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的探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w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理念与手段早已无法满足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用提问策略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和提出新颖,充满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能够被全面激发,同时也能够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能力,对提高语文课堂效果也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也逐渐成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科学灵活地应用提问策略,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处理师生关系,也能够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分析和探究语文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拥有更多独立思考、探究的空间,使其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可以得到全面发挥,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要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
  提问能够使课堂教学过程得到不断的优化与延伸,所以,在设计问题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注意避免复杂性与琐碎性,应尽量多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注重问题的牵引性,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需要,使设计出的问题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认知特点。比如:在讲解《故乡》的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所讲内容进行预习,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阅读完课文之后同学们认为故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再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并深入思考问题,在学生精读完课文并总结出相关答案后,教师在提出较为深入的问题,如,“故乡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杨二嫂与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通过比较找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在学生回答总结完之后再向学生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引出教学主题。通过运用这样的提问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与印象。
  二、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与目的性
  在提问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认知水平,选择科学恰当的提问方式外,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还要明确问题,并对提问内容与过程也准确的把握。同时问题的提出还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并全面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和提出有效性与目的性的问题,进而使教学主题得到充分突显。比如:在讲解《石榴》的相关内容时,在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并且学生对课文内容与主题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后,教师可以围绕“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这句话提出相应问题,如,深入分析思考作者为什么对夏天这么喜爱?作者想要通过石榴来表达自己一种怎样的情感?进而加强问题的目的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答案,使得提问的有效性能够得到显著提高。
  三、要创设科学新颖的问题情境
  在设计和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亲身体会和经验与课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设科学新颖的问题情景,并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情景学习探究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充分集中,全面激发其谈及欲望。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他渠道的教学资源来设置相应问题。比如:可以结合学生作业,习题练习和考试中极易出错的问题,以及相关的课外教学资源来创设问题情境,进而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也可以通过讲评与师生活动讨论等形式,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以及独立思考探究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同时通过有效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也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学习积累更加新颖丰富的语文知识。
  四、注重问题的难度系数
  问题的难以程度,对提问和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问题难度系数如果适中,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积极性的同时,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不仅无法给予学生一定启发,也会导致课堂提问陷入尴尬的氛围。因此,在提问前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与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在讲解《最后一课》的相关内容时,在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以及人物形象有了一定认识后,可以针对课文结尾部分的精彩部分展开讨论,并设计出相应问题,如,写粉笔字本不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是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要使出全身力量?又为什么运用“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这样的动作描写来结尾?有什么好处?通过提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探究,学生也能够通过思考和解答相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也可以得到全面培养与锻炼。
  结语:总之,在初中语文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提问策略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使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手段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同时还要对课堂提问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创新出更加新颖科学的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与方案,并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需要的问题,进而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吉林桦甸市金沙中学。
其他文献
教师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不等于就有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却不能没有出色的板书。精美、考究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它集教材编者的"编路",文章作者的"文路
好的记叙文必定有好的细节描写。如果说故事情节是文章的骨骼,那么细节描写便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情节才跌宕,人物才生动,环境才特别,文章才丰满,也才能愉悦人的心灵。但是,在平时的作文指导教学中,教师多强调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却不太清楚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学生也一样,大都知道细节描写很重要,很能给文章增色,却不太知道如何才能做到“细”。本文试就如何从“细”字下手写好细节描写进行一些探索和思考。 
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好教学内容,特别是教学重点。一、确定教学重点的意义据顾之川老师介绍,人教版必修教材,以前每单元有4篇选文,但老师们反映课时不够,上不
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一处典型地基原状膨胀土为对象,分别进行OkPa、10 kPa、20 kPa、30 kPa、40 kPa、50 kPa分级浸水膨胀变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膨胀量随土体吸水量增加呈缓
由综合开发研究院、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穗港深经济论坛”于4月3日在深圳召开了第—次会议。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顾问组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分别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教师对同一文本在上课形式、讲课进度、教学效果等方式进行改变而反复教学,这样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讲课内容和形式上要进行大胆创新和探索,课程内容以新颖、多样化的形式被带到课堂,使多样化的课堂效果呈现于学生面前。  一、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目标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依据和参照,教师教授课文前,首先要按照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对《江海学刊》的最初记忆是在读大学的时候,1984~1988年间,南京工学院社会科学系资料室的现刊书架上,经常赫然放着一叠《江海学刊》,我当然也会经常翻翻,但学生时候的我倒也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教学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各种公开课形式多样,可是一课上完之后,听课老师看到的是开课老师如演员般的表演,学生机械的配合,眼前是幻灯片不停闪烁,学生抛出一系列自己都搞不清的观点,看似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培养,而实际上学生的收获有限。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语文教学丢失了最根本的东西——文本。  为了适应课改的需要,课要上出新意,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是文本是语文阅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