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星空律看“90后”审美素质对道德取向的影响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ro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康德道德星空的思考引出当今“90后”大学生的种种审美困惑,从而给高校审美教育提出新问题。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分析总结出“90后”的审美潮流,并且进一步挖掘出深层次审美困惑的原因及对大学生道德取向的影响,并提出高校审美教育引领道德教育发展新方向。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审美素质;道德取向;审美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162-02
  美与善的关系一直是哲学中关注的问题。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深深地震撼人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审美与道德的关系被康德概括为“美是道德的象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多元化文化来袭(欧美、日韩等),整个社会审美风尚呈现大的变异,由社会活动向个人娱乐转换。在此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审美判断也逐渐体现出多元化。
  一、“90后”大学生审美素质现状(根据调查问卷分析总结)
  本文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教院2009级,2010级及2011级的145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得到辅导员及广大学生的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美的追求呈现出非常独特、鲜明的个性。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方法。随机选择国教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100名作为抽样调查对象,要求他们填写问卷,应用百分比统计方法进行结果分析。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为95%,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对“美”这一概念的认识。从调查情况来看,“90后”大学生在审美方面的受教育程度都很匮乏,在社会现实中,认为美是外貌外形的占1%,认为美是内在修养的占13%,认为美是内心与外貌相结合的占92%;在个人生活中,认为人格高尚为美的占60%,以享乐主义为美的占2%,以追求理想为美的占39%;从他们的交友选择中,可以看出个性张扬,标新立异的人是他们这一代喜欢交的朋友,多达26%的人选择这项。由此可见,“90后”很大一部分学生以张扬个性、突出自我为美。因此,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1.大学生审美的非主流化。在高校校园中,主要指“90后”大学生自发创造形成并在其群体中产生重要影响,与学校主导精神分离的一种校园亚文化。在喜欢的书籍这项选择中,有多达19%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小说,44%的学生选择郭敬明青春文学系列,9%的学生选择武侠小说,而26%的学生选择了中外名人名传,5%的学生选择了红色文学,15%的学生选择了哲学社科类丛书,46%的学生选择了中外名著。可见,他们更愿意欣赏那些直观性强、浅显直白的网络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他们的审美趣味大多停留在感官刺激的生理愉悦层面上。在喜爱的影视作品这项选择中,多达48%的学生选择了青春偶像剧(宫、步步惊心等),60%的学生选择了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非诚勿扰等),57%的学生选择了日韩美剧,仅仅26%的学生选择了爱国教育片,26%的学生选择了新闻科教片,24%的学生选择了古典名著,甚至有2%择了禁片(重口味、暴力等禁发的影片)。这些都显示出“90后”大学生喜欢追求享乐,喜欢感官刺激,不注重思考,不关心国家政治,一味地崇尚世俗文化。
  2.大学生审美的大众化。在音乐审美取向调查中,喜欢中外流行音乐的多达78%,8%的学生喜欢民族音乐,17%的学生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主要表现的是对社会劳动和社会生活的歌颂和赞美,而流行音乐着重强调个人情感和情绪的宣泄和表达,古典音乐则是“精英文化”的典型代表。民族音乐盛行于前辈人艰苦奋斗的年代,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流行音乐已成为主流。这种风行如旋窝般席卷了“90后”学生群体。
  3.大学生审美的搁浅现象。搁浅现象是指“90后”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存在太多问题,肤浅化、表面化、感性化的审美观难以与对大学生的要求相一致。调查结果显示,12%的学生从小没有接受过艺术熏陶,仅有51%的学生受过一点点艺术方面的教育,5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当前的审美教育不够重视,他们希望学校重视审美教育,并且应与时俱进,建议将大众文化加以正确引导,增强师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互动,从而调动他们对于美育课程的兴趣。
  二、造成“90后”大学生审美素质现状的原因探析
  1.多元化文化价值的强力冲击。(1)物质文化的强力诱导。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提高。但由于过度强调物质,从而忽略了精神追求,人们开始迷失自我。“90后”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知识渴求与理想追求,开始了对丰富生活的追求。(2)大众文化的强势渗透。由于“90后”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心理未定型的转折时期,他们张扬个性但同时又很脆弱。这种脆弱来自于家庭、学校、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如考证、恋爱、就业等。他们的神经犹如绷紧的弦,需要得到释放的空间。因此,大众文化的快节奏、娱乐性和猎奇性,正好迎合了他们追赶时尚的好奇心。
  2.高校审美教育体制方面缺少长效机制。如果说80后是应试教育下的一代,那么“90后”则普遍受到了素质教育的熏陶,“90后”学艺术仅仅为了能上大学,从而造成“短板效应”,审美能力与是非善恶判断力不强。
  三、提高“90后”大学生审美素质的相关建议
  1.在主流文化传承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主流文化是指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明显的伦理特性,善良、真诚一直深深植根于中国各民族古老文化土壤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美与善的统一,美的前提是善。因此,高校应增设传统经典文化赏析课程,使大学生在对中国主流文化的学习传承中,学习并弘扬传统的真善美。
  2.适当引入合理的大众文化,丰富美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然大众文化是较浅层次的文化,良莠不齐,但其中一些也不缺乏审美价值。如歌曲《隐形的翅膀》,影片《肖申克的救赎》、《大长今》,娱乐节目《天天向上》等一些以励志为主题的作品,努力塑造了在困难面前始终看到希望、永不低头的青年奋斗者的形象,这些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如果我们把它们引入我们的美育课堂,无疑会引起“90后”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实一些优秀、健康的大众文化,只要我们引入恰当,将它们整合到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去,不但会提高“90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为我们的美育课增添时代气息,改变美育课教学内容的陈旧呆板。如此两全其美,我们应乐而为之。
