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贵写实 ——关于《再见了,亲人》中人物安排的一点看法

来源 :新课程(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lee1985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见了,亲人》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文章中的开篇之作。文章叙述的是1958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最后一批从朝鲜土地上撤离时,朝鲜人民到车站送别时的情境。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选取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典型人物,通过叙述与抒情的表达方式,歌颂和赞美了中朝两国人民用血凝结而成的深厚的国际友谊。笔者2013年4月18日在一所学校听了一位教师执教该课的示范课 “Goodbye, loved ones” is the opening of the fourth group of articles in the fifth grade of the New Curriculum PEP.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when North Koreans sent their farewell farewell to the station when the last of the Chinese Volunteers soldiers were evacuated from North Korea in October 1958. With full of affectionate pen and ink, with the tone of volunteer soldiers, the author selected three typical figures: aunt, Xiaojinhua and sister-in-law. Through the way of expression and lyrical expression, the author praised and praised the deep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On April 18, 2013, the author listened to a demonstration class of a teacher in a school in a school
其他文献
古琴,又称琴,是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工具,熔铸着他们理想人格的追求.《溪山琴况》是古琴美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人理想人格建构的典型文本.
本文研究唐代制诰,主要从制诰的运行程序,制诰的两大草拟主体(包括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制诰的分类和文体结构,制诰和文学的关系的若干问题,制诰的文献学研究等六个方面进行。第一
本文以语义语法学为理论背景,选取核心动词“吃”进行义项辨析和义征分析,区分基本义和引申义。在受限语料中,对动词“吃”(基本义)所支配的句法语义范畴中的词语进行词频统计,遵
  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成體系文字,本文正是以系统論爲理論指導,以計算機數據庫爲技術手段,對2477個構形明確的甲骨字形的底層結構要素——構件進行了窮盡性的梳理及量化统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犹如一颗闪耀的流星,她生命短暂而又命运多舛。她是一位极其注重生命体验的作家,她关注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描写的对象也是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但作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