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PS双频载波相位单历元解算电离层VTEC

来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被引量 : 50次 | 上传用户:E200902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了一种新的基准站上空垂直电离层电子浓度(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计算方法,即从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和双频观测值入手计算VTEC。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计算得到的VTEC与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提供的VTEC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且内符合精度良好,能反映电离层活动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心室电风暴是指24h内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反复发作2次以上,需要紧急抢救的临床证候群,近几年来我们对心室电风暴患者经临时心脏起搏成功终止,观总结报道如下。
分析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内解算应变的方法及其特点,并以Matlab为开发平台,研制出一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中解算应变的程序GPSstrain。利用GPS监测网测站位移(速率),该程序能够解算剪切应变(γ1、γ2)、面应变、块体旋转、主应变及其方向、最大剪切应变及其方向,同时也可解算出这些应变分量的误差。另外该程序还具有高斯投影解算功能,根据各测站坐标能够自动形成所有的Delau
利用云南地区 1999~ 2 0 0 1年GPS观测结果 ,采用稳健 贝叶斯最小二乘算法与多断裂位错模型 ,分析研究了云南地区主要断层运动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地壳水平运动明显受断裂活动的影响 ;断裂活动性质与构造地质结果一致 ;红河断裂带活动以北段为最 ,中段次之 ,南段最小 ;小江断裂带活动最强烈 ,其次为澜沧江断裂带、怒江断裂带北段 ,曲江断裂带显示出枢纽断层特征 ;各断层具有每年
从应力释放角度研究断层相互作用,采用合应力描述已发震断层对相邻活断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认为,合应力为正的地区,未来发震的可能性增大;反之,发震的可能性减小。对华北地区1966~1977年发生的14次6级以上地震进行了预测效能检验,结果表明,合应力为正值的地区与后继强震的相关达75%。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华北地区,给出了该地区2005年前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区,为中长期地震预报提供依据。
应用三维动态有限元方法研究了中国北部地区的地壳对邻近的渤海与黄海海平面变化的响应.虽然此应力场过于微弱不足以引发地震,但发现应力集中的位置及应力场变化较大的位置恰
应用欧拉矢量方法,建立了板内块体运动模型。根据运动模型,应用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2期观测结果,计算了我国大陆板内块体的现今运动量。
结合欧盟标准和世界燃油规范,着重从质量指标、试验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完善我国车用汽柴油国家标准的建议。
龙门山断裂构造带作为川青地块与扬子地块的碰撞边界,具有特殊的构造性质及明显的分段性.根据1991年以来GPS观测结果,对其分段活动性的研究表明:断裂带运动速率北段为1.54 mm
面向21世纪,面向市场经济。小城镇规划要在寻求自身特质和规律之基础上,从规划的供求关系入手,对现行的规划观念,规划方法,规划目标和规划过程实行有效的变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城镇
由于自由网平差模型秩亏,法方程存在无穷多组解。从测量角度来看,就是网的绝对位置无法确定,网形浮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基准(参考系)来固定测量网。也就是说,给定基准条件的同时也就给定了坐标系。那么基准条件中必然包含定义坐标系的信息。推导出一种法方程的通解,给出了由基准定义相应坐标系的相关公式,通过算例验证了基准和坐标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