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与表达并驾齐驱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nd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普文语言生动,逻辑性强,结构严密,说明方法丰富,与其他文体的课文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异。科普文教学应做到既关注语言魅力,了解科普知识,又要研究说明方法,学习表达方式,做到语言与表达“双翼”齐飞。
  一、品读语言,凸显语文特点
  不同的科普文语言风格各有特色,有的简明平实,有的生动形象。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去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从而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感受。
  1.细嚼慢咽,感受语言的精确
  科普文教学中应把精确的语言挖掘出来咀嚼品味,让科普文的教学富有语言之美。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时,第1自然段提出了“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的推测,第2自然段写了科学家用事实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火星有水的推断,“推测”与“推断”值得咀嚼,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仔细揣摩,再让学生将“推测”和“推断”调换位置读一读,发表自己的看法。仔细推敲后,学生就会发现:第1自然段是人们根据火星和地球的相似程度进行的想象和猜测,而第2自然段中,在人类对火星岩石钻孔分析之前,就已通过研究发现了河床,判断更加肯定,因此用“推断”。如此对比,学生不仅发现了词语的细微差别,更惊叹作者遣词造句的严谨与用心。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词训练,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准确。
  2.仔细品评,感受语言的生动
  科普文教學应善于挖掘典型语言,带领学生进行品评,让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如《航天飞机》一文中的“他一会儿俯冲,一会儿爬升,一会儿翻筋斗,觉得很得意”,这句话把普通飞机的自由与得意写得生动活泼,可引导学生边想象边朗读。学生读得兴致勃勃,将普通飞机的神态、心情等体现得淋漓尽致。随后,再引导学生用上“一会儿……一会儿……”说说自己自由轻松的生活,学生很轻松地就表达出来了。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品味了语言,又学习了语言的运用。
  二、关注表达,学习语言形式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科普文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对内容的理解上,应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在说明什么,更要知晓作者是怎样来说明的。
  1.了解说明方法,学习表达
  科普文最显明的表达特色就是使用了多样的说明方法。如在《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中,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互联网的特点,使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通俗。课堂上,若能引领学生细细品味,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的独特之处,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提高学生阅读同一类文章的能力。
  2.厘清文章脉络,学习谋篇
  科普文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在教学中,我们应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其逻辑关系。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介绍了地球的美丽、渺小、资源有限、无法移居等,环环相扣,说服力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逻辑性:(1)读课文,了解文章写了地球的哪几方面?(2)思考这些内容与课题有什么关系?(3)读每部分的内容,分别说出感受,明白文章是层层递进的,拥有很强的说服力。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都被作者陈述事实时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所震撼,教学达到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提高语言能力三者的和谐统一。
  教师在教学科普类文本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形式理解内容,并让学生认识到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这一类文本时,能够自觉地了解其行文特点和特定内容,为今后的读写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科普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咀嚼、品味、感悟,又要引导学生关注表达形式,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谋篇布局、表达方法,进一步提高科普文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东街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我园以礼仪教育为抓手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让孩子们在生活、学习和游戏中快乐学礼、知礼、懂礼、用礼。组织开展的“我是小小礼仪宣传员”活动,旨在让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出家庭、走向社区,在社会实践中体会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同时,也以孩子的礼仪规范触动成年人的内心,让人们感受来自孩子的真诚,从而自觉讲文明讲礼仪,并用自身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食蚁兽主要吃什么?  当然是蚂蚁,也包括白蚁。蚁族们就居住在大草原上高高隆起的土丘中。一头食蚁兽一天能捕食3万只蚂蚁,包括一些蚂蚁卵。  食蚁兽妈妈怎么带宝宝?  食蚁兽妈妈把宝宝驮在背上。万一从背上掉下去,食蚁兽宝宝就会用一种刺耳的呼噜声来提醒妈妈。  食蚁兽贪睡吗?  是的。食蚁兽在夜里睡觉,但它们一般睡得很浅,即使很小的一点儿声音也能吵醒它们。所以,它们白天常常打盹儿。食蚁兽喜欢蜷缩在毛茸茸
项目课程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罗马的建筑师学院,而后由克伯屈在其老师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基础上正式固定形成,在基础教育中首先推广,又被广泛应用到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教育类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项目课程成为國际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职教界尤其是在高职教育领域普遍开始进行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念偏差、形式机械、机制缺
一、案例背景  识字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低年级的重点,中年级的基础,高年级的延伸。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识字教学的改革也是层出不穷,识字方法百花齐放。但很多识字方法只是改变了教的形式,还是基于教师的“教”,没有真正从学生“学”的角度促使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更谈不上让学生独立自主识字。  识字教学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既不能如低年级那样白纸化的手把手教,也不能如高年级那样放手地指导教
对联是汉语言艺术的瑰宝。利用对联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我引导学生尝试创编对联,以期提升学生的素养。  首先,了解对联的发展简史,我通过诵读赏析使学生感知对联的特征, 初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讲解乾隆皇帝与纪晓岚的传说以及赏析古诗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对联的结构特点;接着,通过猜一猜、对一对等游戏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对
认识素材—各种各样的蛋  蛋是指某些陆上动物产下的卵,其胚胎外包防水的壳。蛋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有白色的、青色的、灰色的,有的还长着条纹和斑点。比如红尾鸲的蛋有芝麻大小的斑点,鹪鹩的蛋有时候是白色的,有时候是蓝色的,鹌鹑的蛋有大小黑斑。  大师画蛋的故事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父亲送他去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时,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学画画。他
【关键词】一体化;高质量;新格局;江苏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04-0006-06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对江苏提出了“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定位与新要求,这是为江苏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指引,也是谋划推动江苏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一体化、高质量、新格局”,这是江苏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
当前,第一学段的课堂教学看上去很“热闹”,但实质性内容很少。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学策略应注重于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知识、情感与价值观,但也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偏差,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错过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笔者就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的策略进行分析。  一、借助文本梳理,训练思维逻辑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曾经再三强调:任何课文都需要“利用”,以训练学生的读写基本能力。的确,教材中的每一篇文本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好范例。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超越文本,把习得的方法、积累的知识加以合理运用,让学生具备读写的基本能力。我认为,训练的最好方式就是微型练笔。教师应怎样通过课堂上的微型练笔来拓展教学内容、真正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呢?  一、找准“练笔点”  教材中的课文有的地方含蓄委婉,有的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全文多次出现“积累”的字眼,可见积累对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性。语言积累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教师要逐步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学生掌握积累方法,丰富精神内涵。  一、语言积累的目的  1.培养语感  《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感”的定义是“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觉判断或感受”。语感是语言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能力,是需要经过长期积累才能够具备的。俗话说,厚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