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三维基准转换的稳健估计

来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基准转换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和摄影测量。因为处理非线性的三维基准转换较困难 ,大多数情况下 ,是用线性的三维基准转换来解决问题 ,为此 ,提出了一种新的简便方法来处理非线性三维基准转换问题。该方法应用了稳健估计原理 ,使解算得到的转换参数更加稳定和可靠。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非常有效。
其他文献
应用欧拉矢量方法,建立了板内块体运动模型。根据运动模型,应用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2期观测结果,计算了我国大陆板内块体的现今运动量。
结合欧盟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着重从质量指标、试验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完善我国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的建议。
龙门山断裂构造带作为川青地块与扬子地块的碰撞边界,具有特殊的构造性质及明显的分段性.根据1991年以来GPS观测结果,对其分段活动性的研究表明:断裂带运动速率北段为1.54 mm
面向21世纪,面向市场经济。小城镇规划要在寻求自身特质和规律之基础上,从规划的供求关系入手,对现行的规划观念,规划方法,规划目标和规划过程实行有效的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城镇
由于自由网平差模型秩亏,法方程存在无穷多组解。从测量角度来看,就是网的绝对位置无法确定,网形浮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基准(参考系)来固定测量网。也就是说,给定基准条件的同时也就给定了坐标系。那么基准条件中必然包含定义坐标系的信息。推导出一种法方程的通解,给出了由基准定义相应坐标系的相关公式,通过算例验证了基准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探索了一种新的基准站上空垂直电离层电子浓度(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计算方法,即从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和双频观测值入手计算VTEC。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计算得到的VTEC与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提供的VTEC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且内符合精度良好,能反映电离层活动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利用重力场实测资料及最新的高分辨率超高阶重力位模型 IGG97LB(72 0阶 )计算了三江地区不同场源的重力场。在分析研究了不同场源重力场特征之后 ,结合地震层析成像资料 ,得出了初步结论 :(1)三江地区的康滇菱形块体内部的物质是由青藏高原下面物质向南东方向延伸来的 ,可见康滇菱形块体与青藏高原的关系密切 ;(2 )康滇菱形块体的低速度层厚度大于周边地区 ;(3)从三江地区重力场特征及历史上地
根据实例,总体介绍了用GPS监测城市地表形变的观测及数据处理方法。首先根据GPS获得的基线结果进行3维自由网平差,由定期观测获得了各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然后针对城市监测范围较小,在将其按照矩形格网划分后,给出了两种拟合方法:线性内插法和多面函数拟合法。据此,计算获得了城市地表的水平位移场和垂直位移(沉降)面,并对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作了比较。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水平位移场、垂直沉降面及其等值
期刊
<正>最大角问题在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中都有涉及,此类问题,一般是根据题设条件建立角的目标函数,然后用函数、导数、不等式等知识解决问题,很少会从平面几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