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越剧对黄梅戏女驸马的成功移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w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越剧的移植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现象和特点,比如,《春香传》、《打金枝》、《五女拜寿》、《红丝错》、61版《红楼梦》、《莫愁女》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剧目,均移植自越剧同名剧目。不同剧种之间互相借鉴,互相移植是戏曲界的普遍现象,对发展和繁荣戏曲创作,戏曲市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移植剧的特点是原剧目剧本基本是照搬过来,唱腔音乐进行本剧种化改造,这样一部“新戏”就又一次换一个剧种得以生动地呈现。虽然剧本没变,但是唱腔变了,音乐变了,表演和舞台调度也相应有所改变,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甚至有些移植剧目能收到原剧目不能达到的效果。因此戏曲界一度对剧目移植保有比较大的热情。这一点在黄梅戏上更不例外,上述例子无一不是黄梅戏移植的典型代表。一直以来,黄梅戏和越剧被认为具有很多相似的特点,由于这两个剧种均属于“南派”剧种,唱腔温婉动人,表演诗情画意,无论田间地头,还是才子佳人,都能纳入剧本的题材;戏曲的“粉丝”中,黄梅戏的粉丝和越剧的粉丝有着大量的重叠现象,换言之,黄梅戏粉丝中,有大量的越剧粉丝,越剧粉丝中也有大量的黄梅戏粉丝。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我开始对这两个剧种间的“共鸣”產生了研究的兴趣,尽管这两个剧种间的“共鸣”很多,按理来说,两个剧种间的互相移植应该等量齐观,或者至少不相上下,但是出现的结果相比而言却是黄梅戏对越剧的移植多,而越剧对黄梅戏的移植几乎没有,直到2015年5月份,由福建芳华越剧团推出的越绝《女驸马》的出现,一举打破了这种局面,并且巡演下来反响强烈,这就引起了我对这部戏之所以能成功的思考。
  首先,越剧对黄梅戏《女驸马》女的移植属于大胆创新。
  过去黄梅戏移植越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天仙配》《女驸马》为代表的剧目唱遍了大江南北,四海九州,剧种“火”了以后,出现了创作上的短缺和供不应求,因此不如干脆“拿来主义”,省时省力,多块好省地快速繁荣舞台演出,我简单总结为“剧种带动剧目”,跟如今明星的票房效应有点相似。过去越剧对黄梅戏移植得少,或者不移植,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两个原因:一是黄梅戏原创大戏本来就很少,二是尽管原创大戏很少,但是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难以逾越。所以,越剧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冒险移植黄梅戏著名剧目。近些年,其实经典移植的戏其实真的不算少。杭州越剧院前几年也移植了昆曲《狮吼记》,反响不错,“跪池”一折在越剧票友圈内经常搬演。在老一辈艺术家中也有很多移植的先例,以吕瑞英师为例,她的大多数代表做作都是移植于各个不同剧种,《穆桂英挂帅》、《打金枝》、《桃李梅》、《花中君子》,可谓开辟了移植经典的新高度。笔者以为,在现在满台创新的越剧舞台上,虽然李敏不是吕老师,但若然能效仿吕师这般又何尝不可呢?所以,对于这种大胆创新,笔者以为是积极的创新和尝试。再来看,这次越剧黄梅戏的移植,选择的就是名扬四海的《女驸马》,首先一定是需要莫大勇气的,其次,越剧《女驸马》对黄梅戏女驸马的剧本做了一些改动,增加了冯素贞,李兆廷“同窗共度”的戏,为冯素贞不顾一切女扮男装貌似救夫做了一个合理的铺垫,迎合了现代年轻人的观赏思维和,交代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时代精神,不同于过去的一旦订婚,就是终身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为了维护这个“订婚”的举措都是合理的逻辑。也就是说故事如果放在现代“民女名叫冯素贞,自幼许配李兆廷”这句唱不足以支撑起冯素贞整个不顾一切的举动。最后,越剧《女驸马》保留了黄梅戏的经典,在音乐、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制作,美轮美奂的舞台景观,无论人物的定位、文本的文学性。意乐的设计、舞台的设置都更精致化、诗意化、抒情化,让观众完全融入故事之中,尽情享受到了越剧的魅力。
  其次,《女驸马》的家喻户晓,对越剧《女驸马》的成功起到了推动作用。
