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医学之“气质体液学说”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气质体液学说”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不同的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体的性质,机体的状况取决于四种体液的正确配合,四种体液配合恰当时,身体便健康,否则就会出现疾病。四种体液的特殊比重会呈现不同特征,按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可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即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该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虽缺乏科学依据,但也比较切合实际,因此其主要应用领域从医学转向心理学。
  【关键词】:古希腊医学;气质体液学说;科学性原理;社会心理学
  古希腊盛行的四种医学学派——克罗吞医学学派、西西里医学学派、尼多思医学学派以及科斯医学学派。其中科斯医学学派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代表着古希腊医学的最高成就,而其提出的“气质体液学说”是西方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石,从古希腊至19世纪细菌理论建立之前,它一直占据着西方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
  1 “气质体液学说”的起源
  许多希腊哲学家试图以自然的道理来解释复杂的宇宙现象,继哲学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提出水本原说(即万物源于水)后,恩培多克勒综合各家之说,形成“四根说”,火、土、气、水作为组成万物的四根。在此基础上希波克拉底将之推论至医学形成“气质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认为,如同宇宙的其他部分,人类也是由土、气、火、水四种元素组成。四种元素分别和人体中的四种液体相对应,即黑胆汁、黄胆汁、血液和黏液,这些混合物的特殊變化,决定了人的性格以及健康与疾病的状态。不同的人身上四种体液的比重也是不一样,以哪种体液最多为标准,人的气质也可以分为四种:血液多的人属于多血质,粘液多的人属于黏液质,黄胆汁多的人属于胆汁质,黑胆汁多的人属于抑郁质。
  2 “气质体液学说”内涵
  按照希波克拉底的理论,当四种液体恰当地处于平衡状态时,人就很健康;而当平衡发生偏差时,人则呈现病态。多血质心理特征敏捷而好动,这种类型的人易于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约束,性格开朗、热情、喜闻乐见,善于交际。在群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常能机智地解脱窘境。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工作,能对工作心驰神往,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工作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不安于循规蹈矩的工作,有时轻诺寡信、见异思迁。适合从事与外界打交道、多变、富有刺激和挑战的工作,如管理、外交、驾驶员、律师、运动员、记者等,不太适合做过于细的、单调的工作。
  黏液质这种人又称为安静性,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这种类型的人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所谓的动因而分心,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黏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轻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制,也不常显露自己的才能。其不足是有时做事情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其因循守旧,表现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适合稳定的、按部就班、静态的工作,如会计、出纳员、保育员、播音员等。
  胆汁质心理特征兴奋而热烈。这种类型的人在言语、面部表情和体态上都给人以热情直爽、善于交际的印象。有理想有抱负,反应迅速、行为果断,表里如一,不愿受人指挥而喜欢指挥别人。这种人一旦认准目标,就希望尽快实现,遇到困难也不折不挠,有魄力,敢负责,但往往比较粗心,自制力较差,容易感情用事,比较鲁莽,工作带有明顯的周期性,能以及大的人诶去那个投身于事业,一旦筋疲力尽,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心灰意冷。适合从事与人打交道、工作内容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并且热闹的工作,如导游、推销员、节目主持人、演讲者、外事接待人员、演员、市场调查员等。不适合长期安坐、持久耐心细致的工作。
  抑郁质的人沉静而羞涩,敏感,精神上难以承受或大或小的神经紧张。情绪体验的方式较少,但内心体验深刻,不易外露。喜欢独处,交往拘束,兴趣爱好少,性格孤僻,遇事三思而后行,怯弱、自卑、优柔寡断,外在行为非常迟缓刻板。适合安静细致的工作,如校对、打字、排版、化验员等。
  3 “气质体液学说”科学性与应用
  希波克拉底的理论可以对许多疾病的病因做出更加科学的解释。根据“气质体液学说”,人体排斥疾病的过程实际上是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夸大表现形式,即体液试图恢复平衡的过程。“气质体液学说”可被概括为7项原理:平衡原理,也是最基本的原理,认为健康是体液平衡的结果,疾病是由于体液失衡所致;季节影响原理则是考虑季节、气候等外界环境的变化对人体内四体液的影响,每个季节导致人易发某类疾病。因此医生在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中应充分考虑季节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对抗疗法原理是体液论的一项基本治疗原理,机体的每个器官或每种疾病以及每一种治疗药物都具有热、冷、干、湿的特性,因此在疾病的治疗中可采用对抗治疗原理,即“相反事物应当以相反方法治疗”。天然热原理是指机体内存在着一种天然热驱动着机体的营养供给、体液分布等;自然疗法原理强调自然治愈力是治疗疾病的主要力量,希波克拉底说“自然是疾病的医生。自然能自己发现治疗途径和方法,而不是思考的结果。”在治疗方面,采取有计划的治疗帮助有自然痊愈倾向的病人是合理的,如通过放血、催泻、调节饮食等方法除去发病体液,并阻止额外坏体液的形成。一直到17世纪,体液病理学仍是占统治地位的医学理论,其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19世纪。古希腊医生在对当时常见病、多发病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疾病发展和转归的消化原理,描述疾病进程的演变及征象;而最后一项转变期原理是指希波克拉底学派医生在治疗实践中注意到病情的变化与时间困难有某种内在的关联而提出的。
