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初学说明文的阅读教学方法微探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说明文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因其本身具有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的特点,很多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说明文的教和学时面临着困难。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遵从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并找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加投入,更有收获。
  【关键词】说明文;整合;兴趣;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30-02
  初二上期开始,语文课程中就增加了说明文,这是初二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文体,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学习逻辑严密、语言准确且相对平实的说明文,学生是既跃跃欲试,又隐隐担忧。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教师应该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快速入门,激发其阅读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要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上好说明文阅读教学的第一节课。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成功大门最有效的钥匙。”对初二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时,教师能否在第一节课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基于此,在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前,笔者在导入部分安排了两个小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个活动:先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请学生扮演销售者,向其他学生介绍这个杯子(以按照实际情况,尊重客观事实为主),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介绍的内容可以从外形、材质、容积等方面进行思考,介绍外形时可以按照从上(杯盖)到下(杯身)的顺序,介绍杯身时可先介绍主体,再介绍杯柄。由于学生都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所以表现得非常积极活跃。
  第二个活动:笔者往杯子倒满水,并将一支笔插入杯子中,让学生观察杯中现象。这时学生被杯子中的现象所吸引,观察到笔发生了一些“弯曲”。由于物理课上已经学习过“光的折射”,学生争先恐后地介绍着其中的原理。
  活动后,顺势让学生把这两个活动中的内容写成文章,就形成了两类说明文,分别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这种让学生自行观察、学习、体验得出学习结论的学习方式,效果事半功倍。在此基础上,笔者再介绍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的特点和不同用途,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与体会,为其以后具体学习说明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遵循认知规律,由浅入深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语文教学,就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并呈螺旋式上升的普遍规律[1],且说明文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笔者曾尝试先用一节课给学生讲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事实证明,这样的灌输式教学只会让学生更加茫然,并且觉得很枯燥,压力很大。吸取之前教训,笔者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先让学生逐渐认识说明文的各个要素: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和结构、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等。再慢慢归纳考点和题型,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分析方法。最后形成答题思路。根据实际反馈效果得出,学生掌握得较好。课堂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堂课:整体感知课文,师生合作理出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
  第二堂课:在理清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石拱桥和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的特征。分析特征的同时,让学生理清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而这三个问题可以贯穿整个说明文的学习。如写赵州桥历史悠久的特点,作者介绍了赵州桥存在的时间——1300多年,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这样写能直观准确地突出其历史悠久。又如写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作者将两岸河堤常被摧毁的情况和卢沟桥极少出事的情况比较,最直观地让读者感受到了其结构坚固。对文章中其余特点的分析类似,学生也很容易掌握。再结合教材101页课后练习第三题介绍的说明方法,学生“顾名思义”便能解决上述问题。以上各个板块的顺利推进,给学生带来了大大的成就感,消减了其畏难情绪。
  第三堂课:品味文章语言。教材101页课后练习
  “积累拓展”部分有道题是“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確、严谨”。根据教材要求,主要运用“删除比较法”,与学生一起分析题目中的三个例句,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些词语对语言准确性的影响。完成这几个练习之后,再进一步举一反三,让学生鉴赏本文语言:“你认为本文哪些词语用得比较准确?为什么?”学生不仅能迅速找到题目里提到的各类数据的运用,还能很快发现“大约”“比较”“极少”“可能”“在当时”等表示推测、估计、限定的词语。但在实际分析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说“如果去掉的话就……”,这时学生的思考已涉及考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与解题方式,但笔者仍扮演聆听者、肯定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实践证明,在教学说明文时,先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炼出相关知识点和考题类型,再进行相关文章的阅读和习题训练,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2]。
  三、单元整合教学,把握考点
  有了以上三节课的铺垫,学生对说明文已经有了较深体会。接下来再用一堂课帮助学生把握考点,了解考题类型,总结答题方法,从而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事实上,课堂上的很多分析就是有关答题方法的分析,因此学生在这个板块中能比较容易地掌握知识点,课堂生成情况比较高效。
  具体操作步骤:在第二和第三堂课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在恰当的时机呈现出来,让学生阅读体会,理清学习思路。第四堂课中总结考点及解题方法时,笔者让学生拿出教辅资料,先浏览五单元每篇课文后提出的说明文问题,然后明确每一道题的考点,最后归类。学生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②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③说明顺序的判断和分析;④分析说明文语言的表达效果。   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相结合是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讲授上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中国石拱桥》课后练习以及教辅上的习题为例,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体会如何将方法具体运用到解题实践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解题思路与方法。基础教学后,通过家庭作业的方式巩固与强化,在学生练习后及时批改并讲评。如此循环,不断减少学生的易错点,从而完成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既定目标。
  单元整合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在学习中形成知识网络体系[3],从而缩短教学时间,为教学在深度、广度上的拓展延伸提供教学时间保证,更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单元整合教学还关注学生基础目标的达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
  前期课程的顺利开展让说明文阅读教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但除此以外说明文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难点,如下定义与作诠释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区别和判断,说明顺序的分析“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文章第几段和第几段能不能调换位置,为什么?”这样的习题对刚上几节说明文讲解课的学生来说,都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帮助学生体会。
  四、结合实际生活,学以致用
  说明文是一种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文体,而实用性恰好可以充当很好的学习引导者。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说明文教学,能增添课堂趣味,让学生学以致用[4]。