  康德的道德星空律告诉我们美是道德的象征,大学生追求“美”的同时,不要让“道德”悄悄溜走。审美教育是一种生气勃勃、充满希望的美丽教育,有了这样的关注与重视,有了这样的教育取向,“90后”学生们自然会感受到“美”的潜移默化,能够抓住他们身边无数的“美丽”!
  参考文献:
  [1]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A].王国维文集[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3]杜青华.从文化的开放形态看大学生文化的变迁轨迹[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1):4-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农业经济学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亟须改革。有鉴于此,本文首先简单总结我国农业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面临的主要挑战,之后以德国农业经济学硕士和博士项目为例,总结德国农业经济学科培养方案的特点,为我国农业经济学科改革提供参考。我们的研究发现,食品经济、生物经济、农村可持续发展等将成为未来农经学科发展方向,相应的人才培养也应该转向涉农企业经营管理、食品
摘要:针对高职混合生源班学生的特点,结合高职基础护理技术课程,从生源特点、课前学习任务、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析,期望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混合生源班的基础护理技术学习效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专业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基础护理;混合生源班;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89-02  
摘要:宿舍阵地建设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星级文明宿舍评比这一宿舍阵地建设抓手,总结了开展工作以来的成效及不足。  关键词:星级文明宿舍;宿舍阵地建设;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12-02   学生公寓肩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在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食品
摘要:大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学和科研,还要服务于社会。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大学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文阐述了审计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对上海海关学院审计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就其进一步的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审计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152-04  一、引言  20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建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标。为了让高职院校音乐表演(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系统科学地设置发展,各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色发展的需求,不断探索与调整,对其进行必要的深度研究和思考。
摘要:通过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的工作现状,通过学院“书记项目”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实践,把学生公寓党员工作站的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学生社区的阵地,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和落实工作内容,将党建和学风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的工作机制,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学生社区;党建;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
摘要:通过以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例,在思想教育宣传、领导干部勤政,专任教师班主任制度与教风改革、和学生日常指纹打卡考勤管理与学风建设四个方面提出创新举措。  关键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教风;学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068-02  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凝集力和向心力的
摘要:以土木工程学科开设跨学科研究生课程“建筑火灾安全技术”为例,探讨如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包括文献查阅、分析能力、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能力、沟通交流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实践表明:通过建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授课模式、结合课内知识和现场工程应用分析、改变传统考核办法等可以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教学;科研能力;改革  中
摘要:本文将研究型教学方法和双语教学模式相结合,对离散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详细介绍了改革的背景、内容、重点、过程以及结论。  关键词:离散数学;研究型教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104-02   一、改革背景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期
摘要:校政企合作是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创新教育模式的产生总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才能够逐步走向完善。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校政企合作新模式下教学创新研究项目,以吉首大学校政企合作大数据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为例,总结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在统计金融类等应用型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根据校政企合作模式的特点,结合教育基地建设经验和模式应用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校政企合作模式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