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女大学生防失联意识现状调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_Consul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在杭高校的女大学生的出行规律,及其对防失联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在后期宣传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因学生因安全意识不足而失联的几率。
  关键词:女大学生;防失联;意识;调查
  自2014年以来,全国各地媒体频报女大学生失联及遇害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高校管理方式日益社会化,学生结构日益复杂,校园与社会相互交叉、渗透,高校及其周边环境不安全因素日益增多,大学校园再不是单纯的“象牙塔”。女大学生预防失联的自我保护意识却并未能做到随之增长,频频失联事件折射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欠缺。因此,需深入分析现状,探讨研究其预防与应对措施,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来。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杭州滨江高教园区、下沙高教园区、小和山高教园区各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女生中随机抽样共计2180人样本量进行问卷调查,平均年龄22岁。
  1.2调查方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并参考数十起女大学生失联案例的相关资料自行设计问卷,后广泛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对问卷进行修改后正式进行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和主题内容,基本信息包括学校、院系、专业、籍贯、科类、年级等信息。调查员经统一培训,现场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问卷。调查采用单纯随机整群抽樣的方法,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180份,回收2176份,实际有效问卷2151份,有效率为98.67%。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office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分析比较。
  2结果
  2.1出行状况
  调查显示:在外出问题上,88.5%的同学选择2~4人随行,22%选择5人以上,4%的同学选择会单独出行。若出现晚归,61%的同学会坚持回宿舍,29%同学选择看情况再考虑,10%选择在外留宿。如果外宿,选择住酒店、旅馆等占67.82%、住亲戚/朋友家约为21.85%,选择肯德基等24小时快餐店约占2.08%;选择网吧、KTV类约占3.32%、其它为4.93%。
  在交通工具的使用上,会选择私家车(通过滴滴、优步等打车软件)的达4.38%,当打不到车或者紧急情况下,是否会搭乘非法交通工具(如黑车)这个问题上,选择独自也会搭乘的为14.25%,坚决不搭乘的仅为49.84%。私自乘车时,对于车牌号或者司机的信息,每次都会留意的仅为18.26%、偶尔会注意的为63.21%、从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的为18.53%。出行前或到达目的地后,会向家长报平安的习惯的占61.23%、偶尔的约为28.86%、没有这个习惯的达9.91%。
  2.2自身警惕性
  在面对同龄陌生人时会降低警惕性的占41.8%;在面对陌生人寻求帮助的时候,女大学生更愿意帮助同性(44.3%)。74.8%的女大学生曾经被搭讪过,主要通过借手机(13.8%)、直接问号码(10.6%)、问路(46%)、搭便车(4.4%)等方式。在逛街时,高达60.2%的女大学生会随意接受陌生人的传单、杂志或者纸巾之类的物品。在与陌生人对话时,仅49%的女大学生能时刻保持良好的警惕性。
  2.3年级与户籍的差异
  大一新生社会经验匮乏、行动自由,受骗率高。且非杭户籍学生案发率也相对高于杭州户籍,成为外地在读大学生及其家长一大焦虑问题。
  2.4学校类型与专业的差异
  理工科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预防失联的相关认知明显高于文史类院校。
  2.5了解及接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渠道
  在杭女大学生主要通过新闻媒体(91%)、亲友倾诉(12%)、他人及自己亲身经历(8%)等渠道了解各类女大学生遇害事件,通过家人(56%)、社交活动(34%)、社会媒体(72%)、其他(15%)、无渠道(5%)等接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教育。
  3讨论
  3.1须加强女大学生对同龄人的警惕性教育
  根据调查,女大学生普遍遇到过陌生人对话或者搭讪的情况。在面对不同的人群时,女大学生无法保持同等的警惕心,容易忽视一些潜在的危险人群,尤其是面对同龄人,容易降低警惕。
  3.2须加强女大学生对同性的警惕性教育
  除同龄人外,另一个容易使女大学生放松警惕的是同性,但同性犯罪的比例并不低,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
  3.3需加强女大学生对熟人的警惕性教育
  女大学生除对同龄人、同性的警惕性相对较低以外,对身边认识的人的警惕性也很低,但熟人作案的比例却不低。因此,也必须加强对熟人的警示教育。
  3.4高校有必要开设相关安全警示课
  调查显示,有61.7%女大学生认为可从自身方面加强预防,21.3%是通过学校方面了解此类信息,且目前仅有28.7%是通过学校方面接受此类教育。学校应结合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现状,根据不同专业、年级及地区等女大学生对失联的意识误区与盲点、失联的常见场合与缘由、预防失联的有效措施等方面进行教育。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失联预防知识的普及远远不够,高校有必要以多种形式向各高校普及女大学生失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知识,提高女大学生对此类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减少女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盲点、纠正安全意识误区、普及预防失联的有效措施,增强女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惠民县网上公安局.浅析频繁发生女大学生失踪遇害事件的防范对策[EB/OL].网页地址,2014-09-22.
  [2]杜建静,乔万敏.大学生安全隐患的成因、危害与防范[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6,23(1):118-125.
  通讯作者:邓腊梅
  【基金项目:2015年2015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女大学生失联的预防与应对措施”(2015R436002)】
其他文献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因为要兼顾高中生自身的身心特点,所以必须在此过程中展现一定的“趣味性”,这并不意味着就对历史学科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正确加以利用,反
摘要:中国古诗词是具有高度审美性的一种文学形式,其内容、形式、音韵三方面的特色融合成独特的魅力,经过翻译的中国古诗词也必须具备其原有的艺术美感,本文通过对古诗词翻译的问题提出和古诗词特点分析,比较全面的对中国古诗词英语翻译做了一个总结。  关键词:中国古诗词;英语翻译;研究综述  一、中国古诗词翻译问题提出  动静结合、意境顿生便是古诗词的一大美学特色,对这一特色的再现在翻译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等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实现了英语教学的集中性和专注性。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自主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
编辑点评在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开展以履行服务协议为重点的诚信创建活动,被专家称为医疗保险“两定”管理工作的一项创新。从南京、南宁、浙江省衢州市、北京市朝阳区等
摘 要: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各要素的内在关系,给教学模式带来了颠覆式的改革,改变了以教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形势的改变呼唤教师角色的再定位。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顺应形势的变化从以往的教学过程的主宰变为自主式大学英语教学的顾问。  关键词: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师;角色  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甚至颠覆着整个世界。在教育领域,以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代表的基
儒家思想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他认为春秋诸侯战乱使得周礼名存实亡,以克己复礼为其目标,其后经秦朝到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学逐步被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阶层所认可,成为封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提高自身阅读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身.本次问卷根据调查学生阅读的基本情况,探求当下初中生对待经典阅读的态度,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
摘 要:本文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入手,主要阐述了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为学生搭建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并通过网络考试平台对分层次教学效果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网络教学;计算机  数字化网络资源使学生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为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为创新能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丰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幸福。我们可以向先哲寻找智慧,探寻“幸福”。孔子和法拉比在各自民族和时代具有重要影响,他们的幸福观都认同内心精神世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篇描绘了苏格拉底就义当天,与其门徒就正义、生死、灵魂不朽等问题讨论,以及饮鸩致死的过程。苏格拉底以死明志、视死如归,付上自己生命的哲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