疑问:为什么我这个是长方形的?为什么我这个是平行四边形的?针对这些形状不同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发现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种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的方法,能够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
  四、进行数学游戏,创设乐学情境
  进行有趣的互动性强的数学游戏,这对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氛围更为有利,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活跃。如在进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讲解时,其实没有必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创设出一些教学情境,如:大家都知道,纵向的是列,横向的是排,现在就请各位同学按照自己的座位,将自己的位置准确地说出来,然后进行抢答。通过该游戏,可以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要想在平面中进行准确的定位,必须要有的两个量是什么,可以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教学在开心愉悦的气氛中完成,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设置悬念问题,创设乐学情境
  在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当中,教师只是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到好奇,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数学学习上来。尤其是在进行新课的讲解时,要以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创设出一种悬念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答案的兴趣,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程的学习,自发地去探讨、去发现、去合作。如在进行频率和概率的讲解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同学们取出一张纸,把自己的生日写上去,然后将纸叠好,互相之间不许交流。这时教师就可以神秘地告诉学生:“我有个很厉害的本事,可以在不看你们纸片的情况下,也知道你们之中,最少有两人是同一天的生日,信不信?”这时学生都会十分惊奇,并且开始有人明确表示不信,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日写到黑板上,很快学生就会发现果然有几名同学生日是一样的(50人中有2人生日一样的概率是97%)。这个结论与学生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出来。
  六、利用幽默语言,创设乐学情景
  幽默的语言是枯燥的数学教学中的调味剂,也是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的必要方法。它能够有效地驱除学习的疲劳,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思维感知和知识掌握能力。如在学习了平行线判定方法之后,有的学生因为对其理解不了,导致做题没有条理,逻辑不严密。为了让他们对自己的问题重视起来,让他们主动去找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中,对解题条件不充分就写出答案的同学说:“上次你跟我请假,第一次跟我说你不想来上学了,我挺生气的,后来再请假时你对我说你生病了要请假,我不就给你假了么,理由不充分,是不行的。”对解题过程混乱的学生可以举例:“我想上厕所,所以小明请病假,这是什么关系?”学生听了会哄堂大笑,可是在笑过后,却记住了数学解题思路要清晰,书写要有条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乐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总结。事实证明,良好的乐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让学生拥有乐学心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它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协调好人地关系已成为区域用地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多伦县为研究区,
约翰内斯·维米尔是十七世纪荷兰令人瞩目的风俗画家,同时也是荷兰小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多表现日常生活的场景,画幅小而精致,作品结构严谨,色调和谐,形体坚实而浑厚,笔
通过“三讲”教育 ,大力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学风 ,激发了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 ,通过相信和依靠群众 ,实行开门整风 ,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 ,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等
区域经济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经济之间并不是彼此隔绝的“孤岛”,而是相互关系的,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其内在因素,而是越来越多的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近年
食物出现在各种艺术品上,从古代埃及的坟墓到现代欧洲的静物画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是在艺术中,苹果并不仅仅是苹果,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很多食物都有特殊的意思,而且随着
中央决定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 ,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这是当前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根据中央、广东省委的统
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大渡河流域中段,县内地貌切割较深,地质构造发育,地震时有发生,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县域内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人类活动集中且强度较大,人地矛盾突出。县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高,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难度极大。开展泸定县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有利于保护县域的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预防生态问题发生。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和遥感数据,集成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选取1
历史画是美术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在西方,从14世纪起历史画就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广泛流行。19世纪初期,新古典主义和学院派把历史画奉为最高等级的绘画题材。中国的历
根据上海工业系统面向新世纪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干部、党员队伍的实际,上海市工业党委提出,今年要在干部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增强“创业责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主题教育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人口与土地资源分布越来越不均衡,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需要借助合理地组织土地利用来解决,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