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课堂教学,又要注重德育,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
  关键词:和谐课堂 家庭德育 学校德育
  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教学、方法,评价考核体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都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各自的探索与尝试,怎样创建和谐课堂,提高德育实效等至关重要。那么,怎样创建和谐课堂呢?
  首先,和谐课堂必须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生成。即让学生快捷有效地学懂知识、学会运用知识,从而形成会学的能力品质和好习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课堂教学设定的首要的预期目标之一,是师生共同努力首先要实现的结果之一。知识与技能无法产生,课堂教学将失去意义,学生无法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能使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体验性目标得以生成,学生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脱离了“以人为本、以发展人为目的”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具体地说: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快速准确的理解,能将新知识快捷地转化为基本技能,使学生能运用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去解决基本问题,最终形成会学的好习惯和好品质,创造性地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空间。
  其次,和谐课堂必须要体现学生由传统学习方式向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以发展学生为目的,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新,最终学会自我生存,实现自我发展”。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必须使学生学习方式有这样的转变。
  1.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自觉约束自己课堂上的不良行为,同时主动与同学配合,产生积极参与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愿望。
  2.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教师和同学的依赖,凭借自身知识能力,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基本技能。
  3.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已获技能有正确独到的体验和感悟。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用各种感官去参与、去经历知识与技能的获取、生成,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新知识、新基本技能的作用。
  再次,和谐课堂必须是最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潮流,最终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新课程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标志和成功标志,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可控的理智情感,形成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态度,树立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爱国忧民的价值观。
  以上是课堂教学最佳效果的综合体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步骤、不同的策略和思维方式,以期达到这样的最佳和谐课堂教学效果。
  同样,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把德育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一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如何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
  一、家庭德育
  家庭是的细胞,小学生每天都置身于一定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作用,他们的性格、思想情操、道德品质都与其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与家挺教育做得好坏是密不可分的。卢梭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制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和环境都很优越,却不乏胸无大志、不求上进者。但他们的父母当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却有着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首先应从学生的家长着手发掘丰富的教育资源,让每位家长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需的条件。具有不同人生经历的家长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能量。教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弱的,视野同样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德育的作用。
  二、学校德育教育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机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学校教育具有传递人类精神财富和社会文化、普及和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知识的社会功能,因此,学校必须体现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繁荣的性,代表潮流的发展趋势;二是学校教育要根据社会在、、道德等方面的规定性,按照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要求来体现社会发展水平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实现社会所期望的培养目标。
  三、社会生态德育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的不断变革,学校德育教育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滞后性。生态德育的适时出现,是对现行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它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的德育观,是塑造新型人格的教育,是一种更宽阔的视野,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热爱生活,使学生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相融合,把个人融于群体,使个性与共性和谐发展。自革命以来,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是我们将来生存环境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沙尘暴的肆虐、潮白河的干涸、不再明媚的蓝天,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离我们并不遥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教育和引导学生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更好地享受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一种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教育,只有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去创造祖国未来的辉煌。
其他文献
数字电视成为近两年最热门话题之一。各种媒体在炒作,各彩电厂家也在宣传,但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什么是真正的数字电视,以及数字电视何时能进入中国老百姓的家庭。目前世界上著名的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教育不断更新,逐渐形成现代教育的新特征。社会化产业的不断进步和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对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综合素质结构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作为教育,首先是职业技术教育逐渐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在教育过程占有重要比例,本文针对教育的现状和社会需求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一、教育为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长期以来
凌云竹,属草本类多年生宿根植物。因植株特别高大、茎秆似竹而得名。由于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由哥伦比亚引人我国。经过安徽省阜阳珍稀植物园几年来的种植观察,现
摘要:一个优秀的高中班主任首先是受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多样化的教育任务必然要求班主任教师要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扮演好多样性的心理角色。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乐于自我激励,善于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具有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的研究能力、活动能力,眼界开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特长。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生 班主任  教师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者和开拓者,而班主任教师更是教
江湖有云:“一寸短,一寸险”。匕首因其身短小,完全没有舞动长枪那种挥洒写意的豪气,出招时无不短兵相接,性命相搏,是以匕首并非常用之物,仅作为侠客们的辅助武器在险中求胜或突出奇兵时方才出现。而在摄影中,具备广角镜头的数码相机则是摄影师手中的匕首。它们不便像中长焦镜头在较远的地方从容拍摄,近在咫尺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威力。但是一旦得手,出来的照片往往能够带来夸张的视觉效果,张力十足。理光(Ricoh)G
期刊
经济形势报道的常见弊病 经济形势报道是党报新闻报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是体现党报权威性、指导性的重要载体。它要受宣传规律和经济规律二者共同支配。通常,媒体对宣传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政治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体浮游植物的调查,结合理化指标的逐月测定,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8门40属71种(包括变种),其中以硅藻门的种类占优势,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摘要:要培养小学生语文创新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观、人才观,要与时俱进,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光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不光要给以黄金,更要授予点金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积极探讨  我认为识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但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更应该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俗语说:
“佳禾7号”系采用杂交育种方法,经多年系统选择育成的晚季优质籼稻新品种。1996~1997年参加省区试和示范,一般每666.7m2产量400kg,高的超过500kg。1997年秋季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