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慢为契机,追寻真实的地理课堂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是要浪费时间。”在新课程标准的视野下,地理教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慢过程。但是。当前的地理课堂依然存在“伪学习”,学生没有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学习究竟是如何真正发生的?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研究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是一个值得永恒追寻的课题。本文从“放慢教学脚步,追寻真实课堂”的角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地理教学;放慢脚步;真实课堂
  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是要浪费时间。”在新课程标准的视野下,地理教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慢过程,是引导学生经历立体的、有生命力的体验活动。但是,当前的地理课堂呈现出“容量大、节奏快”的“伪学习”,其教学过程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学生没有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学习究竟是如何真正发生的?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话题。从某种程度上说,研究如何让学习真正发生是一个值得永恒追寻的课题。基于此,本文拟从“放慢教学脚步,追寻真实课堂”的角度切人,联系教学实际,收集、分析典型案例,分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贴着质疑慢下来,让争辩来得多一些——解疑释惑
  “学则须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始,是创造的基础。有效教学理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从关注学案的落实走向关注学生的思维,从关注问题的答案走向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按各自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常有“古灵精怪”的想法,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在“质疑”处慢下脚步,做到“以学定教”,创造性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盘活质疑点,使课堂呈现“一波未平,又生波澜”的精彩灵动,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地球自转的意义”(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后)
  师:“为什么太阳东升西落?”
  生:“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
  生:老师,我认为太阳可以从西边升起的。(一个女生突然反驳,引起了其他学生一阵骚动)
  策略1:
  师: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课后有时间才研究,好吗?
  (为了保证课堂的顺畅,老师采用了“逃避掩饰”法来处理,提出质疑的学生只能作罢,其他学生也没有太在意了,课堂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
  策略2:
  师:你的看法真特别!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
  生:我感觉就是可以的,我在照镜子里看到……左手和右手是相反的。
  (提出问题的学生慢慢地回答)
  生:是哦!(一些同学应和着)
  师:大家有什么意见?那我们一起讨论下。
  生:太阳真的可以从西边升起?我不同意……(议论纷纷,有同学说不能,有同学说能,但是还没能找到充足的证据)
  生:刚才老师没有说明站在什么地方看太阳,就好像从镜子里看到的景象一样,会出现相反的方向的。
  师:大家讨论得很积极哦!要不要向“网络大使”求证?(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诱导学生自己探究)
  生:好!(地理科代表马上利用老师上课的电脑查询,找到了答案:太阳从东边出来是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有关。太阳系的其他行星,除金星外都与地球一样是自西向东自转及公转的。所以,在金星上或者在较高纬度自东向西飞行的飞行器上看太阳,是有可能看到从西边升起的)
  师:奇迹真的发生了,谢谢提出质疑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地理真的很神秘,让我们围绕“地球自转”,在课后收集有关的信息,下一节课大家分享哦!(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的相对论真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挑战“不可能”的权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后续]学生的探究意识完全被激发,课后又带回两个新颖的问题:
  1.一些学生分享了在宾馆拍摄的伦敦、巴黎、北京、纽约时钟的照片。
  2.分享了南极点的时区。按照国际惯例,美国南极点考察站(阿蒙森一斯科站),采用新西兰时间,即东12区的区时1
  这里,我以学生的质疑为契机,临时生成了“质疑结论一举例验证一修改表述一发现真理”的活动,自然地把课堂引向深入,使认识不断深化、理解不断深入、思维不断进发,一层一层地剥开谜团,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使“质疑”生成了一种“慢下来”的活动,使浅层次的活动进一步得以提升。同时,在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背后,学生领悟到质疑提问的重要性,问题意识进一步得到培养,积累了提问的经验。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事实证明,质疑促使问题不断卷入,充实了学习的材料,为知识的掌握和经验的生长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背景。在教学中,我们不要为了执行预定计划和圆满完成某个教学任务而“开快车、赶进度”,必要时应该慢下来用心去洞察、把握“质疑”,静下心来聆听学生心声,把有价值的质疑点聚焦、放大,生成新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倾听中感知、在合作中辩论、在辩论中明晰、在明晰中启迪、在思考中生长,积累更丰富的地理活动经验,收获没有“预约”的精彩。
  二、逮着错误慢下来。让答案来得迟一些——靜待花开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受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的局限,他们对一些地理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片面性。在地理实践中,学生难免会碰到“出错、困惑、混沌”,这时,我们不应该怕浪费了时间,急着评价和打断学生的表达,或者过早地把现成的知识和盘托出,而应该给学生一个纠正的机会、一段思考的时间,静候学生打开思维,寻找到“真知”。
  [案例分析]“世界的人口”
  1.突闻狂言,遭遇冷场。   师:用什么措施控制人口的增长?