  大家都知道《女驸马》是黄梅戏的关键代表剧目,红遍大江南北,可谓家喻户晓。电影《女驸马》更是让这个剧目蜚声海内外。那么,这样一来,越剧《女驸马》在宣传上就省去了大量的力气。观众听说是《女驸马》,首先就是感到熟悉和亲切的,再一听说是越剧《女驸马》就更要去看个究竟。我把这个简单总结为“剧目推动剧种”这个是普通戏曲观众的普遍心理。黄梅戏的本子,经过这许多年的锤炼,已经相当的成熟和完整。但是方朝晖老师,却为这个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理出了一条线索,那就是“情”,正是对李兆廷忠贞不渝的爱情,才驱使冯素珍女扮男装进京寻兄,才驱使冯素珍为救李郎金榜提名,才驱使冯素珍冒死陈情公主,一浪又一浪的推动起了剧情发展,直到最高潮。而黄梅戏中,对于这一对有情人的爱情铺垫,确有些不足。因此,方朝晖老师着重在前两场中刻画了冯李之情,序幕中便将两人青梅竹马的关系跃然台上,并且赋予他们了一个爱情信物—梅花。“不为繁华易素心”,多美好,既是梅花品格,又含蓄的点出了冯李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在全剧进行中,这段也作为主旋律不断的回响,可谓是点情之笔。
  我们再看看粉丝的表现,前面说了,黄梅戏的粉丝和越剧的粉丝有着重叠的现象,这部分粉丝肯定不会错过这个戏,真正的越剧粉丝也不会错过这个戏,真正的黄梅戏粉丝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戏,那么,这也就出现了这个戏“跨粉丝”高接受高追捧的局面。因此,越剧《女驸马》出现很高的上座率,我们就不感到奇怪了。
  最后,“明星版”越剧《女驸马》巡演,跨院团跨流派合作更是吸引了更多越剧粉丝追捧。
  越剧近些年来,跨剧团合作十分活跃。每年春节都会有越剧明星的演唱会,演唱会的特点是跨剧团,多流派,大明星,因此,越剧明星的演唱会往往是一票难求的。不但演唱会,越剧舞台剧的跨剧团,跨流派,明星合作也不鲜见,比如明星版《梁祝》,有范派、尹派、傅派、王派,两个梁山伯,两个祝英台,令人耳目一新,再比如新版《梁祝》则是由浙江小白花越剧团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和杭州越剧团梅花奖得主陈晓红主演。同样,明星版越剧《女驸马》领衔主演李敏,是梅花奖得主,来自福建芳华越剧团,她一个人在剧中就呈现了王派和尹派的唱腔。其他演员如吴凤花,吴素英,谢群英等分数不同流派,均为梅花奖得主。因此,“明星版”越剧《女驸马》在越剧界,乃至在戏曲界,影响之大,我们可以想见。
  总之,正是有了劇目推动剧种,有了跨院团跨流派的精诚合作,这部戏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这种尝试和成功对越剧的发展和对黄梅戏的发展均百利而无一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其他文献
【摘要】:提到“台前幕后”这个词,想必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两幅画风截然不同的场景,一个是聚光灯下光鲜亮丽的表演人员,一个是忙碌专业不拘小节的技术人员,的确,每个职业都会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一个职业外形特点,而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聚光灯下公众人物,也一定应该有着更为严格而细致的形象要求。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策划  都说电视节目主持这个行业是一个“以貌取人”的行业,没错,我们的“以貌取
期刊
【摘要】:多种多样的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有些电视节目特别受欢迎,有些电视节目就相对人气不佳,这与剪辑有着密切的联系。剪辑并不是简单的把片段拼接在一起,这当中包含了剪辑师对于节目和剧本的理解,如何把编剧和导演的创意和构思通过剪辑并且配合摄像师完整的表达出来呈现给观众的,同时节目还需要符合大众思维,是一个称职的剪辑师必备的素质。  【关键词】:剪辑;大众;逻辑性;思维习惯  电视节目的剪辑工
期刊
【摘要】:网络剧的本质就是给互联网的网络用户提供播映的电视剧集,它依附与网络而产生和发展。网络剧与电视剧本质的区别是通过网络发布的,有些网络剧之所以能登陆电视平台播放也是因为在网络上的热播,从而吸引了电视台购买其版权进行播放,从这一点就能体会到网络剧与电视剧在媒介上的区别,以及与传统电视剧的区别,在很多方面都展现出它极其鲜明的特点。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更愿意享受快节奏、便捷、有互动的媒体形式
期刊
