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中的佛教图像的初步研究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画像中有刻画佛像、宣传佛教故事、驯象与乘象等与佛教有关的图像,汉画佛像图像表明,东汉时,外来佛教在我国有一定范围的传播,用石刻画来宣传佛教的艺术形式已经出现。
  【关键词】汉画;佛教;初步研究
  
  在江苏、山东、四川、新疆、内蒙古、南阳等地发现一批与佛教有关的汉画,本文试图对这些汉画图像作些初步的分析,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赐教。
  1.佛教在汉代的传播概况
  公元前六世纪,佛祖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佛教因其反对婆罗门种姓制度,主张众生自由平等、精神不灭、转生来世、因果报应等,很快传播开来。东传佛教的一支经过克什米尔、中亚细亚,向中国传来。
  自汉武帝刘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印度佛教始由西域传人中土。“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1]。景卢等青年知识分子对佛教已有了浓重的兴趣,并开始学习佛经,领会佛家思想。由此可知,佛教传入中国的时期是在西汉末年。东汉初,佛教已有了一定的传布范围,而且还得到东汉楚王刘英的信奉。刘英把释迦牟尼捧上了中国的神坛,汉明帝褒奖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2]。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公元67年,印度高僧迦什摩腾和竺法兰用白马驭载佛经和佛像来到东汉国都洛阳。第二年,东汉王朝在洛阳建造白马寺,邀请二位高僧讲解佛经,翻译佛教经典《四十二章经》。汉桓帝时,高僧安世高和支娄迦谶相继来华,不仅译经,而且还外出传教。汉桓帝自己也信仰佛教,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汉桓帝竟然也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从此,“百姓稍有奉者,后遂转盛”[3]。汉灵帝时,丹阳人笮融为徐州牧陶谦督广陵等郡的漕运,他利用职权之便,在徐州、广陵间大造佛寺,铸造铜佛像,并用免除徭役的方法招徕信徒。此时的佛教,在东汉统治阶级的大力推崇下,已经传播开来,而且还传入民间,被平民百姓逐渐接受,成为他们的一种宗教信仰。从此以后,佛、道、儒三教共同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成为精神领域内的统治工具。
  汉画中的佛教造像就是佛教反映在汉代绘画、雕刻领域的产物,是后世石窟造像普及的先声。本文把这些汉画佛教图像分为三类:汉画中的佛像图、汉画中的佛教故事图、汉画中的驯象和乘象图,并对此略加探讨分析。
  2.汉画佛像图
  在山东、四川、新疆等地的汉代画像中,在江苏省连云港台市孔望山的汉代摩崖造像中,发现一批佛像图。这些图像中佛教人物所具有的高肉髻、项光、施无畏印、结跏趺坐等都带有十分鲜明的佛教艺术造型特征,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佛教涵义。如山东沂南汉画像石墓中室的八角擎天石柱上面所刻的立佛像,头带圆形项光[4];四川乐山县柿子湾汉崖墓刻有结跏跌坐的图像[5]。1959年10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北尼雅汉墓所出土的一块蓝缬棉布上,画有一菩萨图像[6]。此菩萨上身赤裸,慈眉善目,手持鲜花,头后有项光,身后有背光。四川乐山县麻浩崖墓享堂的门楣上,刻有一结跏跌坐,右手施无畏印,头有肉髻,绕头有佛光的佛像[7]。由此看来,汉画佛像人物的每一种坐姿,每一个手势,都具有特定的宗教意义,如汉画佛像人物的结跏趺坐,施无畏印就寓有“转妙法轮、安乐一切、普度众生”的佛教宗旨。其实,这也正是汉画佛像人物的奇妙之所在,通过举手盘足安坐等细微的人体动作来宣传佛教。通过无声有形的佛教造像给汉代的人们施以潜移默化的宗教影响。
  3.汉代佛教故事图
  汉画中的佛教故事图,目前所能断定的不多。据我们粗略统计,全国目前可能只有三幅。江苏二幅,山东一幅。山东佛教汉画的内容是宣传佛教教义的,本文把它列入佛教故事类。江苏省连云港市孔望山的摩崖造像,开佛教石窟造像之先河,为后世石窟造像的兴盛打下了基础。其中的“佛祖涅槃”图和“舍身饲虎”图为佛教故事。“佛祖涅槃”图是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中较为完整的一幅,其造像以一块肉红色的岩石坎台为中心,在这块岩石上雕刻出佛祖涅槃像,在与其相邻的岩石上,雕造了五、六十个头像和跪像。佛祖涅槃所描绘的情景与《佛本行赞》中所记载有佛祖涅槃情形极其相似。“舍身饲虎”图在“佛祖涅槃”图之右,其内容为:一人卧于地上,在人身上有虎头,若欲吞状。这一舍身饲虎佛教故事,在佛经中有十多处记载。舍身饲虎佛教故事所宣扬的是佛教教义中的“因果报应,转生来世”思想,告诉人们敢于舍得区区一身,才能留得精神传世”。
  在《山东汉画像石选集》著录的图322,是出土于滕县汉画像石的图像,该石画面漫漶,共四层:一层为西王母两侧有蛇尾侍者和伏羲、女娲等;二层为牛马食草;三层为人物相会;四层为牛车、鹿车、羊车各一辆。这组画像很可能与佛教《法华经》中所宣扬的“三乘”教义有关。
  4.汉画中的驯象乘象图
  驯象活动,商时已有。《吕氏春秋,古乐篇》云:“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东汉时期,佛教在全国范围内已有一定的传播,佛家教义已经为一些人所信仰。
  在河南南阳、登封少室汉阙[8],江苏省徐州洪楼[9],山东省滕县宏道院等地都发现有象奴驯象的图像。其中南阳汉画馆所藏“驯象”汉画像内容为:大象长鼻上卷,齿前伸;象奴头戴尖顶冠,手中持钩,钩末端置于象后右肢部。由此可知,东汉先民在当时已经掌握了钢钩钩口驯象的方法。这也许与佛经所载的驯象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能与佛教活动有一定联系。馴熟大象,便于进行“乘象”活动。
  在南阳唐河郁平大尹冯孺人墓北侧室,有一幅“乘象”图[10]。其内容为:画中刻一象,体硕壮作缓行状,后肢及臀部未刻出,象背之上有二人,一人面向右,跽坐,一人仰卧,两腿上翘,悠然自得。
  汉画中的佛教画像,是我国古代用石刻画来表现宣传佛教的开始阶段。伴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与普及,到南北朝隋唐之时,宣传佛教的石窟摩崖造像到处出现,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宗教文化遗存。
其他文献
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首先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注重诵读,
【摘 要】压力容器是石油、化工,化肥、电力、冶金、轻工、医药等各工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承压设备,如果这些设备在制造和运行中得不到可靠的质量保证,一旦发生事故,破坏性非常大,其危险程度是无法估计的,会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须对压力容器涉及的各质量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才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  【关键词】压力容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控制    1.压力容器质量事故的巨大危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实
案例背景:rn《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教材的编排目的有两个,一是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
复习就是对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但是各个班级情况不同,复习的方式方法也会多种多样,所以针对本班情况,我的复习方式如下,仅供参考。
艺术表现中蕴含了大量辩证的规律。这些规律折射了美的价值,使艺术表现生动起来。不论中先哲,画家或是西方画家,都透过艺术作品体现出了矛盾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从形式上的虚
加强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教改的当务之急.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本文将结合本人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和这两年从事新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学恐怕多半得益于课外阅读.”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
众所周知,数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往往伴随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激发,是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培养的基础。就学生数学学习
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主阵地,因此,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为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