  生:我认为战争和自然灾难对控制人口是最有效的!(大家愣住了)
  2.将错就错一一衍生议论。
  师:这个看法真特别呀!大家对他的观点有同感吗?(急中生智)
  师:请各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
  生:他的观点简直没有人性!……(讨论声响成一片)
  3.推波助澜一一掀起辩论。
  师:意见不一致啊!我们分正方和反方进行一场辩论擂台赛吧!(临时插入小fRPK)
  生:“使生灵涂炭,违反人道主义”“自然灾害,适者生存,无可厚非”“现在世界的主题是和平”……(PK进行中)
  4.春风化雨一一循循善诱。
  师:刚才的发言是你的真实想法吗?从哪里知道的?(和蔼地问)
  生:从网上查到的……(支吾着)
  师:你很善于收集信息呀,你了解的知识真多!(给予肯定)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放松下吧!(播放《和平之歌》,让学生感悟到和平、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
  师:我们在网上浏览信息的时候,要注意分辨是非,吸收健康、良好的信息,用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方法控制人口是不符合人类发展方向的……(顺势引导)
  “这节课太精彩啦!”“我懂得了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课铃响了,可学生依旧沉浸在品评、讨论当中。
  这里,我以“网虫”在认知与情感上的缺陷、片面为契机,放慢教学速度,重新回到教学原点,放手让学生讨论,临时插入了“辩论擂台赛”,为学生的思考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通过思考、讨论、争辩,使“哑火”的课堂顿生波澜,让学生恢复理性思考,让“错误”伴随着师生共同成长,让真实的情感静静流淌,引起师生的感情共鸣,泛起美丽的思维涟漪。
  正所谓“错得自然,慢出实效”,错误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真实的课堂教学会因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等待是一种教学慢的境界”,我们要用心倾听、敏锐捕捉和充分肯定,选择适当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把“错误”当作生成的“课眼”,静候孩子在错误中纠正、认知和慢慢成长。
  三、循着合作慢下来,让展示来得晚一些——人人参与
  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新课标指出,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实践表明,立体的、有生命力的“真合作”是基于学生经历了“前奏”活动后所产生的体验,以及形成的思维经验的“由熟生巧”,具有“根基”的作用。合作前,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还要创新合作方式,不拘囿于固定的方向;要拓宽合作的深度、厚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和思考,形成独立见解及打开思维。
  [案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小组合作用橡皮泥动手制作等高线模型。
  策略(一)
  1.老师出示自制的山体模型,请学生说出山体的山峰、陡坡、缓坡、悬崖、鞍部、山脊与山谷的地形部位。
  2.多媒体课件演示等高线绘制的过程,把山体模型按相对高度水平切成七块,观察七块模型的底截面线,绘出与模型相一致的等高线板图,在每条线上标出海拔高度。
  3.各小组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山体模型。(有高低不同的两个山顶,陡缓不同的两种山坡,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表形态)
  4.各小组用自制模型,按照示范,水平切割成四块,依次从山脚到山顶把每块底截面线绘在白纸上。
  此策略安排的小组合作活动,“看模型说说一多媒体演示一合作制作模型一按照示范切割一组长代表汇报”几个流程看似指向鲜明、层层深入,分工合作,任务完成得又有序、又快,效果看着不错,学生们基本上能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但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忘记,对其中的意义也理解不深。
  究其原因,上述合作活动的根基“土壤”不够,老师早早安排好了合作的路径,先简单地说说地形部位,就用多媒体演示了等高线绘制的过程,学生根本没有触及思维;接着被安排进行合作,学生没有真实的思考路径,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模仿、训练和机械记忆,并未能进入思维深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没有经验和知识的积淀。
  策略(二)
  师:怎样在一个平面上绘制出一座山,能表现出这座山有多高、哪里缓、哪里陡?(提出问题)
  师:碰到困难了哦!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个山体模型,再仔细想想。
  生:画一幅俯瞰的地图,把山体一层一层地画出来……(学生开始有感知并大胆猜想)
  师:看来大家有不同意见哦。请各小组讨论下,然后汇报。
  生:绘制一幅俯瞰的地图,将山体一圈一圈地画出来,同时标出高度;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高度,在图例区标明各种颜色所表示的高度。
  (小组汇报,检测到学生能够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等高线地形图的两种基本绘图方法,孕育了科学表述的两种方法一一标注等高线法和分层设色法)
  师:那么我们分小组来制作一个山体……
  (各小组用橡皮泥制作山体模型,并尝试用投影的方法将小山的每个不同高度的点投射在纸上,一圈一圈地呈现出来,诱导学生把实物与等高线图结合起来,透彻理解了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地理名词)
  师:我们的动手制作的模型真有用哦!我们请电脑小博士再来深度探究。
  (继续诱导各小组用自制模型,按照示范,水平切割成四块,依次从山脚到山顶把每块底截面线绘在白纸上)
  学:我们可以……
