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ang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好学生,就必须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本文着重讨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独立自主”;“知错就改”;“节俭不攀比”;“班级小主人”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使使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强化学生道德认识开始,通过行为习惯的锻炼促进养成他们良好的道德习惯,习惯成自然,最终逐步形成道德品质。如何对低年级学生实施这样的道德教育呢?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根据我校学生生理和心理及年龄特点,坚持从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起步,重视给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特别是注意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凡事不抓则已,一抓必抓到底。
  一、培养独立自主的习惯
  我校生源95%是塔吉克族,又由于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优裕,对孩子的宠爱、偏爱、溺爱的风气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生活上,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代子女洗衣、叠被、穿鞋,甚至出现老师布置劳动,父母、阿姨主动承担的甚至帮孩子圆谎的怪现象。我曾经在一次家长会上听到一位家长这样说:“自己的孩子在家里就是一个‘小公主’。早晨,在妈妈千呼万唤中坐了起来,但是却没有睁开眼睛;穿衣时,在妈妈喊左手,才伸出左手,叫右手,伸出右手;妈妈代系上纽扣衣服穿好后,眯缝着眼睛,被妈妈牵着手来到洗脸的地方,妈妈拧好毛巾,帮她洗好脸,又牵着手来到饭桌前,才睁开眼睛;吃饭时,又是妈妈帮她掰好馕,倒好奶茶,自己才开始吃”。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公主’、‘少爷’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独立呢?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对学生一味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法,代学生“咀嚼”知识、“品味”文本的怪做法,又何尝不是这位家长做法的翻版呢。对此,我对学生进行了自己动手学习的训练:打打水,系系鞋带,包包书皮,学习扫地、擦桌子。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还受到了教育,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此基础之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劳动中你都有哪些体会?学生的讨论得很自由,很投入,很热烈,很真挚。经过一番讨论学生很自然地提高了思想认识,愿意将此落实到行动当中。一段时间之后的家访中我了解到,我班学生在家基本上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人的事情,力所能及的也能帮着做”的良好现象。
  二、培养知错就改的习惯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足够勇敢坦诚,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请学生予以谅解。例如我校一名老师在给学生教读生字白(bai)时,拼读的时候是b-ai-bai,但是在教词语时却读成b-o-bo白(bo)菜的白(bo)了。学生给老师指出了错误,这时,老师自我嘲笑一下说:“对不起,老师没注意,把老家的方言带入课堂了,请同学们原谅,这都是老师粗心造成的,以后请同学们能把老师的错误指出来,促进老师进步,好吗?”相信教师的这种做法一定会深深的触动学生,使之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能勇敢的承认错误,并争取下次不再犯,变的更虚心,更上进。
  三、培养节俭不攀比的习惯
  当今社会盛行“礼多人不怪”的习俗,做什么事情都要送礼。生日要送礼,宴会要送礼,社会上送礼,校园里也在送。这不,教师节到了,老师们的案头上或多或少的收到了学生精心准备的节日礼物:贺卡、钢笔、巧克力甚至鲜花……无可厚非,这些小礼物都是学生感谢师恩的表现。但是,我认为学生要量力而行,攀比就更要不得了,不能因为攀比而失去了感谢老师送礼品的原意啦。有老师说:上午刚收了学生送的一盒巧克力放在案头被该班的同学看到了,下午该同学马上给老师拿来了一束塑料鲜花。晚上,有外地学生的家长打电话祝福节日快乐也要送礼物,这就是典型的攀比心理在作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老师和家长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节俭”这一习惯或者是部分家长在潜意识中认为节俭是寒酸的表现。想一想,如果一个从小不知道节俭有喜欢攀比的孩子,长大了品德又怎么会好呢?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各种能力都还在形成过程中,可塑性特别强,在生活和学习上都还需要老师和父母的监督。家长可以试着这样去培养孩子“节俭不攀比”的习惯:第一要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让他自己去学会在规定时间内支配这些钱,如果提前花完,不补充,也不准借钱花,强制他学会节俭,学会合理地支配自己的零花钱。第二要正确引导孩子不同别人去攀比,自己还要起榜样作用。比如孩子回家对您说:“今天是教师节,谁谁给老师送了一个什么样的礼物,我也要送并且要比他好,比他贵。”这时候,您可以先让孩子冷静一下,让孩子换一种心态对待这一件事。他给老师送礼物是他的心意,你给老师送礼物是你的心意,老师看中的不是礼物钱的多少,而是看重的是那一份心意。再说,那位同学买礼物的钱不一定是他自己挣的,也不一定是他最在意的。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勞动挣钱去买礼物或者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制作一份自己最满意的贺卡去送给老师,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戴与尊敬,也许老师会更加喜欢呢?智者说,与他人比是懦夫的行为,与自己比才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把眼光放在自己的身心上,生活一定会多一份快乐与满足。
  四、培养做班级小主人的习惯
  如果说一个班级是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起指导作用的班主任是这条船上的舵手,学生则是奋力划行的船员,只有靠他们,班级之船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威信、有能力的班干部对班集体的建设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同学们熟悉之后,愿意当班干部的同学通过竞争演讲,其他同学们民主选举选出班干部。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班干部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也使每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自己才是班级的主人。所以,班主任要采取民主竞选的方式建立班委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我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我班的班风班貌得到了整体发展,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因此,学生不但成绩和学习习惯好,而且学生的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促进作用的有效性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德育论文网:《抓好学习习惯培养,促班风班貌整体发展》.
  [2]新浪网:《如何培养小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0bb07010006ww.html).
