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紫砂“大漠寻秋壶”带来的精神洗礼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砂壶历经岁月洗礼,越来越显现出其内在的质朴无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精华,将其投入到紫砂壶的创作设计中去,不仅展示了紫砂文化,也是紫砂艺人自身的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关键词 大漠寻秋壶;紫砂;精神世界
  明代李渔在《闲情偶寄》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紫砂壶的妙处,不仅在于它能够使茶保持香俨清醇,还因为它具有天然的泥土味道、隽永的书香,无论是观赏把玩,还是啜吸品茗,都特别适宜。一把小小的茶壶包容了诗、书、画、印等文化艺术形式,也就无怪乎文人雅士对它宠爱有加,并赞它“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现以“大漠寻秋壶”(见图1)为例,探寻紫砂壶艺世界里的一次精神洗礼。
  1 “大漠寻秋壶”的工艺特色
  “大漠寻秋壶”是花塑器与筋纹器的结合,其造型自然可爱,有着南瓜状壶体及反蒂状壶钮,另由瓜藤卷成壶嘴以及壶把形态,泥料色泽尽显田园之趣,贴近自然。整款作品自然协调、构思巧妙、取材自然、造型独特、妙趣盎然,古拙而不失意趣。造型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为原则,不仅应具有适度的艺术夸张,又应风格潇洒。
  2 “大漠寻秋壶”的设计原理
  “大漠寻秋壶”以写实的手法将自然中的瓜形象作为壶器的造型,惟妙惟肖地诠释了田园中的盎然生机。在用色上,此壶保持紫砂特有的光华质感,而不强求颜色逼真。“大漠寻秋壶”是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而创制的壶型,带有一股来自乡野的清新活泼气息,它经过艺术加工显得玲珑精巧、温雅可爱,既有传统壶艺术的魅力和韵格,又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3 “大漠寻秋壶”的精神洗礼
  “大漠寻秋壶”以南瓜为造型,蕴含着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表达的是田园之美。一片云彩、一阵轻风、一株小草,无不让人产生缠绵浪漫之感,然而在这种感觉中又总是隐隐地感到忧伤。于是,我们看到季节的变化,看到瓜果的飘香,看到冬天的沉落,触摸到大自然最真实的美。无论真切与虚幻、宽容与残酷,透过炫目的光圈都化作浓浓淡淡的幸福。
  4 结 语
  在自然面前,我们都不过是其普通的一部分,就像一株小草一样。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和力量与自然对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尽管如此,在自然面前,我们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我们可以不断学习,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使其为人类所用,从而不断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自然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我们对它好,它自然会回报我们。凝视“大漠寻秋壶”,它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和沉淀,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以洗礼,精神得以升华。
  参 考 文 献
  [1]丁俊宏.紫砂光货艺术魅力初探[J].江苏陶瓷,2008(2):46
  [2]龚杰.浅析紫砂壶作品“福临八方”的创作[J].佛山陶瓷,2012(6):51
其他文献
这是根据三年级下学期的单元主题“童话花园”发展而来的教学案例,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欣赏童话时,能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角色个性的描写与场景的转换,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在自
“差、真差!得想个法子来好好治治这帮学生!”,我气呼呼地将一叠刚改完的试卷摔在办公桌上。每张试卷上,一道又一道鲜红的叉叉连成一片,惨不忍睹。一个星期前我就“广而告之”要
目前,热喷涂Zn-Al合金涂层已替代Zn及Al涂层,成为海洋环境下钢结构件腐蚀防护的首选方法.使用高速电弧喷涂和粉芯丝材技术制备了Zn-Al涂层,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EIS),结合涂层
探讨了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过程中C3H8、O2和压缩空气流量对CoCrW涂层颗粒熔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O2流量对涂层颗粒的熔化程度影响最大,其次是C3H8,压缩空气流量的影响最
中科院富迪新技术公司,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实验工厂,成立于1972年,现隶属于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拥有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公司座落于京津之间的廊坊市,占地面积87亩。
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三类:几何形态、自然形态以及筋纹器.几何形态讲究立面线条和平面形态的变化,追求线条的流畅感与节奏感.自然形态则是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将其
自然界的竹高耸挺拔、摇曳多姿,一年四季苍翠欲滴,虽经雪压仍坚韧,虽经风霜不改色。古代文人多喜咏竹,并把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曾作《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诗中歌颂了竹的品质,观赏竹则诗韵顿生,并感悟到竹的品质的正直有节、坚强挺拔、风骨凛然。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一个典故:伶伦是黄
古人有云:"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而"贵重如珩璜"、"贵重如流黄"、"赋于雕漆"皆是体现了紫砂壶自古以来所受到的赞誉。数百年来,宜兴紫砂壶名家辈出、精品纷呈,受到文
宜兴紫砂壶古朴典雅、风格独特、气韵生动,深受世人喜爱。历代能工巧匠在传承紫砂艺术的同时,不断尝试创新,将多门艺术融入其中。“春风得意壶”的创作(见图1),就是将制壶工艺和陶刻相结合,丰富了紫砂壶的意蕴,使人耳目一新。  1 “春风得意壶”的造型艺术  “春风得意壶”的整体造型为“汉方壶”式,属传统经典器型。壶高约12cm,容量约300毫升。系采用优质紫砂泥料制作而成。此壶健雅古拙,线条收放自如,因
第二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陶艺名人申报人员实操考核于5月20日在丁蜀成人学校考点进行。这次全省符合省陶艺名人和2012年前晋升的高级工艺美术师及部分具备破格条件的参评人员共127人,其中宜兴118人,南京、苏州、徐州等地9人参加了实操考核,分制壶、陶刻、雕塑、均陶、青瓷、彩陶等门类,历时三天。  由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的省陶艺大师、省名人评定活动每五年评选一次,旨在检验申报者的动手能力和技艺