  以《梦回繁华》的教学为例。在给学生大致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作品后,让学生在正式学习本课之前先思考一个问题:“面对这样一幅传世名画,假设你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位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这件国宝?”学生踊跃发言,想介绍的内容非常丰富,待学生思考后,再顺势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思考“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思考与作者不谋而合的地方,进一步学习作者在材料选择、顺序安排方面的匠心之处。通过这样的引导方法循序渐进地学习后,学生必然会有更多收获。
  再如,学习《苏州园林》一文时,笔者设计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学习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进行写作的方法”,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作者为什么能用简短的文字对规模庞大的苏州园林进行说明,学生得出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在写作时“紧紧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典型特征”,这让学生在学习后能迅速把握苏州园林的特征。学习这一课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校园,务必凸显出校园的典型特征。在开始习作前,笔者带学生参观校园。从校门口一路走进来,学生不断观察、体验、思考。因为正值上课期间,校园内比较安静,所以学生也能静心观察、沉思。针对习作任务,很多学生选择要说明的典型特征都是“宁静,适合学习的好地方”“充满书香气息”“学习氛围浓厚”之类。在顺序安排上,学生也都采用空间顺序方法,并且运用得很好。
  当然,说明文的写作教学属于一个新内容,短时间的体验不足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写一篇规范的说明文。这次习作练习中,学生暴露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文体不明确,很多学生的文章有明确的中心特征,但语言表达上仍多采用记叙、描写的方式,这是在后期的学习中还要努力改善的。要让学生真正理解说明文这一文体,不仅会读,会分析,还要会写。
  由此可见,贴合生活实际的说明文是有趣的,带有引导性的;而基于实践性的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其学习兴趣,提升其参与積极性,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语文,切实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5]。
  综上所述,说明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说明文的有效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这一类文体,也能对学生学习其他科学性、严谨性的文章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由于说明文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局限性,教学中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能够基于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并循序渐进地对其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其在实际生活中体会与领悟说明文的真谛与阅读说明文的快乐,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兆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说明文阅读教学探微[J].教育艺术,2020(4).
  [2]黄绍琦.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逻辑思维培育之途径.教育界,2020(14).
  [3]魏本亚.说明文教学现状及相关思考[J].语文建设,2017(1).
  [4]周绍荣.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说明文教学主线[J].华夏教师,2018(10).
  [5]吴元元.让初中语文说明文教学灵动有趣[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1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领域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全面、更新颖、更综合的要求,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组,因材施教,让全班学生在保有共性的同时凸显个性。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始终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帮助学生与同伴、与教师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进而让不同层次的中学生切实感知地理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措施;
期刊
【摘 要】互联网为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机会,提供了优势平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颠覆了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师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讲解灌输教学模式,实现了英语教学的高效率。同时,互联网也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改变了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本文分析探究了将互联网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优势,进而提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期刊
【摘 要】翻转课堂强调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更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媒介技术手段,打破“枯燥”“无趣”的历史课堂,让学生从课前、课中、课后等环节主动参与历史探究,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微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具有短小、精炼、多样、便捷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让学生喜欢历史,从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翻转
期刊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师要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讨论利用先学后教的方式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先学后教;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
期刊
【摘 要】IB国际学校设置探究课程,以质询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遵循课程的环节设置。本文探讨了IB探究单元与实际和体验的结合,通过解析探究PYP课程遵循的探究圈的案例,为探究课程落地提供几点思考。  【关键词】IB探究课程;探究主题;组织自己;探究圈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88-02  IB国际学校根据国际文凭组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段的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难度逐渐增加,对部分学生而言,由于其缺乏学习自制力,英语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学习英语的吃力感越发明显。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通过强化初中英语教学的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本文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的价值和当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探究
期刊
【摘 要】为了满足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需求,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加强学生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双重特点,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近年来的高考改革更是使得地理成为学生选择的热点。为让学生接受更高水平的地理教学,教师应加强新教学方法的探究,将更多的时事热点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这对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有重要意义。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打好基础。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精心备好每一节英语阅读课,提高英语阅读课教学能力。  【关健词】阅读课教学;提高;教学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112-02  英语阅读
期刊
【摘 要】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而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增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本文首先阐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内涵,其次探究以学生为中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促进高中英语高效教学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强调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更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断实践探索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词汇、语法知识、语篇、书面表达等方面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