【摘要】:2013年開始实施的新的《刑事诉讼法》第192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做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然而不论在实践中还是立法中,专家辅助人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与漏洞,专家辅助人的性质、专家辅助人的启动程序,专家辅助人意见的采信以及专家辅助人的选任资格这些方面的问题都亟待完善。  【关键词】:专家辅助人;意见证据;新刑事诉讼法;司法解
期刊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我们早已习惯运用的媒介,作为普通大众接触最多的媒介就是广播和电视。广播自20世纪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每天早晨打开收音机收听新闻联播已经成了很多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习惯,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的弊端逐渐暴露,人们开始对电视情有独钟。电视这一媒介直到现在都是人们最普遍的信息接收方式,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之下,今天我想谈一谈和我们年轻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新媒介,微博。微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动画 角色塑造既是动画剧本创作的核心,又是动作与表演的本体。造型生动、个性特征鲜明、能够恰如其分演绎故事内容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动画角色是优秀动画片的核心与灵魂。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角色塑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指出将中国深厚底蕴的传统艺术文化应用于现代文化角色塑造当中的,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优秀动画影片。  【关键
期刊
一、研究背景  从1990年约瑟夫·奈提出国家“软实力”的概念并又于2004年对“软实力”的概念做了补充,国际范围内关于国家“软实力”的议题的探讨以及关注逐渐上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尤其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相对于物质经济建设稍显逊色,将国家“软实力”纳入到国家综合国力考量指标中去,是一种必然。而通过提高国家“软实力”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国际传播就成为了必要的一环,要面对国际受众更为复杂的
期刊
【摘要】:影视作品是当代非常流行的一种文化产品,它具有接受程度高,传播范围广,形象生动等特点。正因为其的流行程度以及自身的特点,影视作品也往往成为各国政府极为重视的一种公共外交工具。各国政府通过对于支持影视公司给予政策、经济方面的支持等方法,促使电影公司将本国的各种政治主张、道德标准等价值观寓于影视作品之中,从而使国外受众在不知不觉间接受其价值观,进而达到维护本国利益的目的。本文试从优酷引进《神探
期刊
【摘要】:恶魔性本身是创造性和毁灭性的矛盾结合体,对《白鹿原》中个体和群体恶魔性的进行辩证分析,展现出恶魔性行为对人的命运和环境的巨大影响,表达民族性格重建和历史重构的重要意义,以期给中国当代文学带来新的活力元素,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开辟独特创作空间。  【关键词】:恶魔性;个体性;群体性;白鹿原  《白鹿原》是一部部现实主义长篇巨制,作品中复杂人物性格和还充满生机活力的民间背景都为恶魔性因素的爆发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浪潮席卷而来,“互联网+医疗”也迅速升温。互联网医疗作为一个以互联网为为依托的服务平台,通过将患者、医生、医院以及其他医疗机构联系起来,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改变了患者传统的就医体验,使求医问药变得越来越快捷方便,而且对于打破医疗行业的壟断格局,解决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供求不平衡问题,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