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铸人生——从《溪山琴况》看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追求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ih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琴,又称琴,是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重要工具,熔铸着他们理想人格的追求.《溪山琴况》是古琴美学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传统文人理想人格建构的典型文本.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古琴的重要价值.首先,古琴在中国传统文人缅怀先祖圣贤,加深朋友之间、亲人之间、君臣之间的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古琴,中国传统文人可以教化后世子孙,可以审视天地万物,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文人将理想与感情移入到古琴中去,通过想象与联想唤起内心丰富的情感. 其次,古琴与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人格追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古琴的结构论,古人对琴长、琴宽,琴弦名称,琴的选材等等的要求都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自琴曲的旋律节奏论,古琴自身音色、音高,指法上的无限潜力令古代文人对其爱不释手.自古琴的打谱论,琴谱神奇的记谱方式极大拓展了汉字的表意功能,字体本身含义丰富,承载了琴人的生命思考.古琴琴谱不计节奏,具有极大的自由,凝固着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与追求.古琴琴谱,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生命音符.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中国传统文人对古琴情有独钟.《溪山琴况》是古琴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体现着中国传统文人理想人格的追求. 第二部分,《溪山琴况》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在自身修养方面的理想人格追求.《溪山琴况》论述的宛转成韵、缓而有迟,经岁锻炼、循循练之,既得体势之美、又有文质之宜,体曲之意、悉曲之情,高朗纯粹、明心见性等是对琴人由演奏技法到演奏心境,由练指到练曲再到练心的一系列要求.与之相应的文人追求,从温柔敦厚,自强不息,到文质彬彬,至情至性,再到纯粹本色,澄明心境是正心修身之从外到内、从身到心等各个方面的体现,是一种克己的表现.正心修身实质是对克己为人为善的追求. 第三部分,《溪山琴况》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在人与环境关系方面的理想人格追求.首先,在人与社会环境方面,操琴时对不落时调、古雅自见、祛邪存正的要求体现在处理人与时人、人与人民、人与国君的关系上,其实质就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一个追求真理的过程.其次,在人与自然环境方面,通过以气充体、以神邀游、神游气化的一系列准备,人不仅将琴音升华成琴韵,其自身也自由的在自然中畅游驰骋.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一个发掘美、欣赏美、畅游美的过程. 《溪山琴况》体现出的一系列人格追求对应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真善美相统一、天人合一的原则.真善美相统一,统一于"仁";天人合一,追求自由境界.追求齐家治国,以求造福于人民实现国富民强,是实施"仁政"的表现;修身为善,是仁义礼智的要求;正所谓里仁为美,因此,真善美统一于"仁".天人合一,则人与自然外物不再有"隔",呈现出物我两忘,我与天地上下贯通的境界.天人合一是依照心对自然进行把握与彻悟,因而它是畅快而自由的,所以天人合一合为自由.《溪山琴况》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人格追求,其中既有对社会的关注,又有对自然的关怀;既有对自我超我的要求,又有对本我真我的勉励.《溪山琴况》不仅仅是一部琴论,同时也是一部记录中国传统文人理想人格追求的论著. 然而,《溪山琴况》体现的还只是中国传统文人理想人格的追求.本文余论部分讨论了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理想与现实世界的差距.这种差距表现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两面性:一方面自谦,一方面又自满;一方面理想化,一方面又世俗化;一方面觊觎入仕的荣耀,一方面又慨叹出世的逍遥.
其他文献
中国招贴艺术主要经历了上个世纪初以月份牌为主的商业招贴、新中国成立后为政治服务的宣传画和改革开放后的招贴艺术三个阶段。招贴本身不仅具有实际的应用性,还具有文献性
经常抖腿的习惯不好,但对长期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来说,紧张工作之余,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经常抖抖腿,是有利健康的。  上班族大多一坐一整天,抖抖腿是消除疲劳的好方法。久坐不动会导致气血不畅,使肌肉松弛,弹性降低,下肢酸胀,倦怠乏力。  适当抖抖腿可以促进静脉血液流动,让血液回流加快,酸胀感和疲劳感也就得以缓解。另外,抖腿还可以燃烧腿部脂肪,具有瘦身的作用。除了抖腿,用双手拍拍腿、站起来走几步,也可
王安忆是一个十分关注人的心灵世界的作家,对孤独的抒写在她的作品中一再凸显。她以细腻的笔触描摹孤独,将其当作一种普遍而根本的生存困境加以表现。在她的笔下,对孤独的感知总
数字摄像机的摄像头在缩放时产生较大声噪,回放时主观听觉十分明显,因此需要研究一种高质量语音降噪算法,用于消除机械声噪,同时避免产生语音畸变.通过分析传声器阵列及带噪
当前,我国的工程建设施工中,降水通常采用的是明沟明排的方式,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强的局限性,其对基坑当中积水也不能在短时间之内就得到有效的处理,此外,在后期也没有对其进行
女性在中国几千年专制制度的压迫下一直承受着命运的捉弄。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她们的地位有了提高,对社会的作用也日渐重要,但同时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大,时常陷入困境。女性
瑞士籍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创作生涯从19世纪末开始持续到20世纪中叶。作为世纪变迁的见证人,黑塞的小说创作并不直接写种种历史大事,而只用细腻的
前不久,年过70岁的崔大伯和女婿、外孙三人在家。崔大伯上卫生间发现没手纸了,就想让女婿帮忙一下,可他愣是想不出来女婿的名字叫什么,也不知道该叫女婿什么称呼,只好大叫“我女儿的老公,快来帮我一下!”  这个事情后来在家里引为笑谈,女儿女婿都笑崔大伯用词这么新潮、非主流。只有6岁的外孙像小大人般问他:“外公,你是不是老年痴呆了啊?”孩子只是模仿电视剧的剧情讲话,崔大伯自己却上心了,特地去做了检查。医生
周思维将绘画内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这使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现今使用同样媒介的这一批欧洲艺术家的异类:事实上,他所涉及的关于基础图形的思考,让他在跨越艺术和大众媒介的
“五四”新文学的发展及其话语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与出版传媒的发展联系紧密。出版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种种限制。在“五四”新文学时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