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课堂”新模式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3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与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们鼓励孩子增加阅读量,而大量的阅读需要为孩子解决书源问题,指导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为孩子創设群文阅读的环境。为此,笔者围绕阅读模式,从课堂入手,从资源筛选——方法指导——交流平台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创设“绘本阅读@课堂”,旨在让学生开展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关键词】绘本阅读;@课堂;群文阅读;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图书是知识不可缺少的源泉,是你精神财富取之不尽的源泉。”近年来,我国的儿童文学专家方卫平教授、梅子涵教授一直呼吁让孩子阅读绘本,认为绘本是“人生第一本书”。可见绘本阅读对儿童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绘本阅读@课堂”是备受重视的一种阅读方式,它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唯一来源的局限,扩展课堂教学内容的宽度,以独特的优势让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形式进入课堂,呈现生活动态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各种感官,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概念诠释
  传统“教书匠”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时代赋予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
  “@(爱特)课堂”:@即“at”,有在现场之意,意味着交流更紧密、顺畅,便捷。“@课堂”是一个很特别的课堂,有强大的呈现和交流功能,它在信息技术辅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借助读写结合,学用相长,优化教师的教,变革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喜爱,延伸到对生活的热爱中去。
  二、课型的基本环节
  笔者尝试把绘本阅读与信息技术整合,创设有效、多元的课堂环境,创建了一套新型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
  “绘本阅读@课堂”五步教学法:筛选推荐,发布材料——共同鉴赏,阅读评议——情境再现,细致品读——内化迁移,拓展延伸——平台发布,交流分享。
  它围绕一个共同的议题,选择多个阅读材料组合、互补发展。把不同的语文因素加以比较、分析、归纳,辨别出共同点和相异点,从而达到加深理解文本,拓宽文本内涵的目的。
  三、“绘本阅读@课堂”的课堂教学优势
  1.基于多种资源的阅读、提升阅读效率
  (1)借助网络,筛选资源,创新阅读形式
  绘本是“群文阅读”最佳的选择。借助互联网,绘本阅读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以多种形式跃然于纸面。互联上各式的阅读APP多如繁星。如,伴鱼阅读、波比阅读馆、宝宝学绘本……这些阅读软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实验班的孩子配备一台“电子书包”下载资源包:有带声配图朗诵的,有不同语种选择的,有角色朗读的,有自动翻页浏览的,有点击出示动画的……这些绘本保留了绘本独特的绘画技巧、剪纸工艺、水彩渲染图、油画构图等工艺,还把先进的声控、动画等信息手段加以创新,已成为一种“综合艺术品”以孩子喜爱的方式走进了他们的童年。
  (2)借助软件,激发兴趣,学习阅读技巧
  网络平台上名师们出色的朗读技巧和角色变换,重点语段和图片的赏析回放让学生学会倾听和模仿,激发阅读欲望。
  如,阅读课《我愛爸爸》,以可爱的小熊为形象,讲述他与爸爸之间发生的温馨故事。故事中的小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有爸爸在身边指导解决的办法,文中重复出现小熊的心里话:“我愛爸爸”。而家人也总会温情地回应“我也爱你。”像这样的绘本阅读,温情中带有方法指导和心理暗示,借助群文阅读的迁移手法,我们一起读了《我愛妈妈》《我愛奶奶》……学生把一组相关联的阅读资源用快捷的方式串联在一起,把具有相似阅读方法的文本进行强化训练,加深了对同一主题文章的理解与感悟。
  (3)借助平台,共享资源,提升阅读水平
  平台将教师、学生,图书馆等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学习、总结、更新后,拓宽了共享资源的容量。
  其中“交流书吧”即时互动,省时高效。如,阅读课《我的妈妈》,在升华部分老师提问: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孩子们在交流书吧畅所欲言,互动交流、讨论,启发……基于多种资源的酝酿与触动,学生的真情就喷薄而出了。
  2.基于多种资源的训练,学得轻松自在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音响、软件等形式呈现出的真实生活情景、模拟的问题情景,主题学习的情景……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动画中引入音乐,感性朗读引起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注意,再现故事场景,激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从而加强阅读知识和形象知识的衔接,降低学生对故事背景的理解难度。
  (2)随时反馈,提升学习质量
  平台的应用可以突破传统课堂中干讲白说的局面。如,教授《爷爷一定有办法》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制作文本导图。反馈时,教师用希沃授课助手,把学生作品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一来,方便了学生讨论交流,及时指导与反馈,省时高效。
  (3)自主选择,提高学习热情
  在群文阅读指导课上,学生自己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别的文本。平台有多种类别的文本供选择,学生根据能力选择级别,自我实践,增加个体独立学习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四、“绘本阅读@课堂”的提升空间
  “绘本阅读@课堂”是个大胆尝试。笔者在实践中领略了跨学科知识带来的精彩,现代科技手段拉近了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提供了广阔教学资源,唤醒了学生阅读的灵感,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素材。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如,可用软件较多,教师该如何筛选和融合?传统课堂和先进手段间如何平衡?如何突破先进理念与落后设备之间的矛盾……每一个创新都要经过实践去磨练和优化,经时间的沉淀和雕琢,才会尽善尽美。
