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本教育 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b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苏省管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和市“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的背景下,怎么样去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值得深思和斟酌的课题.高效的课堂必然是生本课堂,所以我们关注的应该是由学生的“学会”到“会学”.我作为一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打造全优课堂的实践中,对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出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
  以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从三个方向看”这一章为例,学习三视图的内容时,先出示一幅图片,和学生领略一下庐山风光,陶冶一下学生的心境,由此联想到古代诗人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讲解“平移,翻折,旋转”时,可以用几何画板在幻灯片上向学生进行动态演示,直观的动画效果定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兴趣,使数学知识在学生的感知中得以生成.
  二、实施自主学习,增强主动性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确立自主学习目标,这是自主学习的显著特征.我们都知道,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应当把预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探究并完善自己的认识.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自学.1.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有什么关系?2.两个三角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即它们有多少组边或角分别相等时就全等?3.当两个三角形的6个元素中只有1组边或角相等时,它们全等吗?4.当两个三角形的6个元素中只有2组边或角相等时,它们全等吗?5.从三角形的6个元素中任意选出其中的3个元素,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思考、去探索,通过教师的指导,对以上问题加以解决,便可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使所学知识变得具体化,生活化,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以操作来点击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归纳,自己去表述,放手自主学习,形成自学氛围.可见,教师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学习情境,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建构合作小组,培养凝聚力
  合作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新课改的背景下,建议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建构合作小组,在小组活动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定位,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所扮演的不仅仅是参与者的角色,还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师.合作小组成员有了具体明确的任务并不见得就能顺利完成任务,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要让学生们有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因为教师在活动开始前没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在活动中因为课堂时间的有限,学生们很容易因为问题的无法深入而陷入焦灼状态,从而出现放弃活动或表面应付等流于形式的活动表演.
  合作小组必须拥有互助、交流、促进三大要素,但是这些并不是学生天生就拥有的,而是要求教师前期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指导,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展开的前提,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同样重要,分组中尽量做到组员性格类型、性别比例、成绩优劣的合理搭配,小组组建后还要有相对的稳定性,组员们经过时间的磨合才能相互熟悉,这样才能有利于让不同特质、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不断健全学生人格,从而实现高效的合作学习.
  四、参与自我展示,树立自信心
  自我展示的过程才能成为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学生敢想敢说才能培养创新思维,树立自信心.那么我们教师怎样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首先,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为展示做好充分的准备.再次,创设一定的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老师要因学生、内容的不同,灵活地设计教学,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只有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才能使学生在展示发现自己的缺点、展示自己的优点中不断完善自我,增强自信心.其次,学生自信心得以树立,与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是分不开的.当学生展示之后,我们应该将其优点最大化,这样有利于师生感情的沟通,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作为教师来说,我们关注的应该不全是学生成绩的优秀与否,更重要的是关注其参与、进步和能力.通过这种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了强大的动力,有效增强了学习进取心,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功”的喜悦,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更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其他文献
高血压β受体阴滞剂是抗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谢启明(1961-),男,汉族,云南玉溪人.中共党员,化学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内容多、涉及面广、语法难度大,要求比初中高出许多。面对这种学习难度骤然加深的变化,刚进入高一年级的学生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在心理和学习方法上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不及时给予指导的话,这些困难会给日后进一步的学习造成很大障碍。  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有效提高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呢?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运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初高中英语过渡教学,下
史爱华,鞍山师院教育技能教研室副教授,1954年11月3日生于沈阳,曾先后毕业于沈阳师范学校音乐专业、鞍山教育学院中文专业和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在三所院校毕业时,均以优@1
从1990年代起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的应用使更多的眼病得到了及早的诊断、治疗,它使视网膜、脉络膜不仅可视化,而且可量化,具有无创、无痛、高分辨率等优点。近年来,随着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教师“大一统”的教学,往往使部分学生学不到或学到很少知识,造成教学无效或低效。只有实行分层教学,才能确保学生学有所得,教学有效。  一、分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分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理论。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在西方,1868年,美国教育家哈利斯实行“活动分团制”,这是最初的分层教学。近现代教育家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的求学兴趣并非先天有之,主要靠后天的引导激发。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行为最重要的内驱力之一。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兴趣又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可使脑细胞的活动加快,神经紧张,因而感知力、理解力、记忆力都处在最佳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肯定很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融洽的师
过去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比如“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利于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培养;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偏重与结论,如“对不对”“答案是什么”而很少问“为什么”“这个问题你是不是怎么思考的”,不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进行适当引导,使得学生的思维水平难以提高.  然而,精彩的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疗效.方法:将158例药物性肝病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结束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