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指导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hizunb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的造型独特优美,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写字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对于低年级的写字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之一就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我都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个别辅导时,我放下老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之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这样,教师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二、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兴趣培养。
  1.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励。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
  (1)古人习字学书的故事。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使他们学到了自强不息……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2)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明白中国书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在写字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把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把知名人士对中国书法的论述讲给孩子们听,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明白书法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
  (3)解字说意,编写小故事。为了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2.形式多样的竞赛激励。
  竞赛不但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
  (1)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面批时,我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8颗红星以上的学生拿到一朵小红花,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
  (2)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个“小动物”。
  (3)个人竞赛。每个单元都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个“小动物”。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强自信心。
  3.定期办作业展览。
  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和报刊杂志上的优秀书法作品放进学习园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写字的兴趣。整个班级也因此形成良好的写字氛围。
  三、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1.基本笔画。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而每一个笔画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几个过程。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
  2.字的偏旁。
  大部分的汉字都有自己的偏旁,而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了这个偏旁的书写,就可以运用到带有这些偏旁的字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字的结构安排更为合理。
  3.字的结构。
  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由于低段学生的生字都写在田字格里,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学好写字。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
  三、保证练习时间,因材施教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完成练习任务的情况是有差异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我对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成绩好的,完成作业速度较快、质量高的学生,我让他们两天练习一篇关于古诗或者文章段落的硬笔书法。我们班很多学生通过一年来的坚持练习,汉字书写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而对于速度较慢、接受知识困难的学生,我让他们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业,保证质量,再求数量。由于采取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办法,使他们的信心增强了,写字的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
  四、齐心协力,严格要求
  要养成一个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写字习惯不能靠几节写字课。我们使学生的习字由课内向生活之中延伸,要求学生写字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和校外一个样。经常向家长宣传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与老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对学生每一次的家庭作业都能认真检查。教师也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最近的写字情况,请家长关心、帮助学生习字。
其他文献
浪不知疲倦地涌上来。如千万匹愤怒的疆马,有力地拍击着高耸的礁石,激起千万朵浪花,又化为雪白的泡沫,恋恋不舍地退去。  浪无声无息地涌动,就像那时我无声无息地流泪。  那个夜晚,天色昏暗。整幢教学楼里,只剩下一个我。风顺着玻璃窗吹过,发出类似婴孩般的尖锐哭声,我握着眼前的成绩单,将头埋到厚厚的校服里,与风共鸣。  多少次我汗流满面地在琴键上驰骋,却被老师批评得一无是处,但又不得不鼓起勇气听他的斥责;
期刊
记忆中,外婆家的茶是最香的,也是我最喜欢喝的。  外婆喜茶,也种茶。  茶树种在山坡上,一排排的,平时总给修剪得整整齐齐。清明前,我便随外婆进了“茶山”。  外婆种的茶叶,放眼望去,绿油油的嫩茶尖矗立在枝头,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难以辨认,有淡青,有翠绿,有墨绿,只见一片深深浅浅的绿,像一条瀑布,从上奔涌至下,不见其发端,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绿,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我走进茶
期刊
上个星期,我们一家去义乌拜访舅公舅婆。  每一次的拜访,总少不了一顿大餐。而最令我念念不忘的,就是舅婆的拿手菜,炒榨粉。  白色的瓷碗里,堆着满满的榨粉,略带金黄色,排列得整整齐齐,如同一排排士兵,整齐,庄严。在金黄色的榨粉上面,铺着被切成丝的红色的胡萝卜,黄色的鸡蛋皮,焦黄的肉末,绿色的小葱,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好似一道彩虹,跨越了一整个碗,连接到我的眼睛,鼻子,嘴巴。而底下那
期刊
一、规定班级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认为在学生上学之初,就规定好班级规范、规章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生活方面,规定女生不许戴项链、耳环等饰品,男生头发不得盖过耳朵;不得在教室里吃零食;等等。学生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另外,班干部制度也要确立。班长、副班长、组织委员、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娱乐委员,各有各的分工,一个都不能少。班级划分小组,每小组五人,设立小组长;
期刊
日暮时分,独自坐在书桌前,看夕阳渐渐染上指尖,卷袭了书页。孤独,在夕照透入的书房里,似浓墨一点,渲染开去。摩挲着书页的细腻平滑,拨弄着它的末端,带起一丝风,轻轻拂过。莫名的眷恋着孤独,甘愿给自己安上沉重的枷锁,到封闭的无人问津的世界里去拥抱孤独。  记忆里孤独与阅读常是分不开的。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候读书,喝一杯清茶懒懒散散,倦怠地捕捉这一天的尾声。摊一本书在桌前,在“听得林妹妹病了,不知她可好些了”
期刊
清晨,“铛!布谷!铛!布谷!铛!布谷!”一声声钟响唤醒了森林里最勤劳的布谷鸟,它也随着钟声一起叫着同伴。鸟儿们渐渐苏醒了,有的伸着懒腰,有的梳理着自己的羽毛,有的在活蹦乱跳地寻觅食物。  吃完早餐,鸟儿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狂欢节”。小巧的黄莺清清嗓子唱起了流行音乐,鹦鹉却用自己的说唱歌曲征服了全场鸟儿,有些肥肥的鸟儿跳起了“肚皮舞”,好笑极了!腿长的鸟儿开启了“走秀模式”。  這时,有一只长相凶狠
期刊
相对于其它的文本,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小说。小说以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多姿多彩的环境描写吸引着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利用这种趣味,将课堂变得更艺术,增加语文和学生的黏性,以趣引学,从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一、情境代入教学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小说结构复杂,使用的语言也较为晦涩,加之人物众多,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面理解小说的内容。又因年代距离感,一味求全反而适得其
期刊
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角色。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我说,教师固然是知识的传播者,但教师更是耐心、爱心、责任心的传递者。  有耐心、爱心和责任心的教育,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教育。世界上唯一让人不可拒绝的心动就是爱,教育永远不可能只是与知识有关,更应以师者之德,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去传递正能量,给学生以理想、信念、力量和勇气,引領学生走上拥有光明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的总目的之一是“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为了体现上述教学理念,使语文课堂和谐、高效,我采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策略。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
期刊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这样一段文字,我的心头荡漾过一波又一波的幸福涟漪,那般纯净而温暖。阅读带给我的,正是这样细微而充实的温暖和幸福。  常暗自庆幸自己是个喜欢读书的人,读书让我的心灵随时能行走在高原大漠,无论进退都海阔天空。读书让我不再坐在忧虑或惆怅的摇椅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