  教育信息化时代,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绘本阅读@课堂”以灵动的方式走进了学生的课堂,凝练、有针对性地环节设计刷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为传统课堂注入新鲜创新的血液,让课堂教学呈现欣欣向荣的教育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崔峦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广东: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鲁慧茹等.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优秀论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3]张启航等.小学语文教学[J].上海:小学语文教学杂志社,201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所涉及的“弱势群体”主要指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单亲、留守家庭等。这些弱势群体的子女往往存在着心理、情绪方面的“弱势”,于个人成长极为不利。本文以学生人格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本,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养成的规律,探究弱势群体子女的心理问题及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助其健康成长,并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弱势群体子女;心理特征;個案策略  研究弱势群体子女心理
【摘要】初中化学是教育中的基础部分,是为了以后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打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笔者实施了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的策略,尽可能地做到“因材施教”,本文就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学探究。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实践  分层教学策略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动脑思考、主动观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重要场所,是他们自己的课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英语的内在需要,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会学,而且会学,这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  一、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现状,剖析成因,结合新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以学生素质为立足点,从课堂提问这一角度,通过几个案例探讨如何通过英语课堂拓展学生素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学生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它是师生互动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通过推理、判断,找出规律,养成探究的良好习惯,感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形成自主探究的方法,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摘要】农村地区小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低,阅读理解能力较低,阅读速度较慢,读不透。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简单而有效地帮助归纳整理文本知识,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兴趣;思维导图  农村地区的小学有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根本提不上兴趣,阅读面窄,读得慢,读不透,有的读书很多,但记忆却不牢固。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在中高年级中如何促进学生自觉进行课
【摘 要】文章针对农村初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兴趣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教改措施:教师可以尝试从善变、善讲、善学、善法几方面寻找突破口,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使得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品德。  【关键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枯燥无味的道德与法治课被不少的农村初中学生排斥。这与教师“墨守书规”息息相关。要改变现状,笔者认为农
【摘要】“真心”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要真心实意地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每一个生命体,倾听学生的奇思妙想,真诚地进行师生、生生平等对话,发挥学生的主觀能动性。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汇报和课后延伸的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从而打造一节自主探究、高效合作的“真心、真实”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真心”课堂;思维
【摘要】以“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为例,通过优化学习素材,设计动态递进的教学实验情景构建递进且完整的思维导图。借助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实现化学学习的思维碰撞和认知提升,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有效建构,促进思维深化。  【关键词】盐类的水解;生成探究式;深层思维  生成探究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为手段的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
摘 要:真正有效的教育,不是电闪雷鸣、疾风暴雨,而是和颜悦色、柔风细雨。挖掘教育的智慧,撑控情绪,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责备,多一些赞美,少一点批评,在教学中找到快乐,在教育中寻觅到幸福。  关键词:智慧;幸福;教学  “你是一名幸福的音乐老师,不用改作业,没有升学的压力,每天和学生唱唱跳跳地就上完课了。”这是所有知道我是音乐老师的人对我的最高礼赞,也是身边同事对我“羡慕嫉妒恨”的最大理由。可是大家却忘
摘要:本研究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以优势视角为取向,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乐观量表、tkutter行为量表等问卷了解学生的抗逆力现状后,立足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家庭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提高学生优势智能的水平,指导学生以优势智能带动其他智能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抗逆力。通过前测和后测的数据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业乐观感、与父母、教师、同伴等人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