  这里,我没有一味追求流畅,不满足学生的浮于表象的“说”,而是先对“制作”进行充分“铺垫”,推迟“小组合作制作模型”活动的切入。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单独思考、猜想;當学生碰壁时,适时拿出教具一一山体的模型,让学生认真观察;经深度思考后,又趁热打铁提出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思想的碰撞,使学生能够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等高线地形图的两种基本绘图方法一一标注等高线法和分层设色法,使学生经历了科学的“深度”猜想过程,为下面的“制作”奠定了充盈的知识与思想准备;在“制作”的合作中,根据具体的学情,用多媒体演示等高线绘制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操作、尝试,给足时间让学生多次实验,丰盈了学生“猜想、思考、观察、分析、讨论、质疑、动手”的过程,使学生的积极情感被不断升华,思维不断被“再创造”,思维链条不断被夯实,凸显了合作的真谛。   “思维时间的长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由此得到启迪:我们不要为了“热闹”和赶进度而压缩合作的时间和空间,降低合作探究的含金量。
  四、顺着实践慢下来。让体验来得深一些——感悟内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课内获得的知识是“闻知”“说知”,实践获得的知识是“亲知”。实践表明,教学除了让学生收获结果之外,更应该收获一段体验、一种历练、一种感悟和一种内化。但是在实践中,不少地理教师对“体验活动”认识不够,还是把时间消耗在教室里,实践活动被做题活动代替了,很少带领学生去观察、调查、询问以获取资料,并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深刻的亲身体验与用心感悟。我们要让地理教学回归到生活中,延伸和拓展学习空间,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探究,充分调动“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从而增加对地理知识的感悟和内化,提高地理素养。
  [案例分析]“怎样应用地图”
  策略(一)
  课前安排学生收集身边的地图,在课堂上互相分享;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生活中的地图素材,教师介绍地图的功能;展示学校的立体模型,让学生画出学校的平面图……课堂热闹,学生反应热烈,但是在知识检查时效果不佳。
  策略(二)
  先让学生互相分享收集到的地图,结合课堂讲授,感知地图的各种功能,接着提出实践题“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图”;然后带学生参观校园,各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按照地理课上所学的方法,对学校进行测量勘察,记下方位、记下建筑物、确立比例尺和方向,合作绘图……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画着、探索着、享受着,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浸润在活动中。
  虽然花去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但没有停留在“纸上谈兵”,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真实的环境中不断思考、体验与感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使学习真正走入学生的世界,使课堂不断走向深远,加深了对地图的理解。
  由此看到,学习是一个“慢在过程、赢在体验”的過程,让学生立足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学生才会主动探究、凝聚体验和感悟内化,促进了对地理概念、技能的理解、掌握,收获到一份幸福、一种收获和一种享受。
  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说“教育是慢的艺术”,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也曾说过:“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快乐。”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成为一位为学生开启“教育之门”的人,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生命成长的高度去思考教学,捕捉放慢教学脚步的契机,智慧地循着学情走,舍得花时间把学生“卷”人新的探究,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完整地经历知识的“构建和再创造”,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阳光和鲜花,让学习真正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开展“学校认同”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利于良好关系的形成,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为了厘清学生对“学校认同”这一评价的认识,广州市富豪山庄小学从认知、情感、评价、行为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模型,设计学生调查问卷。调查研究表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校认同度”,学校应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师资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建设良好关系。  【关键词】学校认同;阳光评价;幸福教育  《广州市教育局实施中小学教育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事物,新观念,也层出不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越来越显示出不足与滞后,面临着是严峻的挑战与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是我们为人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教育 ”,让学生有创新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以通过复习、新
