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mblossom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整本书阅读由来已久,学术界对其开展的研究也非常深入。根据新课标有关规定,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尤其是阅读名著,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鉴于整本书的特征和学生阅读学习的学情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开展整本书阅读面临的难题非常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当前时期,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对于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实际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而阅读名著也逐渐赢得了教育领域的一致意见。然而,就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来看,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必须要着力引导学生就名著等开展深层次的阅读,促使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及素养不断提升。对教师而言,要积极探究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促使其与学生实际更加相符,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整本书阅读学习中去。本文在此以《朝花夕拾》为例,探究如何实现整本书阅读,促使学生阅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一、利用专家点评强化学生阅读感受
   对初中生而言,专家的点评尤为重视,通常会根据点评意见,先入为主地设计自己的阅读观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时,应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就阅读书籍的一些专家意见进行搜集整理,并选择其中的典型和权威代表,分享给班级学生,促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感受更加丰富,进而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
   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对《朝花夕拾》进行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全书进行初步阅读,并就书中的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等进行摘抄学习。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照书后的一些注释,对内容进行逐篇概括,并做好批注,最后再引导学生就整体性阅读该书的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该种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对《朝花夕拾》进行阅读,真正实现了回归文字、学生和思考的本体,促使学生在文字阅读过程中反复。学生如果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教师可以再逐点进行讲解,给学生整体性阅读进行指导,并丰富其阅读方法。为丰富学生对《朝花夕拾》一书的认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呈现出一些名家的点评,如王景山、李斌杰等专家均对该书进行了点评。在名家解读与启发之下,学生的整体性阅读潜能被大大激发,对全书的思考也更加深入,阅读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二、基于全书整体开展阅读学习
   在开展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应从全书整体视角出发,积极主动地开展阅读学习。对于教师而言,应全面深入地了解整本书的内容,能够对整本书的整体进行把握,进而对全书内容进行概括比较,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对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以此提升阅读学习的效果。
   比如,就《朝花夕拾》一书来说,全书可以分为10篇,前7篇主要是对作者童年的生活情境进行描写,其他则是对作者从家乡到南京及日本留学,最终归国教书的经历进行叙述。在对该书进行阅读时,教师应从整体视角出发,指导学生对生命历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把握。通过比较概括等,引导学生对整本书的情节与人物性情等进行深入理解。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童年到成年阶段一些比较关键的经历着手,对其成长轨迹与思想转折进行勾勒。通过该种方式进行指导,学生能够及时思考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并及时改进,进而提升其阅读学习效果。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学习
   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就其阅读的内容进行比较鉴赏,充分感受语言文字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同时,对书本中的思想内涵进行探究学习,生成相应的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书本进行细读,学习其中的对話等,从细节着手,优化提升阅读学习效果,持续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比如,在对《朝花夕拾》进行阅读时,可以发现该书的语言非常机智娴熟,情感表达丰富多样。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情感元素进行比较和鉴赏,感受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该书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与丰富的审美价值,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生成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全书的主题意义进行自主探究。而对学生来说,其审美意识及情趣,通常是从作品中所获得,要求学生应对书本进行细读,并开展对话。为升华整体阅读效果,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笔开展语言实践,对其阅读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具化阅读感受,切实实现阅读学习实效性的提升。
   总体来看,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地位已经得到了认可。教师在实际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阅读学习实效的提升。新时期,教师应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切实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实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沈惠芬.以微知著,以小见大:初中语文《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策略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4):62-63.
   [2]许春芳.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19(33):77-78.
   [3]孔振华,郝晓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20):29.
   [4]张竹.完善初中语文阅读体系:“整本书阅读”倒逼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J].中学课程资源,2015(9):66-67.
   [5]王玉峰.整本书阅读,提升语文思辨能力[J].学子(理论版),2017(16):56.
  编辑 王亚青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题海战术和理论说教上,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灵活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从预习指导到课堂呈现以及实践体验等全面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形象引导,结合实践探索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移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习;情境;生活;实践应用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最近我们做过一个调查显示多数初中教师和家长依旧认为要
学生爱阅读,可还是写不好作文,为什么呢?其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阅读是表层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或只是被曲折的情节或新奇的故事所吸引,这种表层的浏览,或者仅仅是趣味性的阅读,是肤浅的阅读,对写作是没有多大帮助的。这样的阅读不是思考性的阅读。阅读的过程中没有仔细地品味,没有深层次地思考,没有從阅读中引起共鸣、得到启发,或者没有从阅读中得到新的发现或新的体会,这样的阅读对丰富个人的精神和思想是无益的,读再
摘 要:起步作文从三年级开始,一二年级是看图写话,虽然也属于作文的范畴,但与正式的写作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语文知识积累欠缺,因此,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若教师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学生会对写作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写作教学的进程,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探讨起步写作的教学策略非常必要,能够为今后的写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 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自实施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考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屡禁不止,致使学考成绩受到质疑,学考声誉受到影响。学考没有完全达到促进教学、避免严重偏科、为高校招生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的目标。随着高中新课程及新高考制度改革的实施,将使学考与统一高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彻底消除制约学考顺利实施的不利因素,最终实现学考的公平公正,达到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高校科学选拔和培养各类人才的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社会的发展,英语已从一种语言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学生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价值,就要熟练掌握英语这一技能与思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活动中,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而且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兴趣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课堂教
摘 要:学生在七、八年级的英语学习中,已经从词汇量、句式、语法、写作等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技能,所以进入九年级学习阶段,对英语本身的理论学习并不陌生,但是对英语学习的技能方面还需加强。围绕九年级英语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难点,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标,从思想上、教学内容和方式上逐步优化。   关键词:英语教学;实践策略;有效性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
摘 要: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要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合理化融入相应的劳动教育。毕竟对于当代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很少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因此,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应引入劳动活动,给青少年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思维与行为的正能量发展。   关键词:劳动教育;青少年;积极作用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养育了人类,所以,在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劳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当代青少年教育过程中,为了避免青少年走入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层级管理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人尽其才的教师管理理念,加强管理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管理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幼儿教育效果提供保障。同时,对管理层严格要求,约束管理层的教育方式和行为,并优化管理层管理的流程,加强各个管理层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形成完善、高效的幼儿园层级管理体系。以幼儿园层级管理初探为主题,从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层
摘 要:前概念是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始发点。它是学生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可感可触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初步认识和经验。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已有的前概念进行分析、归类并采用不同的转化策略,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充分尊重、利用、挖掘、借助学生的前概念,不断完善修正,并将其服务于教学,把原有的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的思考和具体实践做法。   关键词:前概念;特点;转化   一、前言  
摘 要:新课标要求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学科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发挥学科教学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深度学习和语文学科素养之间有一定的共性,即二者均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强调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与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