  随着近代医学产生和发展,“气质体液学说”在医学上的权威被打破。今天大家只是在“气质体液学说“的指导下测试性格,其应用领域的重心已从医学转变为心理学。但其之所以能在心理学领域生根发芽,原因正在于它的“非科学”性质及其古老的吸引力。虽然现代心理学引进了实验的方法,但它在本质上还是社会学性质的,需要大量地认识并理解人类社会中一系列不能被量化的东西,比如:亲密、可爱、恐惧等情绪感受。“气质体液学说”这个来自古代的“科学理论”和社会学有一处共同点便是其经验性。在这里,它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分类学工具来使用,它科学与否取决于这种分类方法是否适合心理学家做研究,而不在于人类是否只是由这几类性格的人组成的。所以,我们做完气质测试后经常会发现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气质得到了差不多的分数,这并不意味我们的性格很怪异,而是因为分类中无法剔除的主观因素。总的来说,“气质体液学说”的提出在当时是医学的巨大进步,由于其科学性的不足,后来被近代科学所取代也是必然的,但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也同时消失在历史进程中是令人遗憾的。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从1990年约瑟夫·奈提出国家“软实力”的概念并又于2004年对“软实力”的概念做了补充,国际范围内关于国家“软实力”的议题的探讨以及关注逐渐上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尤其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对于物质经济建设稍显逊色,将国家“软实力”纳入到国家综合国力考量指标中去,是一种必然。而通过提高国家“软实力”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国际传播就成为了必要的一环,要面对国际受众更为复杂的
期刊
【摘要】:影视作品是当代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化产品,它具有接受程度高,传播范围广,形象生动等特点。正因为其的流行程度以及自身的特点,影视作品也往往成为各国政府极为重视的一种公共外交工具。各国政府通过对于支持影视公司给予政策、经济方面的支持等方法,促使电影公司将本国的各种政治主张、道德标准等价值观寓于影视作品之中,从而使国外受众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其价值观,进而达到维护本国利益的目的。本文试从优酷引进《神探
期刊
【摘要】:恶魔性本身是创造性和毁灭性的矛盾结合体,对《白鹿原》中个体和群体恶魔性的进行辩证分析,展现出恶魔性行为对人的命运和环境的巨大影响,表达民族性格重建和历史重构的重要意义,以期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新的活力元素,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开辟独特创作空间。  【关键词】:恶魔性;个体性;群体性;白鹿原  《白鹿原》是一部部现实主义长篇巨制,作品中复杂人物性格和还充满生机活力的民间背景都为恶魔性因素的爆发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浪潮席卷而来,“互联网+医疗”也迅速升温。互联网医疗作为一个以互联网为为依托的服务平台,通过将患者、医生、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机构联系起来,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改变了患者传统的就医体验,使求医问药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而且对于打破医疗行业的壟断格局,解决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供求不平衡问题,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
期刊
对越剧的移植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和特点,比如,《春香传》、《打金枝》、《五女拜寿》、《红丝错》、61版《红楼梦》、《莫愁女》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剧目,均移植自越剧同名剧目。不同剧种之间互相借鉴,互相移植是戏曲界的普遍现象,对发展和繁荣戏曲创作,戏曲市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移植剧的特点是原剧目剧本基本是照搬过来,唱腔音乐进行本剧种化改造,这样一部“新戏”就又一次换一个剧种得以生动地呈现。
期刊
【摘要】:“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学作为当代中国的显学之一,其繁荣与《红楼梦》的传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籍由印刷、电子、网络等技术手段,《红楼梦》的传播过程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研究《红楼梦》的传播问题,有助于总结发现文学发展与繁荣的规律。  【关键词】:《红楼梦》;境内;传播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史上经久不衰的一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其独特的艺
期刊
【摘要】:新媒体是我国传统媒体的一大重要转折点,给传统电视传媒带来很大的冲击影响和变革。它改变了群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改变了接受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路径和方式,影响了传统电视媒体在传媒中的地位。与此同时,电视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影响力较大,备受瞩目的节目形态之一,在新的媒体环境中,也寻求着更好的发展方式,寻求着更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之路。本文从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出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荷叶自清洁效应的原理,即荷叶表面的蜡质是产生表面疏水性的根本原因,其超微纳米结构放大了其疏水性。结合此疏水原理,阐述了荷叶效应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并适当地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结构;自清洁;应用  一、引言  众所周知,荷叶素来纤尘不染,水珠根本无法浸湿其表面,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自清洁效应。研究表明,荷叶的基本化学成分是叶绿素、纤维素、淀粉等多糖类的碳水化合
期刊
【摘要】:研究对象:雾霾。  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图、问卷调查概念分析等途径对雾霾进行了剖析。  研究内容:我做的是一个关于雾霾的口罩装置设计,主要由衣食住行四个大方面的照片组成。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模拟雾霾的环境。我的设计采用夸张的手法,将环境的缓慢变化整体加速了,照片内容以更明显的效果展现出来,照片上都有一个口罩的形状,口罩里面是干净、清新的环境,色彩明媚,而没有口罩的地方则是被雾霾所侵染,受到很大
期刊
【摘要】:电影《踏血寻梅》是第三十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闭幕电影,影片以真实的肢解凶杀案改编而成,从内地迁到香港的少女因无经济拮据而走上援交少女之路,最终被杀。本文主要运用身份认同理论,分析香港新移民到达陌生地域之后,通常会遭遇“失根”和“失语”的状况。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讨论,揭示现代人重构精神家园的意义。  【关键词】:身份认同;家园;失根;失语  一、身份与认同  对于身份认同这个概念,哲学、社会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