本报综合消息 3月29日,2017年全省教育装备工作会议在江门市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局分管局领导和教育装备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省教育装备中心有关人员70多人参加会议。  会上,王创副厅长对做好新时期我省教育装备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正确认识教育装备面临的新形势。二是要准确把握新时期教育装备工作的核心内容。三是要切实加强教育装备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要加强
儿童天性好动,由于阅历浅,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远远落后于成年人,面对小学阶段繁重的学业,社会、学校、家庭不同程度的施压,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苦苦地追求考试分数。部分学生由于思想过度紧张、身体过度疲劳,失去了“人身自由”,导致恐学、厌学等心理。1963年,美国著名特殊教育专家柯克由此提出了“学习障碍”这一术语。小学生的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闭锁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
本报综合消息 6月15日,全省电教工作暨业务培训会议在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召开,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那佳,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唐连章等出席。全省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及顺德区教育局分管电教和信息化领导,各市、县(区)电教站长(馆长)、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等180人参加会议。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那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充分肯定了我省去年电教和教育信息化工作, 我省各地“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应用引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为了让孩子轻松识字,把以面带点作为指导思想,用课前预习、课前录音、课后背诵、周末讲故事录音、古文背诵、古诗背诵等方法让孩子反复识字,轻松记字。  [关键词]以面带点;轻松;识字  新课标低年级语文课时少、识字量大,如果只是简单让学生认字、记字,显得很枯燥,学生很容易厌烦,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经常记不住字,学起语文来感觉很吃力,时间长了,就会对语文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那么,如何有效地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呢?教师应以文为本,以独特的视角挖掘写作的训练点,引导学生积累词句、感悟思想、吸收文章的精华,逐渐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认识,才能提高表达能力。  【关键词】读中积累;读中悟写;读中导写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
本报综合报道为高质量高水平研制《广东教育现代化2030》《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5月9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召开专题工作研讨会,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主持会议,副院长劳汉生、李海东,各室正副主任和有关业务骨干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真研究分析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与发展趋势,总结了我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经验做法,提出了我省深化教育改革发
摘要:即使是最完美的孩子也会有缺点,但人也不会一无是处;即使是最差劲的孩子也一定有他的优点。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材、可琢之玉,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关键词:坏学生;有教无类;放弃;尊重和关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最完美的孩子也会有缺点,但人也不会一无是处,即使是最差劲的孩子也一定有他的优点。李希贵校长说过:“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在教师的
摘要:新授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课型之一,上好新授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形成各种能力和技巧,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蛄束是新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该课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及教材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好的结束可以深化课文的主题,巩目所学的知识;可以画龙点晴,令人回味无穷;可以体现教师对课堂的高超组织、驾驭能力,以及学生对教材的分析理解程度。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归纳,结论提炼;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