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气氛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u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气氛 主导 主体
  
  课堂教学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宗旨。而实现这一宗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上课都没有很大的积极性,上课时死气沉沉的。所以课堂气氛的调动,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方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是最佳的心理状态。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
  3、发挥教学的艺术魅力。数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数学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学于乐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以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解决为线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诱导学生把学生新知的压力变为探索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三)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枯燥的概念,法则总是让学生头痛不已,背不出,记不住是最大的问题,往往教师的教总是有些给学生“灌”的感受。要避免这种“背诵式”教法,最好的方法是先提出学生的兴致,激发他们的热情。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老师先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2X2-3X-4=0”,问学生这个方程有几个实数解,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有两个。”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任意准备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先自己计算一下有几个实数解,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有两个实数解,哪些只有一个实数解,哪些没有实数解。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有怎样的实数根,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和羡慕。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解方程,能准确地判断出一元二次方程实数解的情况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此时,掌握新知便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情、知交融达到最佳的状态。
  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各样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
  
  二、学生方面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3、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学习。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起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自我成功的机会,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和自信心。
  (二)鼓励“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活动始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突破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提出一些问题,如一堂课,出现了一些概念,一些新知识。同时,学生的头脑中总会有一些疑问,而这些疑问正是他们求知的目标和方向。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把新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许他们头脑中的这些问题也正是新课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提出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疑问。如:在教学“用尺规作图时”时,在认识了圆规后,请学生对圆规这样新物品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圆规只能画圆,怎样来作图?”“圆规怎样量长度?”“圆规怎样画一个相同的角?”等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新课所要解决的知识点。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开展学习,讨论,从而完成了新课的教学。又如教学“分解因式”,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对这个题目提问,学生也提出了:“什么是分解因式?”“怎样来分解因式?”“学习分解因式有什么用?”等有价值的问题,由此开展新课的学习。
  在一堂课的任何时候,学生有问题都可以提问,甚至鼓励他们提出一些书本上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质疑能力,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种教育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学的过程是良性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更有效地激活我们的课堂气氛,促进教学过程中主动性,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目的。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的意思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对于现代汽车4S店来说也
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钻调整井的数量每年越来越多。因为在老油区长期注水开采,严重影响了调整井的固井质量。本文认真分析了影响调整井的固井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调整井固井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有必要延伸为关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四元论,并关注产业哲学;产业化作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现实性结合,与社会自然的发展相互制约;城市化进程,社会自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电气设施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建筑电气的安全运行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建筑电气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电气短路的问题,对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产
抗p185 erbB-2基因工程抗体是一种有潜力的抗肿瘤药物.以稳定表达抗p185嵌合抗体的重组工程CHO细胞株为对象,分别用不同浓度丁酸钠(0~2mmol/L)和丙酸钠(0~10mmol/L)对处在对数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挑战.在企业管理中,要想管理发挥真正的作用,就需要将管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
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这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好坏,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能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  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  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
射孔的关键是把射孔枪准确的送到目的层段,将顶部第一发弹对准目的层顶界。习惯上把这项对射孔层点火深度进行准确定位的工作称为射孔校深。在玉门油田现阶段应用最多的是用
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在一名因皮肤癌失去鼻子的男性患者手臂上培育出一个人造鼻子。如果一切进行顺利,这个人造鼻子将从手臂上取下,而后移植到患者面部。科学家希望他们的人造
偶读文[1],谈到以2012年全国的中考试题中的一些试题为例,说它们是“起到创新和引领”作用的“不可多得的优秀试题”,呈现出“低起点,易进难出、渐入佳境”的特点……,从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