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学方法,使数学课堂生活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GKD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挖掘生活素材是引导学生学习新课的主要方法;让学生增加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解决数学新知,激发学生热爱数学。
  关键词: 方法 课堂 生活 改革
  
  数学课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因此,中学数学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以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教学内容充分,要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素材,找准每个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导入新课,引出数学问题,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苏科版七册上,“丰富图形世界”这节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学校准备在教师办公室前的空地上搞绿化,请同学们来帮助学校设计一个方案。要求为: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适当的比例尺画出平面图形,如何确定比例尺?该设计一些什么图形的花坛?如何使左右两边对称?该如何留人行道和车道?相应的边角处应怎样处理?……结合这些问题,开始小组讨论,有的学生开始大胆地设想,先画出场地平面图形,然后在平面图形上确定人行道和车道的位置,……学生们畅所欲言,已有的经验得到了升华。这样设计,创设了既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相关系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体现了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体验数学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二、合作交流,激活“生活画面”
  
  良好的课堂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将更多时间、空间让给学生合作交流,产生自主学习活动场面,将学生数学学习融入之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学生就会更好学习数学;反之,数学学习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内化过程,学习效果等于零。如,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玩“四驱车”比赛,从中让学生去探索、发现不同方向行驶所产生的效果。学生中有的说两辆车同时相对出发的结果,有的说同时同向出发的结果,有的则谈比赛的感受。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了所学的内容,又进一步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
  
  三、讲解例题,注入生活情趣
  
  现代的中学生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心。然而学生面对的却是大量的枯燥繁杂的计算题,解答的又是陈旧乏味的传统应用题,弄得学生筋疲力尽,根本谈不上对学习数学有什么兴趣和爱好。因此,在例题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所学知识处理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亲身经历的问题,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增添学生学习的情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恰当地改编和补充一些学生生活实例为题材的应用题作为例题:“同学们,如果把一张纸对折30次,想象一下,它有多高?”几乎所有的学生多认为,薄薄的一张纸能有多高,可自己动手却很难完成,但是,当指出这个高度相当于3个珠穆朗玛峰时,学生都惊奇不已,难以想象。教师恰当地把教材中对学生来说缺少生活气息的应用题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材,注入了生活情趣,使学生感到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解答应用题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数学作业要尽量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时应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让学生解释: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在教学“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教学中,电脑出示:小马过河,请你选择最近的线路,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
  五、评价方法,感受“生活美”
  1.优化评价的主体
  俗语说“旁观者清”,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数学课上知识的评价,积极向教师质疑和询问,并倡导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帮助,实现共同提高,形成多向沟通,建立面对面的平台。如:在教完解方程时,有个学生突然问:“老师,这里未知数都用x表示,我想用别的字母表示行吗?”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行,你真棒!x表示一个数,我们可以用其它字母来表示一个数。”我笑了,竖起大拇指:“大家已经真正理解字母的含义,真好!”这节课上完,学生收获很大,争先恐后要谈体会。
  2.优化评价的形式
  以往教师为了追求分数和成绩,在评价过程中,侧重于评价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的结果,对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技能、品质、情感与态度等具有启发性意义方面缺少必要的评价。对于一个不准确答案的,教师往往很简单武断地打上了“×”,这个“×”如剪刀,无情地剪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从孩子心理特征出发,上面的评价方式,学生易接受,易产生激情,感受到数学知识美的所在。因此,何不把“×”改成“?”,让他们也来说说理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评价结果不是不断地采取否定,而是朝肯定的、积极的方向必须引导,所有评价必须出于对学生潜能的信赖感。
  总之,新课程源于生活,新课程为了生活。我们改进教学策略,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我们教师不应进行灌输,而应让学生自己生成问题,用生活事实说话,用真实的镜头说话,用现场教学资源说话,使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生活,走向阳光。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岳麓书社出版,2007.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高效选煤厂的发展形势 ,并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 ,介绍了高效选煤厂的设计特点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coal preparation plant, co
县级台新闻宣传的创新突破,必须依赖于不断的新闻宣传实践。这是一个永无止境十分艰巨的过程。创新必然会有风险,在打破原有格局的同时,必然会有理论上的滞后和实践中的障碍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法治疗心脏神经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实验研究方法,将我院门诊及我科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的心脏神经症患者60例(男19女41),随机分
摘要: 中学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由于比较抽象,所以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更为突出。教师要发挥好多媒体的作用,提高教学实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正确定位,合理使用,避免唯多媒体论;精心准备,科学设计,开展好课堂教学;总结交流,不断完善提高。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多媒体 中学    随着社会进步和教学条件的改善,近年城镇中学陆续配置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基础课程,多媒体在
摘要: 笔者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232名初一到初三的中学生作为被试对象,采用自制的成长记录袋及评定内容进行观察和测试。通过成长记录袋评价,了解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的情感态度及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 中学生 数学学习 成长记录袋 评价 情感态度    1.引言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全面检测考查学生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所得到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范围是高考和各类模拟题中的热点,这类题涉及多个知识点,如函数的值域(最值)、常见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复合函数、抽象函数、导数、不等式的性质等。由于逻辑性、抽象性强,问题的制约条件复杂,变量的潜在约束比较隐晦,因而导致学生解题时抓不住关键,理不清思路,往往半途而废。下面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常用办法。    一、构造函数法:依据函数方程不等式思想,把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一是
1模型的建立、载荷处理及边界条件的简化 1 .1模型的建立 磨机实际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筒体和端盖上有许多的螺孔和台阶,内壁上有一层由螺栓固定在筒体上的衬板。计算模型选取时,暂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第31页B组题的第6题:设a,b,c为△ABC的三边,求证:a +b +c <2(ab+bc+ca)。这道题的证法紧紧围绕三角形中的边的特征,依据不同的思维,不同的入口结合不等式证明的不同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证法。并且依据已经证明的结论,还可以进行引申推广。  1.常规思维法,不等式的证明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求差比较法,基于此,有如下的解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像人的储蓄一样,终身享受储蓄利息。”  可见,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有意识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坐标变换是解析几何中一个有用的工具,任何一个二次方程,经过坐标轴适当的平移和旋转,都可以化成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或它们的特殊情形).但方程化简十分烦琐,利用极坐标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