  作者简介:王明利,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塔吉克阿巴提镇学校,学段: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初中运动员由于受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学校没有标准的田径场,学生在运动训练,比赛战术,比赛节奏以及比赛现场的把控能力等方面都很有局限性。所以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现状对他们在参加比赛前的心理疏导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初中;田径运动员;心理现状;赛前心理疏导  农村初中运动员在临近比赛前,运动员的体力和技能战术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其情绪的变化最显而易见,一些微小的因素也会引起运动员情绪
期刊
摘 要: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中高级人才培养摇篮的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应更进一步反思自身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使之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从而显示其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师音乐教育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下一代基础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更关系到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进程的快慢。如何加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前提,丰富的教学方法、保持学习兴趣、提供多种渠道,都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幼儿有了兴趣以后,就会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从而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优美的音乐境界中享受音乐。  关键词:幼儿;音乐;兴趣  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得陈鹤琴先生说:幼儿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
期刊
摘 要:高校校园网络舆论是网络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形成网络舆论影响的重要力量。随着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可以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它不仅影响高校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而且也影响着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整体走势。因此,探索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舆论;大学生;舆论形成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进一
期刊
摘 要: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它关系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而班主任要关爱学生,率先垂范,带动班干部的班级管理,构建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善于与家长沟通,时常报喜不报忧,共同营造教育学生学习的良好“土壤”。  关键词:班级管理;关爱学生;率先垂范;家校沟通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而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
期刊
幼儿本身来说,他们已有了一定的体力,也具备了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幼儿有必要去面临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一些困难。因此,从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有着现实和长远的意义。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要了解一下幼儿遇挫的原因及遇挫的反应,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一、客观原因  这是一种外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对幼儿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过高期望  
期刊
孩子的成长是以健康的身心为前提。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的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一日之计在于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是从晨间活动开始的,因此幼儿入园前的的活动和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兒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那么如何创设安全健康的幼儿园环境呢?首先教师和保育员
期刊
创设良好教学环境转化学困生是我校的微课题之一,在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学习上的“学困生”,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部分学生成绩差或行为不良。他们听课不专心,或缺乏学习兴趣或者根本弄不懂所学的内容。“学困生”有的自卑、消极、寡言少语,不喜欢与同学交往;有的过分活跃,自我克制力差,常常违反纪律;有的缺乏理想,对学习不感兴趣,干脆逃学。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期刊
摘 要:在现代教育的意识中,儿童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健康,健康的心理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阐述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对于如何实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儿童心理学;健康教育;原则 ;手段  幼儿教育的綱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保护儿童的生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不仅要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还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养成的关键期,具有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是终身受益的宝贵品质。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应只停留在意识里,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笔者将从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注重行为的习惯化、家园互动的多样化这四个方面来谈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方法  什么是“德育”?最直白地说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